日期:2021-12-25
這是乘法口訣,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8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編口訣的過程,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并能運用口訣進行準確計算。
2.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進行初步的歸納總結多種記憶口訣的方法。
3.通過白雪公主的故事,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熟記9的乘法口訣,應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教學難點: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嗎?在這個故事里,你知道哪些主要人物?(白雪公主、皇后‘王子、七個小矮人等)喜歡白雪公主嗎?
故事最后的結果是怎樣的?(王子和公主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師:可是有一天,惡毒的皇后不知從哪兒得到了一個魔盒,她不甘心白雪公主比她漂亮,所以利用了魔盒的魔力,又抓走了白雪公主和王子,同時也將七個小矮人變成了她的奴隸。
你們看可惡的皇后抓走了幾個人啊?(課件出示)
生:(9個)
師:他們9個人被皇后抓走后,日子過得很不開心。你們愿意把他們救出來嗎?可是皇后很狡猾,她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要來救人了,所以利用這9個人分別設計了9個關口,只有我們順利通過這9關,才能真正救出他們。大家有沒有信心?我們今天就來學習9的知識,(出示課題 9的乘法口訣)用知識闖關,把他們解救出來了,好嗎?
二、新知探究,勇闖九關
師:好,準備一下,我們開始沖關了!
(一)請闖第一關:每次加9,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課件出示)
我們來開火車回答,如果答錯了,火車就會開到別的地方去!,小朋友們聽明白了嗎?
師:真棒!我們順利的救出了第一個小矮人,想不想繼續?
(二)請闖第二關:嘗試編口訣。
1.教學“一九得九”。(課件出示)
呈現圖片(1個9),提問:
觀察這些☆,數一數,一共有幾個?表示1個幾?
學生觀察說出:有9個☆,就是表示1個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師:你能根據乘法算式,編出一句口訣嗎?
生:一九得九。
小朋友們真聰明,大聲讀一讀。
2.教學“二九十八”。 (課件出示)
呈現圖片(2個9)
提問:這些☆,表示幾個幾?總共有幾個?(生:表示2個9,一共有18個)
你是怎么算出來的?2個9相加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
(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師:你會編一句什么口訣?
生:二九十八。
3、如果再加一排星,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出示:
3×9=()
9×3=()
你是怎么算出來的?還有誰愿意說一說?
(三個9相加是27或 2個9 是18,再加1個9,18加9等于27)) 你能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嗎?(三九二十七)
小朋友們很能干,一下子編出了三句口訣,大聲讀一讀這三句口訣。
猜一猜,9的乘法口訣可能有幾句?
4.根據我們剛才所學的,你能繼續編寫9的乘法口訣好嗎?
打開數學書,翻到84面,比比誰做的又快又好!
學生嘗試編寫,教師巡視,幫助個別差生。
5. 反饋,交流
誰愿意大聲告訴同學們自己編的口訣?
學生匯報,師隨機抽問;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這個小朋友真了不起,和數學家們編出來的一模一樣
(課件出示全部的口訣)
請大聲的,自豪的讀一讀我們自己編的口訣!
師:謝謝同學們,我們成功地救出了第二個小矮人,你們真厲害!讓我們繼續闖關吧!
(三)請看第三關:根據9的乘法口訣,找規律,記口訣
出示9的乘法口訣與算式,教師引導學生發現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
師:仔細觀察9的口訣,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9的乘法口訣共有九句:
它們的規律是:
1、下面一句的積總比上面一句大9。
2、十位依次多1,個位依次少1。。
3、十位上的數字加各位上的數字等于9。
4、橫著看乘法算式,9乘幾的積,十位上的數比幾小1,個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的和是9.
師:有趣嗎?其實9的規律還有很多呢,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課后還可以接著去找找!真高興,我們在找到規律的同時,又成功的救出了第三個小矮人。
(四)請闖第四關:手指巧記法
同學們真厲害,連闖三關,皇后設計了一個玩手指的游戲,想來難住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她的挑戰?
課件出示:手指的記憶方法
伸出兩手,并在一起,從左到右,分別按1到10的順序排列,(課件演示完后,數一遍),算一位數乘9,只要彎曲起相應的手指,這個手指左邊的手指數目就是積十位上的數,右面的手指數是積個位上的數。(師結合圖講編)例如:計算3×9,就彎起左數第3個手指,彎曲手指左面的2個手指表示20,右面的7個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積就是27。三九二十七,大家試試。
有趣嗎?老師考考你,(出示)這個手勢誰知道表示幾乘幾?你能看出積是多少嗎?
我們一起來用手勢表演一遍9的乘法口訣,好不好?
請生表演:師說算式,生做手勢
師:同學們真厲害,這都難不住你們,請大家接著闖關。
(五)請闖第五關:對口令,讓學生進一步熟悉9的乘法口訣
男同學和女同學比賽對口令好嗎?請同學們都把書合起來。老師來問,男同學說一句,女同學說一句
(六)請闖第六關:花兒后面藏著誰?你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訣?
請同學們拿出題卡,找到第六關,獨立做,做好的了同學請思考你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訣?
請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的答案,注意先完整的說出這個算式,再說出你用的乘法口訣。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同時檢查自己的,比比誰的小耳朵聽的最認真。
(七)請闖第七關:算一算
(圖文應用題)先在答題卡上獨立做,然后集體訂正、交流。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7表示什么意思?
(八)、第八關:應用題:我們每個人都要為皇后做4個面包,9個人一共要做多少個面包?
想好后口答
(九)、第九關:皇后還要小矮人們為她建一所房子。小矮人們用了9個星期再加5天才建好,他們一共用了多少天?
三、小結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一下子就沖過了9關,7個小矮人被你們救出來了,白雪公主和王子也團聚了!謝謝小朋友的聰明!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今天回去以后把你學到的知識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玩玩9的乘法口訣手指記憶法的游戲,好嗎?
我的反思:
很久就在籌備一堂計算課,先后嘗試了估算、7的乘法口訣的教學,考慮到教學進度的問題,最后敲定了現在的這節“9的乘法口訣”。有同事笑我:你怎么這么偏愛我們二年級啊?也難怪,這學期剛開始參加的一節賽課也恰好是二年級的內容。說實話,我確實是比較喜歡低年級的孩子,或許是因為自己長著一張娃娃臉,總覺得和低年級的孩子們上課,我可以盡情的展現我對他們的喜愛,用各種豐富多彩的動作或表情與他們交流,也總覺得與高年級的孩子打交道肯定會要相對嚴肅、理性些,所以這次上課我還是選擇了二年級,也許我更比較適合教低年級吧!不過這也是我的缺點,其實是應該要向高年級挑戰的!以后努力吧,呵呵。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想法:不管什么樣的教案,只要是對學生有幫助的,學生感興趣的,教者應該都可以拿來或借鑒,結合自己個人特點和學生的學情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學有收獲的教案就是好教案。因此當我確定了教學內容時,就多渠道的學習了別人的優秀教案,最后決定采用故事的情境進行教學。要感謝這個設計的原創者,讓我有了新的教學靈感,也讓我的學生學到了有趣的數學。
本節課的目的主要是想利用解救白雪公主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以闖關的形式進行學習,在游戲中學到數學知識,體驗到數學原來也可以這樣學,數學真有趣,同時也鍛煉學生勇敢與智慧的力量。上完課以后,我有如下思考:
1、情境創設真的很重要。本堂課我給學生提供了感性材料,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解救白雪公主的情境,不僅直接把學生帶入了畫面中,更主要的是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連童話故事也不例外。整個過程主要通過每次加9,根據圖片編口訣,利用規律、手指記憶法記口訣,運用口訣解決問題等環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不僅趣味濃厚,而且記憶深刻。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自學為主。“教是為了學”,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1到7的乘法口訣,對類似的學習方法也掌握的較好,因此本堂課我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專家所說的“放要有度”。首先讓學生練習每次加九,為口訣的編寫做鋪墊,在試編口訣時,我先讓孩子們編寫前三句口訣,并且通過提問“3×9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讓學生理解是2個9的基礎上再加1個9就是3個9,然后再讓學生續編口訣。大部分學生都較好的掌握了編的方法。
3、教給學生很多記憶口訣的方法值得提倡。比如讓學生找規律,大部分同學通過合作交流,找到了從上往下看積的個位依次減一,十位依次加一,積每次加9等規律,通過提示又發現了乘法算式中因數與積的規律。接下來我又設計了一個玩手指游戲的關口。這個環節為課堂更增了趣味性,拍的手勢相片很好的讓學生明白了怎樣用手指記憶9的口訣,清晰明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很高。
4、練習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拓展,層次清楚。本節課中我先設計了師生對口令的游戲,通過同桌互對、男女生與師對口令等形式對9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接下來是計算乘法算式的得數,以“花兒后面藏著誰”的形式出示,先讓每個學生都在答題卡上練習,然后在集體訂正,這樣的做法得到了喻主任充分的肯定。的確,讓學生先做的做法保證了全員參與計算,避免了指名回答的個別性。從圖文應用題到文字應用題的綜合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有點遺憾的是:
1、由于9的口訣比較多,部分學生很難在一節課中全部記熟,而我在本課中留給學生記憶口訣的時間不多,所以在后面的練習過程中出現有的學生口算出現失誤。因此在乘法口訣出來后,教者應該要有一個加強落實的過程,如果增加一個背口訣的環節,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2、由于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我放手讓學生找規律的時間也過少,導致有些孩子沒有真正理解規律,規律和運用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正因為規律沒有運用到口訣的背誦和計算中去,在后續的練習中,也沒有針對規律運用的練習,所以找規律的過程好像有點浮在面上的感覺。另外,在找規律時我忽視了一個對孩子們很容易理解的規律,就是用“幾乘9就是幾十減幾”的方法。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孩子們能發現多少就是多少,沒有仔細思考方法的優化,現在想來,我應多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幫助他們掌握更多記憶乘法口訣的方法。
3、用故事的情境教學,學生的興趣肯定很高,在試教的時候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可遺憾的是,在正式上課的時候,這班學生表現出的興致還是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效果,這讓我感覺有點失敗,怎樣最大限度的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研究思考的問題。
4、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課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細心。可是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卻沒有做好這一點,犯了一個很不應該的錯誤:竟然把課件上乘法算式的得數和單位打錯了。我為自己的粗心深深懊悔,更為自己缺乏良好的臨機應變能力而羞愧,其實我是可以將錯就錯的,在黑板上進行板演、訂正,這樣就能利用錯誤的生成幫助孩子們更好記憶口訣了。
“人無完人,課無完課”,每一節課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知不足然后進步,我相信只要用心的將教立足于學生的學,每節課改變一點點,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教學目標:
1、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2、掌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運用乘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并應用5的乘法口訣。
難點: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訣。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
1、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6+6+6 4+4 3+3+3+3 2+2+2+2+2
2、猜謎語。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乘法。用乘法計算的確很簡便。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5的乘法口訣,它能讓我們計算得更快。想學嗎?
板書課題:5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什么嗎?簡單介紹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個?(5個)幾個5?(1個5)
師:1個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寫作1×5或5×1,因為1個5還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為了今后計算方便,我們可以根據1×5=5或5×1=5編成一句口訣,誰能試著編一編呀?(解釋口訣: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們習慣把較小的數放在前面)。
(2)(再出示一盒福娃):現在有幾盒?(2)有幾個5?指名學生說說。
師:2個5相加得10,誰能寫出乘法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5=10;5×2=10)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個5相加是10,你能根據我們剛才編口訣的方法給這兩個乘法算式也編一句嗎?(解釋口訣:2個5相加可以簡單地說成“二五”,得數是10,可以直接說成“一十”,編成口訣“二五一十”。)
(3)學生試編口訣
(課件分別出示3盒、4盒、5盒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個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樣寫?試著編出他們的口訣。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①3盒福娃,是3個5,乘法算式是3×5或5×3,口訣是:三五十五。
②4盒福娃,是4個5,乘法算式是4×5或5×4,口訣是四五二十。
③5盒福娃,是5個5,乘法算式是5×5,口訣是五五二十五。(理念:就是求幾個5是多少?)
板書: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4)小結:5的乘法口訣有5句。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這些口訣來計算。
2、識記口訣。
提出問題,5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律?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五句口訣,一邊讀一邊想,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樣才能很快地把它們記在心里呢?(發現規律:一個乘數是5,另一個乘數一個比一個多1,積也一個比一個多5.)交流討論(指名回答)
3、讀歌謠,記口訣。
(學生自由背,同桌互背,男女生對口令)
三、積累運用
完成課本的第53頁練習題。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
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的5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共五句。(讓學生齊背口訣)
板書設計
5的乘法口訣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4面2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結合“擺碗筷”的具體情境,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會學習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與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做家務”(2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以及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呈現孩子“擺碗筷”的情境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緊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雙數與根數之間的對應,填表表示這一對應關系,再根據這個表,寫出乘法算式,編制2的乘法口訣。學生經歷這個過程,不僅學習了2的乘法口訣,而且體驗了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將對學習后繼的乘法口訣產生積極的遷移和影響。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在家里會做家務嗎?
參觀小明在家做的什么家務。(課件出示 ,讓學生觀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幫著擺碗筷。)
師: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做家務(擺筷子)”這一情境來學習2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2的乘法口訣)
關于2的乘法口訣你能背出幾句呢?你知道它們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編寫的嗎?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看圖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擺碗筷這幅圖,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小明一邊擺一邊說的什么? 你們能幫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擺好嗎?
2.擺一擺,數一數。
在準備擺之前聽清楚幾個要求:
(1)請每位同學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
(2)要求邊擺邊說:一雙筷子有2根,2雙筷子有4根……
(3)邊擺邊把14頁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快。
3.試一試。
(1)根據表格寫乘法算式。
師:1雙筷子2根也就是幾個2?(1個2),那么1個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們會嗎?
師:2雙筷子呢?(2個2) 2個2是4,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又是怎樣的呢?
師:同學們很聰明,那你們能根據表格寫出3雙、4雙、5雙……9雙所對應的乘法算式嗎? (學生同桌交流后,獨立填寫算式,再匯報;老師按順序板書乘法算式。)
(2)觀察算式和剛才板書的口訣有什么關系?
(3))尋找2的乘法口訣的秘密。
4.讀一讀、記一記。
(三)鞏固新知、拓展思維 1.摘蘋果(口訣基本練習)
2、猜一猜(口訣與算式基本練習)
兩個盤子里分別放了5個蘋果,上面用白紙蓋住,猜一猜每個盤子有幾個蘋果,并說出兩個乘法算式和所用的乘法口訣。
3、獨立完成作業第三題,師巡視批改。
4、你知道嗎?(關于口訣的一些歷史資料)
乘法口訣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讀起來很順口,使乘法算的又對又快……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節考評課,也是進入新校被校領導所認識的第一次展示的機會。雖然沒有試講(試講是我一貫比較反對的一種展示自我的方式),但是從思想上比較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某些地方的處理臨時發生了變化,可能是因為時間關系怕完整的教學結構無法展示給聽課的領導,以學生發展為本思想被淡化,關注學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課后想起遺憾的地方還是不少加上李老師的診斷思路清晰了許多。
關鍵處:相當多的孩子在學乘法口訣的時候,并不是一張白紙.所以我在設計課的時候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起點。也想給學生一個機會展示自己,教育學生學習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會背乘法口訣而不知道其意義和來源是不行的,應該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5的口訣教學中是從算式入手來編制口訣,在這里想打破前一課時的教學順序讓孩子覺得新穎,或者是想讓聽課的老師也感覺有點新意吧,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按照順序并全部板書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學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對照算式和口訣有什么關系的'時候,會恍然大悟,口訣原來于此處編制的。對于這種教學思路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遺憾的是在引導觀察兩者之間的關系時,只問了一句你知道這些算式和口訣的關系嗎?當學生還在愕然中便如蜻蜓點水般草草收場,此環節的教學在我的拉拽下學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訣所對應的算式,教學過程不算輕松而且也沒有出現我想要的“大悟”。
李老師說的沒有錯:知道自己要達到一種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課堂上才會收放自如。在這一環節上雖然知道自己想達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沒有想清楚通過怎么樣做怎樣引導才能達到這種目的,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事實上在一節課上關鍵地方的成功與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話,在此時完全可以多花費一點時間,引導學生發現口訣和其對應的算式的相同與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訣多了一個乘號,算式是由數字和符號組成的,口訣是中文大寫,如果把算式中的乘號蓋住的話就能得到其對應的乘法口訣,那么口訣的來源也顯而易見了。想要學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學生“不悟”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能根據乘法的意義正確推導出9的乘法口訣。
2、能初步記住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熟練的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重點、難點:
9的乘法口訣的推導。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圖片。
教學過程:
復習出示口算卡片
生:開火車口算
探究新知
1、觀察情境圖
看84頁的主題圖。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1)有幾條船參加比賽?
(2)每條船上有幾人?
(3)2條船上有幾人?
(4)一共有多少人?
2、師:(1)選擇問題讓學生思考、同桌交流舉手反饋。
(2)板書反饋結果
生:觀察用那種方法簡便
(1)用乘法簡便。
(2)小組合作編乘法口訣。
(3)反饋交流、并展示。
3、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圖
指名學生填寫并隨時提問:
4、口訣記憶
齊讀口訣,師生對口令
出示83頁3題
生:獨立圈出9的倍數,小組交流發現了什么?
鞏固練習
1、教師口述:五九()、、、、、、
指名填、搶答、、、、、、。
2、練習十九2題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幾個幾是多少,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提高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
3、經歷交流的過程,培養協作能力。
重點、難點:
會解決求幾個幾是多少的問題是重點。
加深理解幾個幾是多少?體驗它的含義。
教具準備:圓形、三角形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復習:
看圖算式并說出表示的意義
(1)()
(2)()
導入新課
師:讓學生根據每張課桌上有2人,提出數學問題。
生:小組提問題,同時解答。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探究新知
1、根據2題小組擺一擺,討論用幾個幾的知識來描述存在的數量關系。
2、用算式計算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鞏固對幾個幾的理解。
(1)做一做9、題,訂正時重點說說式子的含義。
(2)同桌討論8題的做法。
師:引導學生觀察10棵樹幾個空?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1)看11題,小組討論交流理解題意。
(2)怎樣計算,說出道理。
總結評價
大家學會了幾種應用題。回家后觀察家里的物品,給爸爸、媽媽題有關于這一節我們學習的數學問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合理整理乘法口訣表,掌握整體記憶全部乘法口訣的基本方法。
2、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能熟練的利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式題。
3、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學習重點、難點:
整理乘法口訣是重點。掌握乘法口訣表示難點。
教學具準備:
小組準備全部乘法口訣卡片導入課題
生:1、小組合作給學具袋里的乘法口訣卡片分類看看能發現什么?
2、匯報小組的分類方法即發現。
師:引導學生回答
提問:(1)學過幾的乘法口訣?各有幾句?全部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怎樣知道的?
小組合作、自主整理
1、小組為單位用口訣卡片擺成自己喜歡的口訣表。
2、展示評價,表揚大家認為整理的好的小組。
師:出示乘法口訣表
探索規律
師:1、引導學生觀察這張乘法口表。(橫看、豎看、斜看)
生:小組討論整理,全班交流。
應用拓展
1、回憶口訣的含義,任意說出一句口訣表示的意義。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
(1)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出示卡片,學生對口訣。
(2)想一想:89頁3題完成后總結做題的方法。
(3開放練習:()()=()
課堂小結
這一節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