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0
這是體積和體積單位導學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題:
體積和體積單位
學習內容:
教材第27、28頁
學習目標:
我能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并能估計物體的體積。
學 習 過 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烏鴉喝水》的課件。
2、揭題。
二、自主學習
1、閱讀課本27頁。
回憶“烏鴉喝水”的過程,是因為烏鴉把( )投到瓶子里,( )占據了一定的空間,所以水就會漲起來。我發現所有物體所占有一定的空間,物體的體積就是( ? )的大小。
(? )叫做物體的體積
洗衣機、影碟機和手機中,(? ? )所占的空間最大,所以(? ) 的體積最大;(? )所占的空間最小,所以(? ) 的體積最小。
要比較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 (?? ) 單位來測量。
2、比較:用學生手中的文具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三、合作交流
1、常用的體積單位
(1)打開書28頁自學,完成下面習題。(合作要求: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交流自學成果;小組長對于出現的問題,應給于幫助;對于問題用筆畫下來。)
*計量體積要用()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用字母表示分別為()()()。
2、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
(1)、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生活中計算機鍵盤上一個按鍵的大小約是1立方厘米,我還能找出1立方厘米大小的物體有( )。我估計一根粉筆的體積約是(? )立方厘米。
(2)、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生活中粉筆盒的體積接近1立方分米。我還能找出1立方分米大小的物體有(? )。教室中的電腦音箱的體積約是( )。
(3)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用3根1米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這樣圍成的空間大約就是1m3,1立方米約可容納12個同學。我還能找出1立方米大小的物體,如(? )。我估計教室的體積約是( )。
四、歸納整理
請同學們把這堂課學習的內容整理一下,你學到了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長度單位是用來計量________;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________;體積單位是用來計量物體_________? 。
五、達標測評
1、游戲說出一個比前一個同學的體積稍大一些的物體,稍小一些的物體
2、我會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臺電腦主機的體積大約是18( )。
(2)一大堆土的體積約是15()。
(3)一個墨水盒的體積約是168( )。
(4)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5( )。
(5)一個蘋果的體積約是200( )。
(6)一間客廳的面積約是30( )。
(7)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10( )。
3、判斷:
(1)一臺家用冰箱的體積是500立方米()
(2)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3)一條線段長12平方米 ()
(4)墨水瓶的體積為是140平方厘米? ()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體積的概念,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知道棱長為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2.經歷實驗、觀察、比較、想象等數學活動過程,體會統一體積單位的必要性,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表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理解體積的概念,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教學難點: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表象,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資源:2個一樣的玻璃杯子,水、石頭、三把米尺,膠帶。15個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15個人立方厘米的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有誰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2.烏鴉就這樣喝到了水,這里面有什么科學道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實驗。
兩個完全一樣的杯子,兩個杯子里所裝的水是一樣多的,1號杯子里放入石頭,你作猜會怎樣?為什么呢?
2號杯子時放入一個大一點的石頭,你猜會怎么樣?
為什么這個杯子中的水上升的比第一個杯子中的水上升的要高一些?
第二塊石頭比第一塊石頭所在的空間大,看來物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
2.提示體積的概念。
(1)教室是電教框、課桌、文具合,橡皮頭,哪一個所占的空間要大一些?
(2)師:我們把電教框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電教框的體積,文具盒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文具盒的體積,橡皮頭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橡皮頭的體積。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體積?
(3)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體積
(4)電教框、筆記本電腦、文具盒、橡皮頭誰的體積大?有意見嗎?為什沒有意見?(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3.教學常用的體積單位。
(1)課件出示兩個長方體,一個長寬高分別是3、3、2,一個長寬高分別是4、2、2。這兩個長方體誰的體積大?一眼看不出來爭議了,怎么辦?(用體積單位來測量)你覺的用什么做體積單位比較好?(小正方體)?(課件演示大小不一樣的小正方體測量)這樣可以嗎?(要用一樣大小的正方體測量)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cm的立方、dm的立方、m的立方。你們面前放的小下方體就是的立方厘米,用尺子量一下棱長,你有什么發現?(板書)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不板書,課件出示)一個手指尖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大一點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用尺子量一下它的棱長,你有什么發現?(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粉筆盒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正方體?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用直尺在干墻角搭一個1立方米的正文體框架。1立方米就是這么大。
(3)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你中過體積最大的物體是什么?你見過體積最小的物體是什么?
4.現在我們來用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測量這兩個長方體,你猜對了嗎?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1.電教框課桌數學書橡皮頭
1. 1()。80()315() 12()
2.P28做一做第1題。說一說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分別是用來計量什么量的單位,它們們有什么不同?
3.P28做一做第2題。下面的圖形是用棱長1cm的小正方體拼成的,說出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四、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問題?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研究一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個體積單位。
教學重點:
1、建立體積概念。
2、認識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
建立體積概念。
教學設計:
一、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1、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個體積單位。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總結
1、體積的意義。
/2、體積單位:
三、學生看書,自學
四、效果檢測
學生概括: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練一練:選擇恰當的單位:
(1)、橡皮的體積用(),火車的體積用(),書包的體積用()。(2)、練習:
①說一說:測量籃球場的大小用()單位。
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用()單位
測量一只木箱的體積要用()單位。
②、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表面積是(),體積是()。(你想怎樣填?)
③、判斷:一只長方體紙箱,表面積是52平方分米,體積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積大。()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我的問題回答完畢,下面開始我的試講。
師:同學們都愛吃水果吧,這里有個梨和蘋果,你想吃哪個?啊,梨,它個頭大,個頭大?這位同學是在比較它們的什么?
生:體積
師:誰能說一下體積指的是什么?常用的體積單位有那些?
生:。。。
師:在這里,有一種小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現在把兩個這樣的正方體排在一起,組成的物體是什么形狀?它的體積是多少?把4個排在一起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長方體,體積分別是2和4立方厘米,數個數就可以知道。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剛才我們是通過數小正方體的個數,來判斷它們體積的,真聰明。你們來看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它們的體積能直接判斷出來嗎?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都不能直接看出來,怎樣來計算它們的體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師:剛才有同學提出能不能通過測量計算來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老師就想問大家了,測量什么呢?你們覺得長方體的體積跟正方體的什么有關呢?猜猜看。
生:長,越長的物體約大
生:寬也有關系
師:很好,我們有了不一樣的猜想,下面就請同學們通過實驗去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拿出課前準備好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教具,請同學們前后四人小組合作,用這些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拼成形狀不同的長方體,每拼成一種就記錄下它的長寬高和體積各是多少。下面開始吧,組內注意分工,完成課本中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愿意先匯報你們的研究過程和成果?第一組先來。
生:把12個正方體木塊擺成3排,每排2個,擺2層。這個長方體的長是2厘米,寬是3厘米,高是2厘米,體積是12立方厘米,我們認為猜想的公式是正確的。
師:很好,我們得出了不同的長方體,現在看看數據跟我們的猜想一致嗎?
生:很一致,長方體的體積和長寬高都有關系
師:那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到底有什么具體的關系呢?
師:剛才老師把同學們的實驗數據匯總成了這張表,我們一起來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生:長方體中的體積單位的數量就是長方體的體積
師:很好,再仔細觀察一下,每排的個數、每層的排數、層數與長寬高有什么關系?長寬高與體積有什么關系?小組內繼續探討。
師:誰發現了,就你吧!
生:每排的個數相當于長,每層的排數相當于寬,層數相當于高。
生:因為每排的個數、每層的排數、層數相乘就是體積,所以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猜想、實驗、驗證總結出了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今后在學習上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學習。如果長方體體積用V表示,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將長方體的體積表示出來嗎?
生: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b×h
師:我們知道了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需要知道長方體的什么才能計算它的體積?
生:長寬高的數據
師:很好,舉個例子: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全班動筆做一做。你來說說怎么做的?
生:7*4*3=84
師:正確嗎?說的很有條理,如果有一個長方體:它的長是6厘米,寬是6米, 高是6米,求它的體積。你會嗎?這是什么立體圖形?
生:正方體
師:這個圖形有什么特征?
生:長、寬、高都是6厘米
師:這樣的圖形怎么計算體積?與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生:用字母表示 V=a×a×a = a3
師:為什么可以這樣表示?
生: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我們都知道了,下面就來用用這些公式。
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試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