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1
這是公頃和平方千米新穎的導入,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較大的面積單位,主要是用來測量土地面積,在生活當中不常使用,所以學生比較生疏。但我還是打算試一試,本學期就開這節課,幾周前我就開始琢磨這課該如何上,怎么才能讓孩子的腦中建立起正確的概念和表象,這是一個單元難點,該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還是認為應該讓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才能真正建立這一概念,才能準確地去應用。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復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這幾個面積單位,(這幾個單位在學生的頭腦中已有了表象)從這幾個面積單位再導入到讓學生自己設計更大的面積單位,學生紛紛設計出邊長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單位,進而認識到了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舊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設計新的面積單位這個環節著實很吸引學生的注意迸發學生的思維。
緊接著,我設計了兩個環節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頃和平方千米。對于學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籃球場、大操場的面積,這些是學生深刻體會到的,每天都能見到的,以這些為基準,來感悟1公頃,分別大約是208個教室的面積、24個籃球場的面積、5個大操場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也順帶培養了學生的估算,一舉兩得。“平方千米”實在是太大了,我就從網絡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宮,
通過觀看航拍故宮視頻,視覺沖擊進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設計了“快樂的二選一”環節,讓學生在從今天學習的兩個面積單位中二選一來填,這樣不僅鞏固了本課時的學習內容,也讓學生放松心情,在游戲中學習成長。
總體來說,對于《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這節課的設計和上課的效果,我是很滿意的。看似簡單的設計,其實中間包含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深入淺出的學習,厚積薄發的教學設計,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了新課標精神,以生為本,引導學生,讓孩子們樂于學習數學,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本應抽象乏味的概念課變成了生動活潑的探討課,我覺得本課我上得很成功。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測量結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ppt課件:公頃 平方千米
師:我們學會通過測量來計算課桌桌面的面積,那么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幅圖,體育場面積的應該怎樣測量呢?(學生提出方法)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在測量土地的面積時,我們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教師講述: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頃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生活中的數據,幫助學生理解公頃和平方千米
(1)一個教室的面積約50平方米,200個這樣的教室,面積約1公頃。
(2)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約1平方千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5公頃= ( )平方米
2.10平方千米= ( )公頃
3.20000平方米= ( )公頃
4.10000公頃=( )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千米活動設計
用身體當標尺
長度、面積測量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通常我們需要對一些物體進行長度和面積的估測,這就要求我們對長度和面積有一個“標度”,例如我們大拇指指甲的面積(大約1平方厘米),張開手指,中指指尖到拇指之間的距離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標度”。
【活動目的】
通過學生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掌握數學技能,并將這些技能應用到生活實踐中。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直尺,一塊未知面積的方巾或裁減后的報紙等。
【游戲的規則】
1.要求學生事先測量好自己身體上一些尺寸,例如:自己一步有多遠,自己的足長。
2.每個人都對預先準備的圖形面積進行估計,可以借助身體上的“標度”。
3.將答案匯總。
4.大家共同完成對物體面積的測量和計算。
5.比較大家的數據,看誰的偏差比較大,找出誤差原因。
6.大家互相交流。
【活動注意】
對于“身體標度”,一定要提醒學生:我們的身體都在發育階段,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譬如,隨著身高的增長,我們的足長、邁步的距離都會有所變化,但同時,身體某些部位的變化卻不明顯,譬如,指甲的面積等等。
隨時關注自己身體的“標度”,對我們估測物體長度、面積的準確性都有一定的幫助。
數學故事:韓信分油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帥,輔助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奠定了漢朝的基業。民間流傳著一些以韓信為主角的有關聰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說有一天,韓信騎馬走在路上,看見兩個人正在路邊為分油發愁。這兩個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千克)的簍子,里面裝滿了油;還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蘆,罐可裝7斤油,葫蘆可裝3斤油。要把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誰也沒有帶秤,只能拿手頭的三個容器倒來倒去。應該怎樣分呢?
韓信騎在馬上,了解情況以后,說:“葫蘆歸罐罐歸簍,二人分油回家走。”說完了,打馬就走。兩個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倒來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兩半,每人5斤,高高興興,各自回家。
究竟是怎樣倒來倒去的呢?三種容器各自裝油斤數的變化過程,可從下面的表中看出。
韓信所說的“葫蘆歸罐”,是指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倒;“罐歸簍”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簍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從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現在卻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歸”。往油葫蘆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歸”,“歸”到第三次,葫蘆里就出現2斤的油量。再把滿滿一罐油“歸”到簍里,騰出空來,把葫蘆里的2斤油“歸”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蘆3斤油,“歸”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務了。
數學故事
面積單位:畝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的面積。當時用畝作單位。先用走步量出長方形土地的長和寬的步數(1步= 5尺),計算出它們的積,然后除以240,就得到畝數。畝這個單位現在已經廢除,畝約等于667平方米。
第二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內容
公頃和平方千米P34——P37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計算、觀察、推理、想象等方式,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2、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四、單元教學安排
公頃、平方千米……………………………………………………2課時
第1課時 公頃和平方千米
一、教學內容 公頃和平方千米P34——P35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計算、觀察、推理、想象等方式,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2、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并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師:同學們,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與數學有關的信息,現在我們就來個就地取材。 (1)師隨手拿起一個卡片,問:它的表面面積大約是45( )。
(2)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3( )。
(3)黑板的面積大約是3( )。
師:剛才同學們都講的是什么單位?(面積單位)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學生回憶說一說。(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誰能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米、 1 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從你們響亮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你們對面積單位掌握得很扎實,同時,我也了解到你們非常關注身邊的一些事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大家繼續保持。
接著出示: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約2( )。
師:能填我們學過的單位嗎?
(二)探索發現
師:表示一些較大的面積,如土地面積、森林面積、沙漠的面積等等,常常會用一個較大的面積單位,它們是公頃和平方千米。 板書: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
1、認識公頃
(1)自學公頃,初步感知
師:1公頃到底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系?請同學們打開書。(學生看書)
師:誰能把自己看書的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
(2)學生匯報,師板書: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3)推算: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推算后匯報,師板書)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頃
師:關于公頃,老師也上網查閱了有關資料,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有關資料的圖文信息)
a、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約72( )。
b、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面積大約40( )。
c、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的建筑面積約為20( )。
2、認識平方千米
(1)師: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嗎?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2)使學生明確: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3)師: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頃?
推導:1平方千米是邊長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也就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4)那么大約多少個鳥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延伸
a、上海市的面積大約是6340平方公里。
b、中國地大物博國土面積約是960萬平方千米(平方公里)。
c、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一位,約為1710萬平方千米。
(三)鞏固發散
1、單位換算
1公頃=(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頃
3公頃=(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頃
20000平方米=( )公頃 800公頃=( )平方千米
2、P34 做一做 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
教師指導:邊長1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10=100(平方米)1公頃=10000平方米,10000里面有100個100,因此需要100個。
2、P35 做一做 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
教師指導: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里面有5個20,因此有5個“鳥巢”那么大。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公頃和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千米
第2課時 練習課
一、教學內容 練習六P36——P37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常用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牢固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表象。
2、通過練習,能熟練運用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鞏固常用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牢固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表象。
難點:能熟練運用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P36——2 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2、P36——3 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3、P36——5 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
教師總結:一般城市的面積是平方千米,屋子的面積是平方米,花園、公園、果園、體育場等是公頃。
(二)指導練習
1、P36——4 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想法。
教師指導:先算出游泳池的面積25×50=1250(平方米)算一算10000里有幾個1250.估算時,先確定是大于5小于10的數。
2、P37——7 獨立計算,訂正后說一說你的感受。
3、P37——8 獨立完成,指名訂正。
教師指導:此題要求排列名,且按從小到大的順序。
(三)檢測評價
1、P37——6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活動:P36——1 教師給出學校操場平面圖,學生計算后,比較是否達到1公頃,課后再到操場參觀,感受大小。
3、課后活動:P37——9 回家完成后,小組內交流。
(四)板書設計
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實際觀察與推算,初步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體會 1 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知道 1 公頃 = 10000 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中國^【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并在活動中豐富對公頃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感知1公頃的大小,應用公頃與平方米間的進率進行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 1 公頃的表象。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面積單位
談話: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你能從大到小說一說嗎?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橡皮的面積大約是4( )。
(2)書本封面的面積大約是5( ) 。
(3)校園的面積大約是2(
)。
先觀看圖片,想象面積大小,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應填什么面積單位。[中國%^教*育@出~版網]
問題:你能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嗎?
“校園”的面積應該用什么單位呢?
3.揭示課題:看來,“校園”的占地面積2后面的面積單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適,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個比“平方米”還要大的面積單位才能表示出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測量土地面積時,常用的面積單位──公頃(板書課題:認識公頃)。
二、探究新知
(一)呈現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頃
1.談話:公頃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先來看一組資料。
(課件出示)天安門廣場占地面積44 公頃;上海世博園的占地面積約500多公頃;布達拉宮占地面積13公頃;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約650公頃。
2.問題:計量這些面積都用到了什么單位?有關公頃,你想了解什么?
學生:1公頃的實際面積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公頃的國際符號是什么?[來源:%@中~^教*網]
談話: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認識公頃。
(二)推算、想象,加深對公頃的認識
1.喚起經驗,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
談話:同學們知道鳥巢嗎?鳥巢的面積用什么面積單位合適呢?[來#源~:中國%&教育@出版網]
學生回答:公頃
師:看來你們已經知道了測量土地的面積可以用“公頃”作單位。關于公頃,你有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呢?
預設:① 什么叫“公頃”? ② “1公頃”有多大?
講解: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問題:你能推算出1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嗎?
(通過計算,掌握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的進率。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頃=10000平方米)
(2)感受一公頃的實際大小
導語:現在我們一起來借助實物感受1公頃有多大。
(打開課件第5頁)
問題1:很多同學都在體育場或是電視里看到過400米跑道。400米跑道圍起來的那部分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400米跑道圍起來的那部分面積的樣子。
問題2:1公頃大約是多少個我們這樣的教室面積呢?你是怎么估的?[來&%源:中教網@~^]
問題3:足球場長105米,寬68米,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有1公頃嗎?1公頃大約是幾個足球場的面積呢?
問題4:你能借助生活中的實際物體帶領我們感受一下1公頃的大小嗎?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班中交流。[w.c*om~]
2、嘗試換算,鞏固公頃與平方米間的進率
7公頃=( )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公頃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思考過程。
三、鞏固深化
1.北京的故宮占地面積是72公頃,合( )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2.北京頤和園的面積約2900000平方米,約合( )公頃。
3.鼓浪嶼是一座美麗的小島,占地面積約1870000 平方米,合( )公頃。
4.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景區占地面積約103公頃,合( )平方米。[中#國%^@教育出版網~]四、總結延伸
1.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你有哪些收獲?
2.思考:在生活中,你聽說過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嗎?它有多大?和“公頃”又有什么關系呢?下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