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0
這是加法教學反思一年級,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p23-24,練習三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實踐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小黑板、數字卡片、每個學生準備三個圓紙片和2個三角形,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小眼睛
生:看老師
課件展示圖片
師:老師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能一眼就看出圖上有什么?你能用學過的1-5來說一句話嗎?
課件動畫展示1棵白菜和2棵白菜的合并過程。
師: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這個過程。
師:XX說的真好,把兩部分的物體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加法。
板書:加法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課件播放主題圖:先走來1個小朋友,手中拿中1只紅紙鶴,又走來2個小朋友,每人手中各拿著1只藍紙鶴。直觀的看到1個小朋友和另外2個小朋友走到一起,1只紅紙鶴和2只藍紙鶴放在一起。
師:誰可以像XX一樣,用一句話來說說這幅圖。
師:有誰可以用更簡單的數學式子來表示嗎?
學生上黑板寫:1+2=3
師:瞧!學好數學知識,你就可以用簡單的數學語言來表示生活中的復雜的事情。
2.認識“+”和“=”
師:你們認識這兩個符號嗎?(手指著+,= )誰當小老師來教教大家?
根據學生的回答
板書:加號,等號
師:你能用手勢來表示加號的意思嗎?
學生用手勢來表示。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這兩個符號,那你會讀這個式子嗎?
學生讀式子
板書:1加2等于3
個人,小組朗讀。
說一說:這個式子中各數和加法各表示什么。(1表示1個小朋友,1只紅紙鶴,2表示2個小朋友,2只藍紙鶴;+表示合并;)
3.舉例,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師:你能用1+2=3來表示生活中的加法嗎?
師:1+2=3可以表示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有一個地方是不變的,
你發現了嗎?
引導學生小結:把兩部分的物體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表示。
4.動手操作,體驗加法含義。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表現的太棒了,老師想表演一個節目來犒勞大家,但是老師的聲音有點啞,誰可以幫我配一下音。
課件出示:23頁中間的圖。
教師用手指演示23頁中間的圖:3個氣球加1個氣球。
學生配音:小丑右手有3個氣球,左手有1個氣球,合在一起一共有4個氣球
師:你能用我們剛才學過的知識來列一個數學算式嗎?
生:3+1=4
板書:3+1=4
師:你們想像老師一樣當演員嘛?同桌之間互相合作,一個同學表演,一個同學配音。并用一個式子來表示你們表演的過程。
課件展示23頁的 “做一做”并同時規定左邊的小朋友表演,右邊的小朋友配音。然后互換角色表演。
請小組學生匯報結果,并列式子。并說一說式子當中各數和加法分別表示什么
小結:像我們剛才操作的那樣,把兩部分物體放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第27頁的第1,4兩題。(課件演示)、
每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說圖意,再列式子。
2.拓展題:課件展示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板書設計:
加法
1 + 2 = 3 3 + 1 = 4
加號 等號
讀作: 1加2等于3
教學反思:
在說主題圖的過程中,學生可能受數的組成的影響,再加上沒有引導好,學生一直在幾和幾上繞圈。在說圖的過程中,沒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用“原來有多少,又來了多少,一共有多少?”這三句話來說圖,所以在說圖的時候說的不是很完整,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強。前面的說圖在組成上繞時間,后面就急著把加法引出來,還沒讓學生說的很充分。
在解釋加法的含義中只解釋了“合并”的意思,沒有揭示“增加”的含義,在做27頁的第4題的第一幅圖中,可以適當的滲透“增加”這一層含義。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
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課件,蘋果樹圖、小草圖
生:小棒或學具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電腦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伴隨著清脆的鳥叫聲。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體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學生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幾只小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 小組合作,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2、全班交流算法。
?。▽Φ贸霾煌惴ǖ男∨笥呀o予鼓勵,并板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們學過的4和1拭目以待組成來計算的,這個辦法很好,你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同桌互說。
三、分層練習,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再請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學生匯報算式;3+2=5 ,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邊擺邊列算式。
四、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1、游戲一:貼蘋果
要求:在蘋果圖片上寫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并貼到蘋果樹上去。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大家擺學具說算式,一人寫算式。
評價方式:請學生當“小法官”
2、紅花配綠葉
要求:這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個小組找到的“紅花”答案多。
評價:給找到正確答案多的`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智慧星”
五、托管時間完成第27頁的第1————4題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法計算法則,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
小組合作討論總結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運算方法,并通過訓練實現熟練計算連續加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遷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舊知識。
◆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并能熟練運用到現實中的計算。
◆ 教學過程
一、情 景導入
課件展示部分哺乳類、鳥類、爬行類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列出三類動物的數目,進而引出新課加法的學習。
二、加法的學習
師:我國濕地鳥類和爬行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如何計算?
生:271+122=?
師:如何列式?
生:
師:我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如何計算?
生:271+31=?
師:如何列式?
生:
師:十位上3+7=10,怎么寫?十位寫0向百位進1。剛才學習的這兩道題
有什么不同點?
生:第1題是不進位加法,第2題是進位加法。
師:筆算加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并且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例題講解:
三、加法的應用與驗算
(展示課件)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師:如何計算?
生:445 +298=?
師:如何列式?
生:
師:可以怎樣驗算呢?
(展示課件)我是小醫生,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師:這個算式錯了么?
生:錯了。[來源:學科網]
師:哪里錯了?
生:十位、百位都沒加進位的“1”。
師:如何改?
師:筆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計算看清數,然后仔細加,哪位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進位“1”要加,一定要牢記。[來源:學科網]
例題講解:
1. 先想一想是否有進位,再計算并驗算 。
2. 找朋友:把和 相等的算式連起來。
3.
(1)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共需要多少錢?
(2)你想買什么?要花多少錢?
(3)和同桌互相提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結論總結
個位對個位,十位對 十位。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十位相加滿十,向百位進一。在加法的計算中,不管是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都要向前進一位。
教學目標
加法的初步認識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義.
2.認識“+、=”以及它們的書寫方法,會讀寫加法算式.
3.初步滲透一步應用題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小猴子聽說同學們都很有本領,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怕不怕?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給我們出了什么樣的題目.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看圖說出:左邊有幾個小跳棋,右邊有幾個小跳棋,一共有幾個小跳棋?
生:左邊有1個小跳棋,右邊有1個小跳棋,一共有2個小跳棋.
問:也就是幾和幾組成幾?
生:也就是1和1組成2.
(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問:你能看圖直接說出是幾和幾組成幾嗎?
學生看圖回答.
問:這幅圖呢?(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看!小猴子拿著桃子來獎勵你們了.(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問:小猴子左手拿了幾個桃子?右手呢?合并起來一共是幾個?
師: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在一起((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兩個數加起來,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學習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師:要做加法,我們首先就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號,你們看,這就是加號(出示“+”),加號表示“合并起來”的意思.
師: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寫成加法算式是:1+1
問:1和1合并起來是多少?
生:是2.
師:所以1加1就等于2(板書=2),“=”叫等號,2是1和1合并起來的得數.這個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學生練習讀算式.
問:誰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1+1=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一共是2個桃子.
2.進一步認識加法含義
(1)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問:有幾個小朋友做游戲?又跑來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誰會列式?(板書:2+1=3)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請你試著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生:有1只小貓在玩球,又跑來2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問: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怎么想?
學生互相說一說,然后列式解答.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擺圓片:左邊擺1個圓片,右邊擺2個圓片,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一共是3個圓片,1+2=3.
4.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什么情況下用加法?計算加法要根據什么算出得數?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鞏固練習
1.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解答。
2.看算式,先用學具擺一擺,然后再寫得數.
1+1= 2+1= 1+2=
3.游戲:找朋友(詳見探究活動)
板書設計
加法的初步認識
【板書設計 】
注:主題掛圖(后稱“主題圖”)內容就是課本上每個知識題目下的圖畫.也可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
【應用說明】
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演示充分感知“加法”的內涵——講述:1和1合起來是2,合起來還可以說成加起來,1和1加起來,可以在1和1的中間寫上“+”(板書“+”),“+”是加號(板書“……加號”).相加后得幾,可以先寫上一個符號“=”表示,“=”是等號(板書“……等號”).
教師總結:這道題是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起來,問一共是幾個氣球;我們知道合起來就是加起來,所以我們說這道題是用加法計算的.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新知識: 加法.(板書課題:加法)
探究活動
游戲:摘蘋果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3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一棵“蘋果樹”,一些寫著算式(如下)的“蘋果”,一些標有數字(1、2、3)的筐.
1+1= 1+2= 2+1= 2-1= 3-1= 3-2=
游戲過程
1.將“蘋果”掛在“蘋果樹”上,筐放在樹下.
2.學生摘下“蘋果”放到相應的筐里.
3.誰摘得多誰就獲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