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8
這是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二、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三、教學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
五、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 前面我們學習了圓、圓的周長。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周長怎樣表示?( 2πr)周長的一半怎樣表示?(πr)
2. 課件:出示一塊圓形的桌布。如果要給這塊桌布的邊縫上花邊,是求什么?(圓形桌布的周長)
3.課件:出示一塊圓形的鏡框。如果要鏡框配一塊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圓的面積) 誰能指出這個圓的面積?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圓的面積?請同學們用手摸出學具圓的面積。
3. 提問:如果圓的半徑是2分米,你能猜猜這塊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學們紛紛地猜測,有的學生可能說這個圓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積)
這塊圓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圓形的面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回答,師用課件演示。)
(2)通過回憶這三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你發現了什么?(發現這 三種平面圖形都是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那么同學們想一想,圓可能轉化為什么平面圖形來計算呢?
2. 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1)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說說你把圓剪拼成了什么圖形?
(2)學生小組討論。
看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么聯系?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把圓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邊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長方形,你發現什么?(如果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
(4)你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小組討論一下。
生邊答師邊演示課件。
生答: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 × r
S=πr2
師小結公式 S=πr2,讓學生小組內說說圓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5)讀公式并理解記憶。
(6)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半徑)
3. 利用公式計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剛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誰剛才猜得較接近。(學生計算并匯報)
(2)出示例3,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提問:如果這道題告訴的不是圓的半徑,而是直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3)完成第95頁做一做的第1題。
(4)看書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 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CAI課件出示)
2. 測量一個圓形實物的直徑,計算它的周長及面積。
3. 課件演示: 用一根繩子把羊栓在木樁上,演示羊邊吃草邊走的情景。(生看完提問題并計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積即最大圓面積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自己運用了什么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1. 第97頁的第3題和第4題。
2.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 直徑(厘米) 半徑(厘米) 面積(平方厘米)
六、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圓面積的概念;
2、使學生通過操作及課件的演示理解和掌握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3、使學生能夠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4、結合知識的學習,滲透轉化的思想和極限的教學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面積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導及應用;轉化和極限思想的滲透。
[教學準備]
學生:圓形紙板、剪刀、彩筆、三角板等學具。
教師:相應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通過復習及“前導”明確概念
首先利用課件的“前導”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畫圓留下的軌跡是條封閉的曲線;其次,在內填充顏色并分離,讓學生明確:這條封閉的曲線長度是圓的周長;填充的部分是曲線圍成的面是圓的面積。接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親身體驗一下。
【反思:圓的面積是在圓的周長和半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周長和面積又是圓的兩個基本概念,學生必須明確區分。通過比較鑒別,并結合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從而順利揭題《圓的面積》?!?/p>
二、通過設想及“演示”以舊促新
1、設想
師:我們認識了圓的面積,那么該如何計算圓的面積?該怎樣發現和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呢?你能否根據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來設想一下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嗎?
生:―――――――――――。
2、讓學生討論、交流,發表見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再通過課件的“演示”再現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分析、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給學生以視覺的刺激,使學生領會到把一個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這個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反思: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發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迅速回憶,調動原有的知識儲備,為新知的“再創造”做好知識的準備。】
三、動手操作及“演示”完成圓形的轉變
1、師:通過上面的設想和演示知道了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把該圖形轉化成以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這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那么你們能否按照老師的分法動手把你手中的學具—圓,分成8等份,剪開并合拼(隨之出示“演示”中的把圓分成4等份的剪拼)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擺一擺,把手中的圓的學具轉化成學過的平面圖形。
2、師:讓學生觀察它像什么圖形?為什么說“像”平行四邊形?
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觀察。
師:如果說8等份有點像,那么再來看看16等份會怎么樣?(電腦演示16等份的圓,放在一起比較)哪個更像平行四邊形?(學生會發現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較小,接近直的。)
師: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如果分成32等份會怎么樣?64等份呢?……
(電腦繼續演示分成32等份的圓,64等份的圓的分割、拼合)
3、電腦出示:把圓4、8、16、32等分的組合轉化圖。
讓學生觀察、比較、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觀察結果。
【反思: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愈多,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個重要數學思想—極限思想的滲透?!?/p>
四、通過推想及“演示”得出公式
師:我們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和電腦的演示,知道了一個圓經過等分與拼接能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請再次觀察在拼接的過程中,圖形的面積是否發生了變化?
生:―――――――――(使學生明確,在拼接的過程中,圖形的面積沒有發生變化,該圓的面積等于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
師:那么,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是否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將你的發現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使學生明確: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即=;寬就是圓的半徑r)
師:打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驗證自己的觀察結果。
師:誰能根據我們的觀察結果,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生:(討論、交流、發表見解)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之打出課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s=πr
【反思: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觀察、思考、交流。運用已有的經驗去體驗新知,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來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p>
五、實際應用
?。ń處熤鹨徽故颈窘M課件,讓學生積極討論、交流、發表各自的見解)
題一、已知一個圓的半徑是5厘米,求這個圓的面積?(圖)
題二、一個圓桌的直徑是90厘米,請你算一算這個圓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圖)
題三、一只要換底的圓形水桶,經師傅量得底面周長是81.64厘米,你能否幫助師傅計算一下至少用多少鐵皮?(圖)
總結:1、回顧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討論并得出求圓面積應具備那些條件?
【反思:這組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課件的展示,力求使學生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明確圓周
長公式與圓面積公式的內在聯系,提高在生活和生產中需要用圓面積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力求使學生在情景中建立空間觀念?!?/p>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應聘小學數學的xx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內容是圓的面積,下面我將正式開始我的試講。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回想一下之前我們學習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是什么?一起說一說??磥硗瑢W們記憶還是非常深刻啊。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的?誰還記得?來,那位靠窗戶的同學請你來說,請坐。他說是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來推導出來的。將平行四邊形沿著高剪開,所剪的圖形與剛才的圖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長方形的寬??磥硭麑ν茖н^程還記憶猶新啊。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提供給我們一種研究平面圖形的面積的方法,即把所學的圖形進行分割、拼擺,轉化成學過的圖形,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今天,我們還要用轉化的思想研究圓的面積。希望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動手配合老師。誰能聯系我們學過的圖形的面積說一說圓的面積是什么?對,圓所圍成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那你們知不知道圓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對,是由半徑的長短決定的。既然平行四邊形能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去幫助我們求出來,那我們是不是也能將圓形轉化成我們所學過圖形的面積去求呢?看到同學們臉上洋溢著對知識的渴求,老師也想迫不及待的告訴你們了,但是還是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探究,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大屏幕,屏幕上有兩個大小相同的圓形,左邊的圓形被平均分成了16等份,每一份都是一個小扇形,現在這些小扇形進行拼接,你們發現它們拼接成了什么圖形?來,8組3號請你回答,請坐。他說這些小扇形拼接的圖形接近一個長方形。他觀察的可真仔細啊。的確,這些相等的小扇形拼接形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我們繼續觀察,還是這個圓形看屏幕右邊,被平均分成了32等份,每一份也都是一個小扇形,繼續將這些小扇形進行拼接,看一看被拼接成了什么圖形?哦,我聽到同學們說也是一個長方形。仔細觀察這兩個長方形哪一個更接近標準的長方形呢?哦,第二個圖形更接近長方形,也就是被等分成32份的小扇形拼接起來的圖形更接近長方形。那根據這兩個圖形對比一下你能發現什么?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一會兒我們分享答案。好,現在哪個小組代表能夠分享一下你們組討論的結果?來,6組代表你舉手真積極請你回答,請坐。他說在同一個圓形中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長方形。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啊。那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各部分有什么關系?老師動畫演示一遍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好,現在誰能來說一說?來,課代表請你回答,他說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那你還記得長方形周長如何求呢?對,2πr,那圓周長的一半就是πr,寬又是圓的半徑r,請你說一說長方形的面積,哦,長×寬,那由長方形的面積你能推出圓形的面積了嗎?對,圓的面積=πr× r=πr2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么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那你們能不能根據這個公式幫助老師解決一下課本上的這個問題呢?好,現在開始做一會兒我們對答案。現在老師將答案整理在了黑板上看一看你做的如何?我看到大部分同學都做對了,那希望你們課下的時候也能夠進行多一些的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圓面積的概念;
2、使學生通過操作及課件的演示理解和掌握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3、使學生能夠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4、結合知識的學習,滲透轉化的思想和極限的教學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面積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導及應用;轉化和極限思想的滲透。
[教學準備]
學生:圓形紙板、剪刀、彩筆、三角板等學具。
教師:相應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通過復習及“前導”明確概念
首先利用課件的“前導”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 畫圓留下的軌跡是條封閉的曲線;其次,在內填充顏色并分離,讓學生明確:這條封閉的曲線長度是圓的周長;填充的部分是曲線圍成的面是圓的面積。接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親身體驗一下。
【反思:圓的面積是在圓的周長和半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周長和面積又是圓的兩個基本概念,學生必須明確區分。通過比較鑒別,并結合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從而順利揭題《圓的面積》?!?/p>
二、通過設想及“演示”以舊促新
1、設想
師:我們認識了圓的面積,那么該如何計算圓的面積?該怎樣發現和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呢?你能否根據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來設想一下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嗎?
生:―――――――――――。
2、讓學生討論、交流,發表見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再通過課件的“演示”再現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分析、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給學生以視覺的刺激,使學生領會到把一個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這個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反思: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發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迅速回憶,調動原有的'知識儲備,為新知的“再創造”做好知識的準備?!?/p>
三、動手操作及“演示”完成圓形的轉變
1、師:通過上面的設想和演示知道了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把該圖形轉化成以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這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那么你們能否按照老師的分法動手把你手中的學具—圓,分成8等份,剪開并合拼(隨之出示“演示”中的把圓分成4等份的剪拼)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擺一擺,把手中的圓的學具轉化成學過的平面圖形。
2、師:讓學生觀察它像什么圖形?為什么說“像”平行四邊形?
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觀察。
師:如果說8等份有點像,那么再來看看16等份會怎么樣?(電腦演示16等份的圓,放在一起比較)哪個更像平行四邊形? (學生會發現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較小,接近直的。)
師: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如果分成32等份會怎么樣?64等份呢?……
(電腦繼續演示分成32等份的圓,64等份的圓的分割、拼合)
3、 電腦出示:把圓4、8、16、32等分的組合轉化圖。
讓學生觀察、比較、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觀察結果。
【反思: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愈多,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個重要數學思想—極限思想的滲透?!?/p>
四、通過推想及“演示”得出公式
師:我們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和電腦的演示,知道了一個圓經過等分與拼接能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請再次觀察在拼接的過程中,圖形的面積是否發生了變化?
生:―――――――――(使學生明確,在拼接的過程中,圖形的面積沒有發生變化,該圓的面積等于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
師:那么,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是否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將你的發現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使學生明確: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即 = ;寬就是圓的半徑r)
師:打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驗證自己的觀察結果。
師:誰能根據我們的觀察結果,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生:(討論、交流、發表見解)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之打出課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s=πr
【反思: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觀察、思考、交流。運用已有的經驗去體驗新知,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來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五、實際應用
?。ń處熤鹨徽故颈窘M課件,讓學生積極討論、交流、發表各自的見解)
題一、已知一個圓的半徑是5厘米,求這個圓的面積?(圖)
題二、一個圓桌的直徑是90厘米,請你算一算這個圓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圖)
題三、一只要換底的圓形水桶,經師傅量得底面周長是81.64厘米,你能否幫助師傅計算一下至少用多少鐵皮?(圖)
總結:1、回顧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病⒂懻摬⒌贸銮髨A面積應具備那些條件?
【反思:這組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課件的展示,力求使學生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明確圓周
長公式與圓面積公式的內在聯系,提高在生活和生產中需要用圓面積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力求使學生在情景中建立空間觀念?!?/p>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