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4
這是小數與單位換算教案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 學生熟練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規律進行單位換算,能正確、迅速地進行改寫。
2.掌握單名數和復名數,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的意義。
3.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單位換算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有條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4.通過對生活中各種數據的換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相互改寫的方法。
難點:能綜合運用計量單位間的進率、小數的性質、小數點移位的規律等知識進行單位換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夯實基礎。
1.課前準備
1千米=()米 1千克=()克 1米=()厘米
1噸=()千克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 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認識單名數和復名數、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
2.會利用單位間的進率把低級單位(或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或低級單位)的數。
過程與方法:經歷名數互化的過程,體驗知識的可遷移性和解決問題思路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體會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學習任務
任務一: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或復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
任務二:鞏固提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單名數和復名數互化的方法,能正確進行改寫。
難點:理解單名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的原理。
第二部分 過程設計
教
學
過
程
激
情
導
課
一、導入課題
復習導入
1km=( )m 1kg=( )g 1m=( )cm
二、明確目標
1、把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
2、會用小數點的移動進行改寫。
三、效果預期:
相信大家,積極思考,大膽交流,會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民
主
導
學
一、任務呈現
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并出示問題:請你按照高矮順序,給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隊。
1. 學生觀察情境圖,小組討論并探究,把他們改成相同單位的數。
2.在實際生活和計算中,有時需要把不同計量單位的數據進行改寫。
任務一:80cm=( )m
二、自主學習
學生小組討論單位換算方法。
三、展示交流
1.方法一:利用計量單位間的關系進行改寫。
方法二:利用移動小數點進行改寫。
低級單位÷進率=高級單位
80cm÷100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0.8m
2. 把1m45cm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數的方法。
方法一:1m45cm中的1m已經是整米數,可以直接把1m作為小數的整數部分,只要把45cm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數作為小數的小數部分就可以了。
方法二:先將復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再轉化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
3.1.45m>1.32m>0.95m>0.8m
任務二:鞏固提高。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任務呈現:
自主學習:
展示交流:350m=0.35km 6km350m=6.35km
40kg=0.04t 8t40kg=8.04t 重點交流。
檢
測
導
結
一、目標檢測
課本49頁做一做。
二、結果反饋
全班訂正,及時糾錯。
三、反思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部分 輔助設計
板
書
設
計
小數與單位換算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80cm= 0.80m=0.8m 想:80÷100=0.8
1m45cm=1.45m 想:45÷100=0.45 1+0.45=1.45
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或復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
低級單位÷進率=高級單位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名數、單名數、復名數的意義,會進行不同計量單位的改寫。
2、理解把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用乘法計算,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的名數用除法計算的算理、算法以及單名數化成復名數和復名數化成單名數的方法。
3、提高分類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名數、單名數、復名數的意義,會進行不同計量單位的改寫。
2、難點:不同計量單位之間的改寫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
1、師:按照高矮順序排隊,你會排嗎?
生:數據太亂了,無法直接排出。
2、師:要想按照高矮順序排列,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生:上面各個數據的單位不同,我們能否把它們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后再排列。
3、師:在實際生活中,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叫做單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你能分別找出上面數據中的單名數和復名數嗎?
生:上面的數據中,80cm、1.32m、0.95m是單名數,1m45cm是復名數。
4、師:遇到不同單位的量進行比較時,我們需要把它們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后再進行排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與小數有關的單位換算。(板書:小數與單位換算)
(二)自主探究。
1、低級單位的數化為高級單位的數。
(1)師:讀情景圖,你能找出所要解答的問題和已知信息嗎?
生:所求的問題是按照高矮的順序給四位小朋友排隊;已知的信息是四人的身高分別是80cm、1m45cm、1.32m和0.95m。
(2)師:要想解答上面的.問題,你們能找出自己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法嗎?
生:可以把上面的數據都改成用米作單位的數。
(3)師:改成以“米”為單位的數,上面的哪個數需轉化呢?
生:需要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為單位的數。
(4)師:好,現在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究如何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為單位的數?(小組討論,學生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5)師:1cm等于多少m?80cm里有多少個1cm?
生1:1cm=m,80cm中有80個m,所以80cm=m=0。80m=0。8m。
(6)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2:1m=100cm,80cm=( )m,就是把80縮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0,可以直接把8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得到0.80,即80cm=0.80m=0.8m。
(7)師:1m45cm改成以“m”為單位的數,這是復名數轉換成單名數,應該怎樣轉換?(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匯報)
(8)師:復名數1m45cm轉換成單名數后是( )m,同級單位的1m怎么辦呢?
生:不用轉化,直接作為轉換后數據的整數部分。
(9)師:低級單位的45cm轉換成以m為單位的數,你現在會了嗎?
生:簡便方法是用45除以100,也就是把4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后,點上小數點,補“0”轉換為0.45m。
(10)師:那1m45cm=( )m?
生:用1m加上0.45m,結果就是1.45m。
(11)師:現在你能排出他們的高矮順序嗎?(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80cm=0.8m 1.32m=1.32m 0.95m=0.95m 1m45cm=1.45m。所以,1.45m>1.32m>0.95m>0.8m
(12)師:現在我們嘗試做教材第49頁上面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生:24dm=(2.4)m 1450g=(1.45)kg 6km350m=(6.35)km 8t40kg=(8.04)t
2、高級單位的數化為低級單位的數。
(1)師:如果把情景圖中的數據都轉化成用cm為單位的數,需要轉化哪些數據?
生:0.95m、1.32m和1m45cm。
(2)師:把0.95m轉化成用cm為單位的數,你會嗎?(學生自己嘗試,全班交流)
生1:直接根據小數的實際含義進行改寫。0.95m表示9dm5cm,9dm5cm合起來就是95cm。
生2:1m=100cm,所以,0.95m=(0.95×100)cm,再利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直接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出最后結果0.95m=95cm。
(3)師: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把1。32m化成以cm為單位的數嗎?(學生單獨完成,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生:把1.32m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都用cm表示出來,再求它們的和。1m=100cm,0.32m=32cm,合在一起就是100+32=132(cm)。
(4)師:非常棒。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轉化方法?
生:高級單位的數轉化成低級單位的數,還可以用乘法計算,所以把1.32m化成用cm表示的數,就乘進率100,也就是把1.32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到132cm。
(5)師:1m45cm用cm作單位,你會表示嗎?
生:1m=100cm,所以1m45cm=145cm,即1×100+45=145cm。
(三)探究結果匯報。
1、師:把低級單位的數轉化成高級單位的數,你是怎樣做的?
生:把低級單位的數改成高級單位的數時,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
2、師:把復名數化成單名數時,應該怎么辦?
生:把復名數轉換成單名數時,同級單位的數作轉換后數據的整數部分,只需要把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后,作為改寫后的數的小數部分即可。
3、師: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我們是怎樣做的?
生:把高級單位的數改成低級單位的數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進率。
4、師:把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時,怎么辦?
生:把復名數轉化成單名數時,要分兩部分轉換,同級單位的不用轉換,高級單位的,用高級單位的數乘進率改成或低級單位的數后,再加上同級單位的數即可。
(四)師生總結收獲。
1、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知識上的收獲?
生:學習了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的換算,還學習了復名數與單名數之間的轉化。
2、師:本節課的學習,你還有哪些收獲?
生:通過學習小數的單位換算,我知道不同級別的單位之間的轉換方法,體會了數學的“轉化”思想。
3、師:有關小數的單位換算,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進行有關小數的單位換算時,要看單位→想進率→定方向→移動小數點。
教學內容:教材第 48,49 頁的例1,例2
學習目標:
1.掌握低級單位的名數和高級單位的名數之間的互化方法
2.能夠正確地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教具學具: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批注
一、揭示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與單位換算 ”,板書課題。
二、 出示學習目標
過渡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請看小黑板(出示目標生齊讀),這個目標能當堂達到嗎?(能)
三、自學指導(時間 5 分鐘,要求認真自學、坐姿端正、獨立思考!) 認真看課本48-49頁的內容,看圖、看文字,重點看例1,例2,并思考下面問題:
看例1,給他們排排隊,有:80,1m45cm,1.32m,0.95m這些數有cm,m怎么比較它們的大小?
怎么把單位化統一?看例1,80cm= ——m的做法,想想要把厘米變成米需要知道什么?那么1m45cm= ——m呢?
看例2,如果把這些數改寫成用厘米做單位呢?那么0.95m=——cm,1.32m=——cm
自學競賽開始, 5 分鐘后,我們要進行口頭或書面檢測,比比誰最棒!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認真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在緊張自學。
2、檢測(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來定,一般直接做題檢測)
A、口頭檢測(匯報自學結果)
(1)、把這四個數改寫成單位相同的數,改寫之后再比較大小
(2) 、把它們都改寫成用厘米做單位,或用米做單位。
B、做一做(出示檢測題)
課本49頁
做一做 24dm=( )m 1450g=( )kg
6km350m=( )km
8t40kg=( )t
做一做 0.3kg=( )g 0.86=( )d
2.63km=( )m 3.7t=( )kg
時間 5 分鐘,比誰做得又對又快,比誰字體工整,坐姿端正。
2D、8D、9D 、14D、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做在練習本上。
(做一做:即板演,選好與例題類似的檢測題,一般是課本上的做一做,讓2——4名學困生演板,最大限度暴露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五、后教
1、更正
板演同學的組員或者組長上臺批改,有誤訂正。待本組批改糾正完以后,還有不同意見的進行二次訂正。建議:用紅粉筆批改,把錯誤的圈起來,旁邊訂正。
2、評議:
認為做對的請舉手?(對于同學們都掌握的內容,可對對答案一語帶過,不必細講,不可過多占用時間)
重點評議:
認為做錯的請舉手?錯在哪了?怎樣改正?(建議:讓批改本題的同學說明錯處,并講明改法,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可由師引導幫助解決;之后再由出錯同學重復一遍,看是否掌握,后教是否成功)
(1)、6km350m=(6.035)km(×)
應該 6km350m=(6.35)km
不變 ↓↓350÷100=0.35
↓6+0.35=6.35
(2)8t40kg=(8.04)t
不變↓↓40÷1000=0.04
↓8+0.04=8.04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板演正確、字跡工整的記 5 分(或者獎勵1面小紅旗等)。
4、同桌互改、有誤訂正。
5、統計正確率或錯誤率,調查學情。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六、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數學知識的規律或是做題方法)
除以進率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
←
乘以進率
七,當堂訓練(時間8-10分鐘,要求認真讀題,獨立完成!)
1、 基礎訓練
一,知識之窗
18厘米=( )米
0.2分米=( )毫米
1米5分米=( )米 6.5元=( )元( )角
1040米=( 千米 34.52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在( )里填上"<,=,>"
324千克( )3.24噸 6.72元( )6元7角
0.4平方米( )40平方厘米 5.2噸( )5噸20千克
20.45克( )2.45千克 4.6米( )452厘米
三,應用題:
某地海水1千克含鹽0.06千克.100克海水含鹽多少千克?
2,運用拓展
四,拓展;在8.9中添上一個"0" ,使它成為......
小于8.9的數,這個數是——
‚等于8.9的數,這個數是——
ƒ大于8.9的數,這個數是——
檢查檢測(3分鐘)教師改組長的,組長改組員的,有錯誤的組內解決,訂正。
七、A、抽查清(3分鐘) B、今日作業:
8分米=( )米 ABC生: 練習十二:1,2,4,5
0.53米=( )厘米 D生:1
640厘米=( )米
10.3米=( )米( )分米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八,板書設計 小數與單位間的換算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除以進率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
←
乘以進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