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30
這是平行線的性質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用平行線的性質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證明。
【過程與方法】1.經歷探索直線平行的性質的過程,掌握平行線的三條性質,并能用它們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2.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促使在學習活動中培養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的意識,在獨立思考的同時能夠認識他人。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及其應用
難點:平行線性質定理的應用以及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區別和聯系。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提出問題
提問:上一節課我們學習過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平行線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預設: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問題:平行線的判定定理是已知角的關系,得到兩條直線平行的關系。如果我們已知兩條直線平行,能夠得到一些角的關系嗎?
(二)探索新知,實驗猜想
1.讓學生畫圖活動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兩條平行線a//b,再畫一條截線c與a,b相交,標出所形成的8個角中的同位角,
平行線的性質
2.測量這些角的度數,把結果填在下列表格中,然后找出自己得到得結論。
平行線的性質
同樣的填寫內錯角,同旁內角的表格,提出我們的猜想:兩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設計意圖】探究平行線的性質是本節的重點,讓學生充分經歷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得出猜想的探究過程,突出重點,鍛煉學生的歸納,表達能力,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3 驗證猜測
再任意畫一條截線,度量并計算角的度數,看看你的猜想是否還成立。
【結果】兩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設計意圖】為了避免特殊性,再對一般的情形進行驗證。
(三)歸納性質,說理證明
1.歸納總結
我們得到兩直線平行的三個性質定理;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因為性質1是我們公認的,所以一般把性質1成為公理。
2.符號語言表示
平行線的性質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之間的轉化,為今后進一步的推理打下基礎。
3.進一步探究平行線的三個性質之間的關系。
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的性質
【思考】你能談談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嗎?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本堂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想進一步研究那些知識?
運用下圖,請你編一道應用平行線性質的題在組內交流,選出組內最有創意的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
四、板書設計
平行線的性質(一)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目標: 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的判定是相反的問題;掌握平行線的性質;會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
2、過程與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探討解答、練習鞏固、完成新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聯系又相互區別的辨證思想。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階段已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直觀的認識、為平行四邊形性質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認知基礎。七年級學生正處在試驗幾何向論證幾何的過渡階段,對于嚴密的推理論證,從知識結構和知識能力上都有欠缺。而利用動手操作來實驗探究活動,對學生較適宜,而且有一定的吸引力,可進一步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3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用平行線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
難點:. 平行線的三個性質和怎樣區分性質和判定.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引入
(一)、復習
1.如何用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
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方法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2.把它們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活動2【講授】引導學生逆向思維
現在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內錯角相等,或者同旁內角互補,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三種方法.在這一節課里:大家把思維的指向反過來: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數量關系又該如何表達?
活動3【講授】實踐探究
1.學生畫圖活動: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出兩條平行線a∥b,再畫一條截線c與直線a、b相交,標出所形成的八個角(如課本P21圖5.3-1).
2.學生測量這些角的度數,把結果填入表內.
角
∠1
∠2
∠3
∠4
∠5
∠6
∠7
∠8
度數
3.學生根據測量所得數據作出猜想.
(1)圖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們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2)圖中哪些角是內錯角?它們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3)圖中哪些角是同旁內角?它們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4.學生驗證猜測.
學生活動:再任意畫一條截線d,同樣度量并計算各個角的度數,你的猜想還成立嗎?
5.師生歸納平行線的性質,教師板書.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內錯相等.
性質3:兩條直線按被第三條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教師讓學生結合右圖,用符號語言表達平行線的這三條性質,教師同時板書平行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判定.
平行線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
因為a∥b,因為∠1=∠2,
所以∠1=∠2所以a∥b.
因為a∥b,因為∠2=∠3,
所以∠2=∠3,所以a∥b.
因為a∥b,因為∠2+∠4=180°,
所以∠2+∠4=180°,所以a∥b.
6.教師引導學生理清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判定的區別.
學生交流后,師生歸納:兩者的條件和結論正好相反:
由角的數量關系(指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得出兩條直線平行的論述是平行線的判定,這里角的關系是條件,兩直線平行是結論.
由已知的兩條直線平行得出角的數量關系(指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的論述是平行線的性質,這里兩直線平行是條件,角的關系是結論.
7.進一步研究平行線三條性質之間的關系.
教師:大家能根據性質1,推出性質2成立的道理嗎?
結合上圖,教師啟發分析:考察性質1、性質2的結論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回答∠1換成∠3,教師再問∠1與∠3有什么關系?并完成說理過程,教師糾正學生錯誤,規范地給出說理過程.
因為a∥b,所以∠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1(對頂角相等),所以∠2=∠3.
教師說明:這是有兩步的說理,第一步推理根據平行線性質1,第二步推理的條件不僅有∠1=∠2,還有∠3=∠1.∠2=∠3是根據等式性質.根據等式性質得到的結論可以不寫理由.
學生仿照以下說理,說出如何根據性質1得到性質3的道理.
8.平行線性質應用.
講解課本P19例題
活動4【練習】鞏固練習
課本練習(P20 1、2)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以師生共同小結方式進行:(1)回顧知識;(2)總結方法;(3)提煉思想。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同時又運用了觀察,實驗,討論的方法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了探究,實際上這也是幾何圖形探究的主要方法,希望同學們能靈活的運用這些方法,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以便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6【作業】作業
課本P22.3
5.3 平行線的性質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5.3 平行線的性質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引入
(一)、復習
1.如何用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
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方法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2.把它們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活動2【講授】引導學生逆向思維
現在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內錯角相等,或者同旁內角互補,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三種方法.在這一節課里:大家把思維的指向反過來: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數量關系又該如何表達?
活動3【講授】實踐探究
1.學生畫圖活動: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出兩條平行線a∥b,再畫一條截線c與直線a、b相交,標出所形成的八個角(如課本P21圖5.3-1).
2.學生測量這些角的度數,把結果填入表內.
角
∠1
∠2
∠3
∠4
∠5
∠6
∠7
∠8
度數
3.學生根據測量所得數據作出猜想.
(1)圖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們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2)圖中哪些角是內錯角?它們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3)圖中哪些角是同旁內角?它們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4.學生驗證猜測.
學生活動:再任意畫一條截線d,同樣度量并計算各個角的度數,你的猜想還成立嗎?
5.師生歸納平行線的性質,教師板書.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內錯相等.
性質3:兩條直線按被第三條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教師讓學生結合右圖,用符號語言表達平行線的這三條性質,教師同時板書平行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判定.
平行線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
因為a∥b,因為∠1=∠2,
所以∠1=∠2所以a∥b.
因為a∥b,因為∠2=∠3,
所以∠2=∠3,所以a∥b.
因為a∥b,因為∠2+∠4=180°,
所以∠2+∠4=180°,所以a∥b.
6.教師引導學生理清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判定的區別.
學生交流后,師生歸納:兩者的條件和結論正好相反:
由角的數量關系(指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得出兩條直線平行的論述是平行線的判定,這里角的關系是條件,兩直線平行是結論.
由已知的兩條直線平行得出角的數量關系(指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的論述是平行線的性質,這里兩直線平行是條件,角的關系是結論.
7.進一步研究平行線三條性質之間的關系.
教師:大家能根據性質1,推出性質2成立的道理嗎?
結合上圖,教師啟發分析:考察性質1、性質2的結論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回答∠1換成∠3,教師再問∠1與∠3有什么關系?并完成說理過程,教師糾正學生錯誤,規范地給出說理過程.
因為a∥b,所以∠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1(對頂角相等),所以∠2=∠3.
教師說明:這是有兩步的說理,第一步推理根據平行線性質1,第二步推理的條件不僅有∠1=∠2,還有∠3=∠1.∠2=∠3是根據等式性質.根據等式性質得到的結論可以不寫理由.
學生仿照以下說理,說出如何根據性質1得到性質3的道理.
8.平行線性質應用.
講解課本P19例題
活動4【練習】鞏固練習
課本練習(P20 1、2)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以師生共同小結方式進行:(1)回顧知識;(2)總結方法;(3)提煉思想。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同時又運用了觀察,實驗,討論的方法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了探究,實際上這也是幾何圖形探究的主要方法,希望同學們能靈活的運用這些方法,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以便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平行線的性質: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平行線的性質.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區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平行線的性質.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能初步運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現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平行線的性質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作業:P879、10
1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發現、猜想、交流、歸納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經歷探索平行線的性質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掌握平行線的特征。
3.培養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的良好品質,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
2學情分析
學生在上一節的學習中已經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探索出本節的知識內容。但學生的推理過程仍不夠嚴密,因此要進一步規范
3重點難點
平行線的性質探索。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平行線的性質1
1. 讓學生回顧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2. 設問:根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關系可以判定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那么,如果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3. 提出本節課的課題:平行線的性質
活動2【講授】平行線的性質1
1.(學生自主)如圖,直線a∥b,直線c分別與a,b相交,
(1)請你用量角器測出∠1= ∠2=
(2)比較∠1與∠2的大?。?/p>
(3)根據你的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歸納:平行線的性質1: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思考:如果a與b不平行,那么∠1還等于∠2嗎?
2.(學生合作)如圖,如果 a∥b,你能得出∠2=∠3嗎?
(1)小組討論。
(2)學生展示。
(3)根據你的探討,你有什么想法?
歸納:平行線的性質2: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3.(學生合作)如圖,如果a∥b,那么你能得出∠2+∠3=180°?
(1)小組討論。
(2)學生展示。
(3)根據你們的探討,你有什么想法?
歸納:平行線的性質3: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活動3【練習】平行線的性質1
例:(學生合作)如圖,AB∥CD,AC∥BD,請你證明:∠1=∠2
(1) 小組討論。
(2) 各個小組發言。
(3) 教師示范。
證明:∵AB∥CD (已知)
∴∠2=∠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AC∥BD (已知)
∴∠1=∠3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1=∠2 (等量代換)
二. 信息反饋。(學生自主)
如圖,直線AB∥CD,∠1=35°,那么∠2,∠3分別是多少度?
5.3 平行線的性質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5.3 平行線的性質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平行線的性質1
1. 讓學生回顧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2. 設問:根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關系可以判定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那么,如果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3. 提出本節課的課題:平行線的性質
活動2【講授】平行線的性質1
1.(學生自主)如圖,直線a∥b,直線c分別與a,b相交,
(1)請你用量角器測出∠1= ∠2=
(2)比較∠1與∠2的大小:
(3)根據你的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歸納:平行線的性質1: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思考:如果a與b不平行,那么∠1還等于∠2嗎?
2.(學生合作)如圖,如果 a∥b,你能得出∠2=∠3嗎?
(1)小組討論。
(2)學生展示。
(3)根據你的探討,你有什么想法?
歸納:平行線的性質2: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3.(學生合作)如圖,如果a∥b,那么你能得出∠2+∠3=180°?
(1)小組討論。
(2)學生展示。
(3)根據你們的探討,你有什么想法?
歸納:平行線的性質3: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活動3【練習】平行線的性質1
例:(學生合作)如圖,AB∥CD,AC∥BD,請你證明:∠1=∠2
(1) 小組討論。
(2) 各個小組發言。
(3) 教師示范。
證明:∵AB∥CD (已知)
∴∠2=∠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AC∥BD (已知)
∴∠1=∠3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1=∠2 (等量代換)
二. 信息反饋。(學生自主)
如圖,直線AB∥CD,∠1=35°,那么∠2,∠3分別是多少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