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30
這是成數教案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成數”的含義,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2.在理解“成數”含義的基礎上,能自主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成數”的含義,并能進行應用。
教學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系,正確解決問題。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理解“成數”(在此之前增加了一組復習題,復習上節課“折扣”的相關知識,以喚起學生對百分數和上節課學習的回憶。同時,因為“折扣”與“成數”雖然運用不一樣,但解決方法大致相同,復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作用,也能讓學生對新知的解決有一些鋪墊。)
生活中的百分數還有很多,比如說“成數”。(板書課題──成數)
(1)學生自學教材,明確成數的含義。(關于自學,班級存在的差異很大,有一部分學生是不需要提醒,已經養成了自學的習慣,有主動的求知欲,對數學的學習也有興趣,他們會主動在課余翻看數學書預習后面的內容,但也有一些學生即使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也置若罔聞從不翻看書。面對這種差異照顧到全體,課堂上我還是引導著學生一起學習數學書,找書中關鍵詞,同時讓已經學過的學生分享他們自學的關鍵點。)
(2)反饋:說說什么是成數,可請學生舉例說明。(學生能快速地將成數轉化成百分數,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一開始對于四成五這樣的成數轉化百分數還有些不太會,經過幾道題的模仿后便學會了。但將成數轉化成百分數之后,這個百分數指的是誰是誰的百分之幾的問題雖然在六年級上冊已經學過,但很多同學都很模糊,對A比B多百分之幾,這個百分之幾指的是什么意思不太懂,同樣的A是B的百分之幾這兩個問題特別容易混淆。)
(3)練習:將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二成=( )%;
四成五=( )%; 七成二=( )%。
(在此練習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增加了“意義擴展”即將教材第三段中的.兩句話用線段圖畫一畫,明確成數轉化成百分數后這個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兩個量之間的關系的練習,用以回憶百分數的意義,同時幫助他們理解成數的實際意義,幫助他們在解題中更深入地理解題意。)
【設計意圖】有了折扣理解的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成數接觸較少,但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學理解,并通過反饋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了解,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很有幫助。
(二)解決與“成數”相關的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例2: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①學生讀題,獨立解答問題。(讀題,提取并理解信息,畫圖,借助圖片理解題意后再用兩種方法列算式)
②交流說說解題思路。
思路一: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電是去年的(1-25%),即350×(1-25%)。
思路二:去年用電數減去今年節約的度數,即350-350×25%。
教師小結: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計算能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解決完這一題后,讓學生根據本題信息想一想:還可以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長兩成。該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數為多少人次?
①獨立完成再進行集體校對。(引導學生在校對時按照解題步驟,先讀題,在關鍵句中找單位“1”,理解等量關系后再列式解答。)
②說說如何解決這類“成數”的問題。(下節課課前對這個問題進行再次回顧與復習)
(三)小結
(1)結合例1及例2說說我們是怎么解決有關“折扣”和“成數”的問題的?
(2)教師小結:在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折扣”及“成數”的含義,把“折扣”或“成數”化成百分數,再按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方法解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探討,參與解題方法的總結,對于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語言表達很有幫助。
(四)應用練習,鞏固認知
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現在請你來算一算,做一做。
1.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3題。
書店的圖書憑優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優惠卡買了一套書,省了9.6元。這套書原價多少錢?
(1)請學生讀題思考:9.6元表示的實際含義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關系?引導明確: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價減少的錢數,它相當于原價的(1-80%)。
(2)嘗試練習,集體校對。
2.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4題。
某縣前年秋糧產量為2.8萬噸,去年比前年增產三成。去年秋糧產量是多少萬噸?
3.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5題。
某汽車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車1.3萬輛,比上月增長3成。一月份出口汽車多少萬輛?
(1)讀題,找出關鍵句,想想兩道題目中增長的3成,分別是誰的3成?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應該怎樣進行計算?
(2)獨立完成,集體校對。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置和安排有層次性和針對性,教師對于練習的輔導也相應有層次性,簡單的題由學生自行梳理、分析、解答,易錯題和難題進行針對性點撥,對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應用也大有益處。
(五)回顧梳理,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我們應如何解決這一類問題?
反思:雖然成數與折扣解題策略都是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百分數來解決,但在教學中發現:成數錯誤率比折扣要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在以往的百分數中對于“發展變化”的兩個量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夠,卻又不愛主動畫圖分析題意,在還未真正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盲目做題導致錯誤。于是這節課,不僅要教會學生將成數的問題轉化成百分數,同時要重點理解這個百分數的意義,表示誰占誰的百分之幾,要求的是什么?能用線段圖來表示這個題目中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列式解答。
新學期以來,前幾節課都很輕松完成,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也比較輕松,作業準備率也極高。直到這節課,問題呈現:尤其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太多比較量時仍然有一些同學不能準確找到單位“1”,不理解題目間量與量之間的關系。糾其根本,還是以前學的: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已知單位“1”,另一個數比單位“1”多(或)減少百分之幾,求多或少的部分是多少?已知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幾,求這個數的這類問題沒有真正掌握,于是這單元的學習中,尤其是在“成數”的學習時,露出弊端。
在習題講解時,雖然我提醒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借助畫圖來幫助理解題意,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同時確定要求的是什么?在課堂上也總是這樣示范與引導,但真正遇到較復雜的或是他們不太確定的問題時,多數同學還是選擇盲目猜測,憑感覺去解題。學習習慣問題導致學習效果也不佳。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數”的含義,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2.在理解“折扣”“成數”含義的基礎上,能自主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重現結合所學數學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通過引導對比及學生的自主探索,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折扣”“成數”的含義,并能進行應用。
教學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系,正確解決問題。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去商場購物的時候遇到過商家做促銷活動嗎?一般他們會采用哪些促銷手段?
2.剛才同學們都提到了“打折”這種情況,沒錯,像這樣降價出售一些商品,引發人們的購買欲望,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手段之一。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先來了解有關于“折扣”這件事(板書課題──折扣)。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為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打下基礎,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結合情境,學習新知
1.理解“折扣”
(1)(課件出示促銷文字信息)這里的九折、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2)同桌互相說一說。
(3)反饋:
預設:①舉例說明:一件衣服100元,八五折的話就只要85元。
②九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90%。
(4)歸納:商品打幾折,其實就是指現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
(5)練習:看折扣寫出相應的百分數。
( )%( )%( )%
2.解決與“折扣”相關的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例1第(1)小題: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①獨立完成并進行校對。
②反饋:誰能來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計算?
重點分析以下問題:
問題一: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誰看作單位“1”?
問題二:求“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也就是在求什么?(180的85%是多少)
(2)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例1第(2)小題: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①獨立思考并完成,同桌交流解題思路。
②交流反饋:
重點對比兩種解題方式:
第一種算法:原價160減去現價(即原價的90%):160-160×90%。
第二種算法:現價是原價的90%,也就是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90%),160×(1-90%)就是便宜的價錢。
想想哪種方法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3)練習教材第8頁“做一做”,完成后校對。
(4)小結:通過剛才的問題解決,你發現原價、現價、折扣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現價=原價×折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折扣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的自主權,認真去分析、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展示不同的解題方法,實現問題解決的多樣化,并進行方法優化的引領。
3.理解“成數”
生活中的百分數還有很多,比如說“成數”。(板書課題──成數)
(1)學生自學教材,明確成數的含義。
(2)反饋:說說什么是成數,可請學生舉例說明。
(3)練習:將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
【設計意圖】有了折扣理解的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成數接觸較少,但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學理解,并通過反饋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了解,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很有幫助。
4.解決與“成數”相關的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例2: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①學生讀題,獨立解答問題。
②交流說說解題思路。
思路一: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電是去年的(1-25%),即350×(1-25%)。
思路二:去年用電數減去今年節約的度數,即350-350×25%。
教師小結: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計算能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2)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長兩成。該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數為多少人次?
①獨立完成再進行集體校對。
②說說如何解決這類“成數”的問題。
5.小結
(1)結合例1及例2說說我們是怎么解決有關“折扣”和“成數”的問題的?
(2)教師小結:在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折扣”及“成數”的含義,把“折扣”或“成數”化成百分數,再按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方法解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探討,參與解題方法的總結,對于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語言表達很有幫助。
(三)應用練習,鞏固認知
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現在請你來算一算,做一做。
1.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1題。
(1)獨立完成,集體校對。
(2)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思考。
2.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3題。
書店的圖書憑優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優惠卡買了一套書,省了9.6元。這套書原價多少錢?
(1)請學生讀題思考:9.6元表示的實際含義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關系?引導明確: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價減少的錢數,它相當于原價的(1-80%)。
(2)嘗試練習,集體校對。
3.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4題。
某縣前年秋糧產量為2.8萬噸,去年比前年增產三成。去年秋糧產量是多少萬噸?
4.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5題。
某汽車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車1.3萬輛,比上月增長3成。一月份出口汽【您現在訪問的是六年級數學教案,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車多少萬輛?
(1)讀題,找出關鍵句,想想兩道題目中增長的3成,分別是誰的3成?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應該怎樣進行計算?
(2)獨立完成,集體校對。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置和安排有層次性和針對性,教師對于練習的輔導也相應有層次性,簡單的題由學生自行梳理、分析、解答,易錯題和難題進行針對性點撥,對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應用也大有益處。
(四)回顧梳理,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我們應如何解決這一類問題?
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首先用文字說明了儲蓄的意義,介紹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例4讓學生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道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2.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3.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正確理解概念,能解決與利息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鞏固應用,提升能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一定很喜歡過年吧,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得到不少壓歲錢。你們的壓歲錢是誰在保管著呢?(引導學生想到儲蓄比較安全,并且能夠得到利息)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儲蓄嗎?關于儲蓄有哪些知識呢?這節課我們了解一下儲蓄的知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鐘)
1.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11頁關于儲蓄的知識。
(1)出示自學提示:
①儲蓄的好處。
②儲蓄的方式。
③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④利息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檢驗自學成果,引導學生找出下題中的本金和利息。
課件出示:明明20xx年11月1日把1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到20xx年11月1日,明明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1.5元,共101.5元。
2.用儲蓄的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4,引導學生讀題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組織小組討論:求2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就是求什么。
(3)組織學生嘗試解題。
(4)組織全班交流,明確解題思路。
思路一:先求利息,最后求可取回多少錢。可取回錢數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
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單位“1”,先求出本金和2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幾,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錢。可取回的錢數為本金×(1+年利率×2)。
三、鞏固應用,提升能力。(10分鐘)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第9題。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5分鐘)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2.計算利息時,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月。
板書設計利率
例4方法一5000×2.10%×2=210(元)
5000+210=5210(元)
方法二5000×(1+2.10%×2)
=5000×(1+0.04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培優作業1.劉亮有20xx元,打算存入銀行2年。現有兩種儲蓄方法:第一種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10%;第二種是先存1年,年利率是1.50%,第一年到期時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1年。選擇哪種儲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第一種儲蓄方法:20xx×2.10%×2=84(元)
第二種儲蓄方法:20xx×1.50%×1=30(元)
(20xx+30)×1.50%×1=30.45(元)
30+30.45=60.45(元)
60.45<84,選擇第一種儲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提示:在累計存期相同的情況下,一次性存款比其他存款方式所獲得的利息要多一些。
2.趙伯伯把一筆錢存入銀行5年,年利率為2.75%,到期后取得275元利息。趙伯伯存入銀行多少錢?
275÷2.75%÷5=20xx(元)
答:趙伯伯存入銀行20xx元。
教學反思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利息問題。
微課設計點教師可圍繞“利息的計算方法”設計微課。
難點名稱
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讓學生綜合運用折扣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促銷”問題,使學生對不同的促銷方式有更深入地認識,經歷綜合應用知識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難度。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解題過程中對學生掌握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熟練度有較高的要求。“商場促銷”雖對學生來說都不陌生,但學生購買促銷商品的經驗還不足,對各促銷方式的實質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
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復習整理、引導分析、鞏固練習,運用百分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促銷”問題。
2、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反思總結體會各促銷方式的實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媽媽想買一件原價7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這條裙子多少錢?(重點理解答五折的意思)
2.指名學生回答
700×50%=350(元)
答:五折之后這條裙子350元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下面我們來看例題
(1)課件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媽媽要買一條標價230元的這種品牌的裙子。
讀完這段話我們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小明提出了這樣兩個:
①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②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題目給出的數學信息中,哪些是關鍵呢?
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
打五折它表示現價是原價的50%,那么每滿100元減50元是什么意思?快來思考一下吧!
就是在總價中取整百元的部分,每個100元減去50元,不滿100元的零頭部分不優惠。
(2)在A商場買,直接用總價乘50%就能算出實際花費。列式:230×50%=115(元)
在B商場買,先看總價中有幾個100,230里有2個100,然后從總價中減去2個50元。
列式:230-50×2=130(元)230-50×2=130(元)
答:在A商場買應付115元,在B商場買應付130元;打五折的方式更省錢。
(3)你還有疑問嗎?
①滿100元減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怎么優惠的結果不一樣呢?
原來打五折就是無論標價是多少,實際售價都是原價的50%。“而滿100元減50元”就只能是原價中滿了100元的部分能優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滿100元的部分就沒有折扣了。
②什么情況下兩種優惠會一樣呢?
如果商品的售價剛好是整百元的時候,兩種優惠結果是一樣的。
(4)回顧與反思
看起來每滿100元減50元不如打五折優惠。如果總價能湊成整百多一點就相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陪媽媽購物,幫媽媽算賬。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4.鞏固練習: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按“每滿100元減40元”的方式銷售,在B
商場打六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120元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A商場:120-40=80(元)
B商場:120×60%=72(元)
80>72
答在A商場買應付80元,在B商場買應付72元,選擇B商場更省錢。
四、小結
1.在購物時,可以運用學過的百分數知識對商家的優惠方式進行分析對比,從而選出實惠、省錢的方案。
2.商家的促銷方式:“打幾折”,“每滿100元返50元禮券”,“每滿100元減50元”,“買五件送一件”都轉化為百分數的知識來理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