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1
這是口語交際打電話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口語交際打電話教案第 1 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2、培養幼兒良好的撥打電話的習慣。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電話機、故事書《可佳打電話》、自制鐘表、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篇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可佳打電話》。
討論:“故事里的可佳打電話時是怎樣說的”。教師引導幼兒打電話不能大聲嚷,要用委婉、禮貌的話向對方問好,并用簡練的話語表達打電話的目的,通話畢要有禮貌的向對方說再見等。
二、 步驟
1、提問:在給別人打電話時應該怎樣做?我這里有幾個小客人也在給別人打電話,我們看看他做得對嗎?
2、課件1:“晚上十點鐘,正在睡覺的小熊被電話鈴聲嚇了一跳,原來是小白兔打來的。”請小朋友說一說,小白兔這樣做對嗎?應該怎樣做。引導幼兒知道打電話要選擇時間,休息時不能打電話。中午休息時和晚上9點后都不能打電話。打擾別人休息是不禮貌的。教師拿出自制鐘表,教師通過時間設定來鞏固幼兒打電話的習慣。
3、看課件2:“小白兔在給別人打電話時,用力太大把電話給按壞了”的畫面。請幼兒說一說這樣做對嗎?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知道在按電話號時要輕輕的按。這樣做才是有禮貌的好寶寶。教師通過電話玩具來幫助幼兒撥電話。
三、我會撥打電話
教師創設情景,請幼兒撥打電話。如:現在是晚上8點,我要打電話告訴玲玲明天去爬山。。鞏固幼兒撥打電話的習慣。
四、了解拔打電話的禮儀三字經兒歌,鞏固拔打電話的禮儀常識。
打電話 擇時段 休息時 勿致電 電話號 手輕按 接通后 語簡練
活動延伸
在區域里投放電話機供孩子們練習拔打電話的禮儀。
口語交際打電話教案第 2 篇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樂曲的結構特點,理解并學唱整首歌曲。
2、 嘗試根據歌曲內容進行表演、游戲,體驗歌曲的幽默和詼諧感。
活動準備:
小老鼠、貓的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
活動過程:
一、 情境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帶小老鼠頭飾情境表演,引起幼兒學歌的興趣。
二、 教師引導學唱歌曲
1、 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2、 運用提問、做動作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3、 幼兒隨音樂念歌詞。
4、 幼兒學唱歌曲。
三、 運用情境表演學習后半部分樂曲并進行表演唱
1、 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創編動作。
(一老師扮演“貓”,配合表演)
2、 在表演中引出最后一句歌詞。
3、 完整演唱整段樂曲。
4、 邊演唱邊表演整首樂曲。
四、 以游戲形式鞏固歌曲
1、 請一老師扮演“貓”,幼兒扮演“小老鼠”,進行“貓捉老鼠”游戲。
2、 請一幼兒扮演“貓”進行游戲。
五、 結束活動
口語交際打電話教案第 3 篇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3.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4.遇到危險時,盡量保持冷靜,不慌不亂。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難點:具體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2.畫有警察和警車、醫生與救護車、消防隊員與消防車的圖片若干,電話或手機1部。
幼兒用書:《緊急電話》。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提問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電話):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電話打給爸爸媽媽好嗎?
請幼兒現場打電話給家里熟悉的人。
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么不一樣,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么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
3.游戲“怎么辦,做什么”。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么事,我們可以打什么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么?(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幼兒可多次更變角色游戲)
4.小結: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存在著危險,當我們遇到危險時,要學會自救,保護自己,當我們遇到危險時,要學會撥打相應的求救電話,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尋求別人的幫助,遇到危險時要盡量保持冷靜,不慌不亂,說明詳細情況,別人才能更好更快的幫助脫離危險。
活動反思:
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或互救能力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嘗試協同家長一起開展此活動,如讓幼兒事先記住家庭地址、家庭電話等,讓幼兒進行更加真實的嘗試。
口語交際打電話教案第 4 篇教材簡析:
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打電話”這個綜合應用就是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每個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并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操作、畫圖、模擬、推理等多種數學的方式探究事物隱含的規律,發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2、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合作交流,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統籌優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提高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4、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對比,感悟數學思維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學重點:經歷探究多種方案及發現最優方案的過程。
教學難點:發現并理解最省時方案的內在規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直接點題:老師直接板書課題——打電話
談話:同學們打過電話嗎?有沒有想過打電話中會有一些數學問題?如果沒想過,現在就想一想,可能會是怎樣的數學問題呢?
(讓學生略微思考一下,而后請兩三名同學回答。不管學生說什么,老師都要給予肯定。如果剛好有學生說到了接下來要研究的問題,老師順勢接上;如果沒人說到,老師就自己提出。)
2、提出問題:
1)如果老師打電話給一名同學需要1分鐘,那么老師打電話給2名同學需要幾分鐘?給3名同學呢?如果要打給1023名同學呢?
(學生受定勢思維的影響,大都會順勢答出要2分鐘、3分鐘和1023分鐘,這正是我們期望的結果。當然,對最后一個問題,也許會有人說的不是1023分鐘,沒關系,只要有人說出1000多分鐘,哪怕是說出幾百分鐘也沒關系。事實上,在一個群體中,一定會有人說是1023分鐘,老師也一定要讓那個同學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打給1023名同學,要1023分鐘,60分鐘等于1小時,1023除以60,大約等于17個小時,要差不多打整整一天的電話呀!有沒有想過時間會更少的可能?
(此處無需學生多想,稍事停頓即可。)
3)今天我們就來解決:如果老師打電話給一名同學需要1分鐘,要打給1023名同學,究竟最少要多長時間的問題。
二、探究方案
1、策略分析
啟發回顧:1023是個相對比較大的數據,我們解決問題時,面對一個比較大的數據,有沒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使問題變得簡單些呢?
(此處最多找2個同學回答,如果有學生答出可以“化繁為簡”或相近的意思,老師要好好表揚;如果沒有人答出,老師要自己點明并板書“化繁為簡”)
2、引導過渡
“化繁為簡”是解決問題時一種很好的策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簡到什么程度好呢?2個人、3個人,數據又太小,不足以顯示我們的聰明智慧,()課本上剛好有個問題,數據不大也不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此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養成或者說喚醒他們解決問題時“化繁為簡”的策略意識,千萬不要讓學生真的去說化簡到哪個數合適。)
3、出示課本上的問題情境
一個合唱隊有15人,暑假期間有一個緊急演出,老師需要盡快通知到每一個隊員。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請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
4、出示自主學習提綱
1)請為老師設計幾種不同的打電話方案。
(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與同學商量)。
2)小組交流,并根據用時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為什么有的方案用時較多,有的方案用時較少?
4)從用時最少的方案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5、學生或獨立思考、或討論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此處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老師巡視指導和參與討論等要以不打斷學生思緒為前提。時間約5到8分鐘或更長些)
三、分析方案
1、最費時的方案
1)引導交流
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時間最長需要多少分鐘?(15分鐘)如果要用15分鐘,電話具體是怎樣打得呢?
學生回答預案:
生1:老師打電話先通知一個學生,用了1分鐘;接著老師再打電話通知第二個學生,用了2分鐘;如此下去,打給第15個學生,一共用時15分鐘。
老師結合學生的表述,用圖式把剛才的方案表示出來。
(估計學生大都會先說出這種打電話的方案。老師肯定表揚后一定要再啟發出另外一種用時15分鐘的方案。)
生2:老師打電話先通知一個學生,用了1分鐘,老師就不打電話了。然后由第一個接到通知的學生打電話通知第二個學生,再由第二個接到通知的學生打電話通知第三個學生,如此下去,通知到最后一個學生,一共用時也是15分鐘。
老師結合學生的表述,也用圖式把這種方案表示出來。
2)比較方案
把兩種方案放在一起對比:
剛才兩種方案,用時都是15分鐘,如果你是老師,你會選擇哪種方案?
(估計有的學生會選擇A方案,也有的學生會選擇B方案。兩種方案并無好壞之分,只是處理問題的風格不同,老師適度點評引導即可,不必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非常突出不可。但此處問和不問,體現著課堂教學的兩種不同價值取向。)
3)拓展方案
同樣是15分鐘解決問題,難道打電話的方法僅此兩種嗎?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引導學生分析,如果把A方案和B方案結合起來或者說交叉起來使用,比如:老師打給一名同學,而后由這名同學分別打給其余的14名同學,或者老師分別打給2名同學,而后由第二個接到通知的同學再依次打給其余的13名同學等等,具體的打法可以有很多種。充分讓學生感知解決問題結果一致時,具體策略的多樣和豐富性。)
2、比較省時的方案。
1)引導交流
剛才有的小組說時間會有更少的可能,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樣設計打電話的方案的?
(此處讓學生盡可能地表述,老師要注意傾聽,從學生的發言中提取關鍵詞“分工或分組”等并板書。)
2)有序思考
既然同學們談到了“分工和分組”,那我們就按照順序,從最少的分組情況入手,分析分析時間是否真的少了?
①出示分2組的情況:
如果這樣分組,你準備讓兩個組長分別再通知幾名同學?
(此處學生可能會讓1號組長繼續依次通知6名同學,2號組長繼續依次通知7名同學。如果這樣,要引導學生明白,兩組是同時工作的,2號組長通知的人多一些,所以通知到后一個人要27=9分鐘。如果兩組人數對調一下,則剛好可以17=26=8分鐘同時結束。如果一開始學生就是讓1號組長繼續依次通知7名學生,2號組長繼續依次通知6名學生,也要引導學生明白,如果分組后人數調配不當,也會造成浪費時間的情況。)
②出示分3組的情況:
如果這樣分組,你準備讓三個組長分別再通知幾名同學?
(因為15-3=12,12÷3=4,所以學生容易想到的是讓每位組長再依次通知4名同學。如果是這樣,老師一定也要引導學生明白,此種方案并非時間較少的,最慢的的一組34=7分鐘。此處要引導學生學會調配每一組的人數,5、4、3是最佳選擇,這樣15=24=33=6,剛好在6分鐘之內同時結束。)
③出示分5組的情況:
如果這樣分組,你準備讓五個組長分別再通知幾名同學?
(因為15-5=10,10÷5=2,所以學生容易想到的是讓每位組長再依次通知2名同學。如果是這樣,老師同樣一定要引導學生明白,此種方案并非時間較少的,最慢的一組52=7分鐘。此處要引導學生學會調配每一組的人數,4、3、2、1、0是最佳選擇,這樣14=23=32=41=50=5,剛好在5分鐘之內同時結束。)
3)小結反思
分兩組時,最少用時有9分鐘可能;分三組時,最少用時有6分鐘的可能;分五組時,用時最少有5分鐘的可能。照這樣下去,請問是否分的組越多,用時就越少呢?
(此處讓同桌的同學稍事討論一下,時間不必過長,更不必再去動手分組檢驗。如果有學生回答:如果分成15組,每組1名同學,通知到最后一個人要15分鐘,顯然并非分的組越多,用時就越少。老師要好好表揚這種“極限思維”的方式。如果沒有人提到,老師不妨自己說出,引導學生感悟即可。其實,如果有學生順著分5組的情況往下想:假如分成6組,不管每組接下來如何調配人數,僅老師通知到第6位組長就要6分鐘了,顯然也并非分得組越多用時就越少,也是很好的思想。總之,無論怎樣,此處學生明白并非分的組越多用時就越少的道理還是比較容易的。)
3、最佳方案
1)提出問題
剛才分五組,用時最少是5分鐘,如果分6組,顯然時間又多了,難道5分鐘就是最少的時間嗎?有沒有時間再少的可能呢?誰發現了?請上臺展示展示。
(如果一開始自主學習的時候,有人研究出最少用時4分鐘,老師就不必再像上面一樣提問了,直接請4分鐘的發現者上臺展示就行了。如果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一個人知道,此時需要讓學生再靜靜地想一想,實在想不出,老師再點明。)
2)學生表述
請學生用圖式展示并用語言表達。
(估計讓學生用圖式表達,可能由于學生不清楚要用顏色或其他方式區分不同時段通知到的人而使整個圖式不十分清楚,有的學生上來也可能只畫圖而忘了解釋或者說解釋不清。老師要關注的是:圖畫不清楚沒關系,但一定要畫;解釋不清也沒關系,但是一定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反復多次地表達。老師要引導其他學生從發言學生的表述中提取關鍵詞“同時”并顯要板書。)
3)展示方案
(說明用正方形和圓表示老師和學生及用顏色 區分開的好處。)
4)引導填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