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6
這是數字編碼課后評價,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些多位數能夠起到編碼的作用,每個數位上的數字代表特定的意義。使學生了解身份證的一些常識及其中的科學性,初步掌握數字編碼方法。
2.能力目標:
了解利用編碼可以把很復雜的信息以很簡單的形式表示出來。
3.情感目標:
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并能進行交流。培養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合作交流學習的重要。使學生用積極的情感來學習數字。
二、教學重點:
交流。
三、教學準備:
請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5---10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以及身份證的有關常識。
四、教學過程:
(一)目標認同 培育興趣
(1)故事引入:(掛圖出示)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一個不法分子制做了一個假身份證,但當他拿著這個假身份證到銀行冒領別人巨款時,卻被一個普通營業員識破了。其實這個假身份證確實做得無可挑剔,完全可以以假亂真,可為什么被營業員看了一眼就識破了呢?
身份證號:330104720623102
生:
(1)(興奮地):我知道,他的最后一位是2,應該是個女的,可是這人是男的。
(2)對呀,身份證的號碼中的每一個數字,都有它的作用,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身份證編碼的規律,好嗎?
生:好!教師同時出示課題——數字與編碼
(二)自學探究、動力激發
1.你在班里的學號?
師:數字組成號碼,號碼代表一定的事物。
2.生活中還有哪些用數字表示信息的例子。
(1)小組交流。
(2)匯報。
3.出示:信封
問:上面的兩個郵編分別表示什么?
師:今天這節課研究生活中的數字。我們先來研究身份證號碼。
1.誰知道自己或父母的身份證號碼?
2.每個數字表示的意思你知道嗎?
3.出示(講解)
地 址 碼 出生日期碼 順序碼 校碼
11 01 01 1995 10 01 001 X
(1)介紹羅馬數字:I V X
1 5 10
(2)問:15位號碼看哪位確定性別?(最后一位)
18位號碼看哪位確定性別?(第17位)
4.協同互補、發展思維
(1)好,哪個組先來向大家匯報?
生1:我們組知道身份證的最前面六位你住在什么地方,中間的六位表示你的出生年月日,后面表示什么我們不知道。
生2:我們組和他們不一樣!身份證的前兩位表示省,第三位和第四位表示市,第五位和第六位表示區,中間的六位和剛才那組一樣表示出生的年月日,最后的數學表示你出的順序。
生3:我們也有補充,我們還知道身份證號碼有15位和18位兩種。15位的是老身份證,18位的是新的身份證。
師:哦,那你們能分出黑板上的'這些身份證是老身份證,哪些是新的身份證嗎?
生4:330103720412202、341223630824102、330105680523001
330105641123102這些都是老身份證,因為他們都只有15位,
330102197511121023是新的身份證,因為他有18位。
生5:那我有一個問題,那么中間的六位在宋老師的新身份證上那不是變成了197511,這是什么年月日呀?
生6:我知道,老的身份證是中間6位,新的身份證變成中間8位了,也就是說宋老師是1975年11月12日出生的。
生7:我好像知道身份證最后的數字是表示街道的號碼。
生8:最后的數字表示的是派出所的號子!
生9:我們還有!身份證的最后一位是單數就是男的如果是雙數,那就是女的。
(大多數學生表示贊同)有一人急急舉手;那宋老師是女的,她的身份證的最后一位不是單數嗎?
生10:(得意地)我知道,在新的身份證的最后一位不是辨別性別的,而是私人的密碼。
生11:新身份證的最后一位也有不是數字的,像我的舅舅的身份證的最后一位是*。
(2)看來,同學們有些信息相對比較統一,像前六位表示省市區,而有些信息就比較模糊,或者說同學們還不明白,是嗎?那把我們大家的信息一起來整整一下,好嗎?
(3)師生共同整理并板書:(教師穿插出現自己調查所得的資料)
前兩個數字表示省份。(如33代表浙江省,34表示安徽省)
第3、4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城市。(如01表示杭州市)
第5、6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縣(區)。(如02表示上城區,03表示下城區,04表示江干區,05表示拱墅區,06表示西湖區、07表示濱江區等)
第7、12位上的數字表示某人的出生年、月、日。
隨機提問:那么18位的身份證呢?(7、14):7月用07表示而不用7呢?
年、月、日后面的3個數字表示居住地所在的派出所給你設置的編號。一般每個派出所都有固定的50個號碼,按當天人口的出生順序進行編號。
派出所給你設置的編號的尾數表示某人的性別。(單數表示男性,雙數表示女性。)
新身份證的最后一個數字是根據前17個數字按一定的公式自動生成的,叫做校密碼,是電腦用來識別身份證的真偽的。
(4)小結:同學們真能干,幾乎都已經搞清了身份證上編碼的意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重溫(重點是派出所編號和校密碼)
(5)那通過我們的信息平臺交流后,你能不能確切地說剛才故事中的營業員怎樣分辨的?
生:他是老身份證,最后一位表示性別,他用了雙數,所以被識破了。
(6)剛才同學們知道了新老身份證號碼有15位和18位之分。
那這15位和18位中增加的三個數字在什么位置?
生1:出生年月日和校密碼。
那出生年月日為什么要增加?
生1:現在是二十一世紀,那么1歲和100歲的人有可能重號,也就是六位不夠用。
生2:防止偽造。
那為什么以前不會不夠用呢?
生1:以以前信息不靈通,重復了也不知道。
生2:以前沒有身份證。
生3:現在長壽的人多了。
那你們主認為以后要不要統一?
(7)總結:真不錯,通過我們的思考與討論,了解了身份證的不少知識。
那你們知道身份主有哪些用處嗎?
生:到銀行取錢、坐飛機、出國、貸款等,身份證代表的是個人信息,一定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不要隨便借給他人使用。當然我們今天課上所研究的身份證號碼也要注意保密啊!
身份證號碼要表達的意思用文字能表達嗎?既然可以,為什么還要用數碼來表示?
生:用數字能簡潔明了的表示一大串信息,而且不會混淆這就是數字的妙用。
(三)練習反饋 展示潛能
請自由組合(可以二人,也可以是四人小組向同學或老師了解一個真實的身份證號碼,說說你能從號碼中得知哪些信息,看看說得對不對)請二位同學匯報。
想一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身份證,你長大后身份證號碼可能是多少?(編寫后在組內交流)請二位同學說說哪些數字編碼是肯定的?
反思總結、心理發展
(1)了解身份證編碼的知識,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嗎?
生:郵政編碼,銀行帳號、電話號碼、車輛號碼、商品編碼、學號、報刊雜志的刊號等等。
(2)小結:對,數字編碼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編碼有許多學問,用到許多數學知識。
(3)如果給你們一個挑戰,讓你自己來設計編碼,能行嗎?
生(興奮地):行!
你們真是敢于接受挑戰的孩子!
出示:我校四年級有2個班,要想給每班每個學生都編一個號碼,從中可以看出是四年級哪個班的同學,至少需幾位數,怎樣編。
同桌討論,匯報編號情況,匯報:
生1:我認為要用5位,前三位表示401,402兩個班,后兩位表示學號。
生2:我認為只需三位,1表示1 班,2表示2班,后面表示學號,反正已經知道是四年級了。
那從107、210、128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107是401班7號,210是402班10號,128是401班28號。
如果還想從編號中看出是男生、女生,該怎樣編?
生:后面再添上1表示女生,2表示男生。
一、教學內容
這是一節“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課。目的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并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字進行編碼。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了解一個“編碼”中某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猜測去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
3、讓學生經歷設計編碼的過程,體會在信息化、數字化時代下數字在表達、交流和傳遞信息中的作用,初步學會用數字進行編碼。
三、編排特點
1、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
生活中用到數字編碼的事例很多,教材選取了學生身邊最常見的車牌號、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作為素材,便于教師在孩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
2、素材的呈現給學生留足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間
以郵政編碼的解讀作為重點,全面給出了六個數字背后所蘊含的信息,而身份證號碼通過兩名學生對話的方式給出了其中表示出生日期的信息,其余的讓學生自己調查了解。最后就安排了讓學生自己嘗試編碼的活動。這樣的編排方式無疑給學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時間和空間。
四、具體編排
1、研究生活中常見的數字編碼,初步體會編碼的思想和方法
(1)教材首先呈現了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等生活中常見的數字編碼的事例。
(2)以郵政編碼為例,讓學生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和含義,初步體會編碼的方法。
(3)身份證號碼只通過兩個學生的對話,截取“出生日期碼”和“倒數第2位表示性別”作為引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猜測等探索身份證號碼中蘊含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編碼的含義。
2、自主編碼
(1)讓學生給學校的每名學生編一個學號,目的是通過這個實踐活動來運用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進行編碼,加深對數字編碼思想的.理解。
五、教學建議
1、恰當把握教學要求
原來這一內容作為“數學廣角”安排在五上年級,現在移到三上年級,作為實踐與綜合的內容,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恰當把握教學要求。如身份證號碼,不要求學生掌握每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及編排方法,不易理解的(如校驗碼)讓學生知道就可以了;也不要求學生完全掌握編碼的方法和規則。重點是體會編碼的合理性、便利性、有效性、統一性,應給予親身體會、經歷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2、教學過程須強調探索、體驗和交流
“實踐與綜合”本質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活動,可以按照解決問題的程序分以下四個階段展開:
①進入問題情境;
②實踐體驗;
③解決問題;
④表達和交流。
如身份證號碼的探索活動,可以讓學生先自己探索其中蘊含的信息,與課前準備的幾個身份證號碼進行比較,發現其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通過小組交流,說一說身份證號碼中發現的一些信息以及它們的含義,教師在巡視中給予適當的提示和幫助。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介紹從中了解到的信息。大多數學生會發現出生日期的信息,個別學生可能還能發現同一個省市的身份證的前幾位數字都相同,等等。最后,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再適當補充,介紹身份證號碼的結構及蘊含的其他信息。
3、注意課內外結合
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運用十分廣泛,一節課能涉獵的東西非常有限,可以采取課內外相結合的形式,布置一些“長作業”,讓學生圍繞“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數字編碼”,繼續收集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火車的車次、飛機的航班號以及商品的型號、圖書館藏書的書號等。這些“長作業”,可以延續幾天、幾周或幾個月去完成,鼓勵學生用數學日記、數學小報的形式加以展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體會數學應用的廣泛性。需要注意的是,“長作業”是實踐與綜合在課外的自然延伸,不能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要適度和適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字進行編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初步學習數字編碼的簡單辦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學號是多少?老師點名時,如果不叫名字怎么來區分班上的學生呢?
揭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二、探索新知
1、教師:同學們郵寄過信或收過信嗎?(拿出已經寫好封面的信封)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同桌相互說說,然后得出:每個信封上都有兩個郵政編碼。
教師:信封左上角那排數字代表什么?(收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教師:那么右下角那排數字代表什么呢?(寄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2、課件出示郵政人員介紹郵政編碼作用的信息。
郵政編碼是我國的郵政代碼,機器能根據郵政編碼對信件進行分類,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信件郵遞的速度。
3、教師:你想知道這些郵政編碼是怎么樣編排的嗎?
(1)師生共同學習教材第77頁的郵編448268是怎樣編排的。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郵政編碼是如何編排的,對有疑問的地方,教師適時解答。
(2)學生介紹自己了解到的本地的郵政編碼。我們學校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它們是怎樣組成的?
4、數字編碼——身份證號碼。
(1)課件出示一張身份證,讓學生觀察并說說發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可能說出:身份證上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發放日期和有效期、編號。
(2)學生自學教材第77頁關于身份證號碼的內容。
教師:從身份證號碼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學生說說。
5、數字編碼——學號。
教師:我們來給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
(1)請你討論一下學號中應該包括哪些信息?
學生討論后,匯報。匯報時可能說出:年級、班級、性別、入學年份等。
(2)根據以上內容來設計編碼的方法。
(3)分組活動,共同探討如何編號。
(4)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示本組同學設計的學號的編排方法。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出每個數字在編碼中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你還知道哪些郵政編碼?它們是怎么組成的?和同學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編碼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內容 :教材第77、78頁。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身份證號碼中蘊含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交流等活動初步了解身份證編碼中蘊含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并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數字編碼思想的理解。
3、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領悟與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身份證編碼的規律,初步學會編碼。
教學難點: 如何科學合理的編碼。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同學們,從圖中你發現什么信息?
你知道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中的數字或字母表示的含義嗎?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共同上一節有關數字編碼的數學課,我很高興,相信你們也很感興趣。
二、了解編碼信息,體會作用
(一)閱讀交流,了解郵政編碼的信息
同學們郵寄過信或收到過信嗎?出示信封,仔細觀察,你發現什么?信封左上角那排數是什么?(郵政編碼)
誰知道郵政編碼的作用是什么?
(郵政編碼是我國的郵政代碼。機器能根據郵政編碼對信件進行分揀,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信件傳遞的速度。)
你想知道這些郵政編碼是怎樣編排的嗎?(課件出示第77頁)
讀一讀,說一說知道了什么?
郵政編碼由六位數組成。
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
前三位數字表示郵區
前四位數字表示縣(市)
最后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
師:請同學們說說我們學校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它們是怎樣組成的?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擴展:郵政編碼是現代分揀信件的一種措施,你們知道我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它的嗎?我們來看一個小歷史。(課件出示)
(二)聯系實際,了解身份證編碼的信息
1、(課件出示:330326200511061131),誰來讀一讀身份證號碼?
問:關于身份證號碼,你都知道些什么?
師:請把你們搜集的身份證號碼拿出來,放在小組中集體去觀察、比較,看看號碼中藏著哪些秘密,從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小組匯報,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1)地址碼。
匯報的信息不具體、不全面,教師引導得出。
(2)生日碼。
看到生日,你還能知道年齡。
(3)順序碼
順序碼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順序。第17位單數表示男性,雙數表示女性。
(4)校驗碼
校驗碼是電腦根據前17位數字按一定公式自動生成的,是電腦識別身份證真假的。
2、(課件出示)這幾個身份證號碼中,你還發現了什么?
現行的第二代身份證號碼由18位數字組成,前6位數字是地址碼,7-14位是生日碼,15-17位是順序碼,第18位是校驗碼。像這樣把一些數字或字母按一定標準排列,就叫數字編碼。(板書課題)以前我們學習了用數表示數量和順序,這節課我們還知道了數還可以用來編碼。
我們的生活已經步入數字時代,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數字編碼?(課件出示)
小結:數字編碼在各行各業中都得到廣泛應用。
三、嘗試編碼,體會基本方法
運用數字或符號來描述事物可以更簡潔準確。現在請同學們試試看,給自己編一個學號,可以看到這個號碼不用知道名字就能找到這個人。首先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號碼中要包含哪些信息?
1、 說說你們有什么想法?
組織交流匯報,集體討論得出結果。編入入學時間、班級序號、班級學號和性別等。
按什么順序編排比較合理呢?(按入學時間、班級序號、班級學號和性別的順序。)
2、試編,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學生給自己編號碼,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交流匯報,給予編碼正確的學生以表揚和鼓勵。
小結:數字編碼真是又方便又快捷。
三、課堂作業。
“小馬虎”在課前收集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但是不記得這四個號碼分別是誰的了,你能幫幫他嗎?
440306197012210412
440306194506073311
440306194401010240
440306197209280161
四、總結提升。
師:同學們,未來社會將更是一個數字信息時代,還有許多數字編碼有待我們去發現,等著我們去設計,希望同學們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課后,到生活中選擇一種感興趣的數字編碼,調查了解編碼的含義。
《數字編碼》評課稿
董學習
《數字編碼》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后面 “綜合與實踐”活動課。它是指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本節課學習數字編碼的知識,是在學生一年級學習過的《生活中的數》的基礎上完成的。本節課的重點是了解身份證等號碼的含義,體會數字編碼的特點;難點是通過了解編碼的意義,學會用數字進行編碼。
聽了鄭老師的這堂課,我感覺到本課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拉近了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主動,學有所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敘述如下:
1、本課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構建教學內容,發揮了信息技術不可替代的優勢,有效運用了課前、課中和課后多種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闊空間。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到了許多與編碼有關的知識,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2、讓學生深刻感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并學會用數學去解
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的整體性。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人
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教學新理念。
3、在本節課中,鄭老師通過恰當的提問、啟發性的講授,積極引導學生
探索新知。通過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學生搜集的身份證號碼相比較,從而得出
身份證號碼是有18位數字組成的,其中前6位是地址碼, 7-14位表示個人出
生年月日, 15-17位表示順序碼,第18位表示校驗碼,倒數第2位表示男單女雙,老師能抓住本課的重點認真講解,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已有的知識水平,
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數字編碼的方法。
4、教師角色的轉換也得到落實,如課前讓學生上收集信息,課中讓學生交流收集來的信息,讓學生自己設計編碼等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只是適當的引導和點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我覺得 “了解數字編碼的方法”這一目標體現不夠。如編學號前,讓學生弄清編學好碼要體現一些要素班級、性別、號碼等。讓學生動手編號碼。這樣的處理、目標的達成比較到位。
5、練習設計靈活、貼近生活。知識學會了就要靈活運用,在生活中,門牌號碼,物體標簽,電話號碼,產品條形碼,車牌號碼等等都與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有關,鄭老師設計了給自己編學號,分辨小馬虎收集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身份證,不同類型的練習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比較靈活,貼近生活。不僅讓學生運用到了所有的知識,而且也體會到數學來源與生活,更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樂趣。
鄭老師上的這一堂課,重要是讓學生了解身份證編碼的常識,知道編碼的含義,初步掌握編碼的方法等。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接洽,從而培育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一節生活味很濃的課程,整節課處處蘊涵著鄭老師的課堂教學智慧,聽后讓我回味無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