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2
這是比例尺教學點評,是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板書設計:
比例尺
?。?)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教學過程:
?。ò▽б抡n、依標導學、異步訓練、作業(yè)設計等)
一、生活原型再現(xiàn)
師:(出示孫楠同學的照片)你們認識他嗎?他是誰?
生:孫楠。
師:怎么可能呢?照片上的人這么小,怎么會是他呢?
生:是縮小了……
師:如果孫楠的眼睛不縮小,鼻子和嘴巴縮小了,那會怎么樣?
生:不像他了,像丑八怪……
師:那怎樣才能像他呢?
生:都要縮小。
師:一起縮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縮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縮小10倍,像他嗎?
生:不像,要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
二、創(chuàng)設情境,以疑激思
同學們都喜歡足球,踢足球要講究戰(zhàn)術,要研究戰(zhàn)術需要設計足球場的平面圖,下面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出足球場的平面圖。
出示:足球場:長 95米,寬60米。 學生作圖。
三、 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過學生討論,引出學習要求。
?。?)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畫出足球場的平面圖;
(3)寫上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4)分別寫出圖上長、寬與實際長、寬的比,并化簡。
根據(jù)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貼在黑板上。
2、學生小組學習。
3、學生匯報設計思路。
生1:我是把實際的長和寬都縮小1000倍,圖上的長就是9.5厘米,寬就是6厘米,這樣的'長方形圖就是足球場的平面圖。……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 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 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4、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1:500的比例尺,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500;
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倍;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1:500;
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5米,
介紹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讓學生掌握兩種比例尺各自的特點。
四、加深理解,拓展應用。
(1)在咱學校校園的平面圖上,用15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長度60米,你能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嗎?
?。?)辨析:比例尺是一把尺嗎?
?。?)比例尺一般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地圖上或平面圖上)
?。?)出示山東省主要城市位置圖。
師:在這張地圖上,你去過什么地方?
師:今年暑假老師準備去泰安登泰山,你能幫老師算一算煙臺到泰安有多遠嗎?需要什么條件?
生:比例尺。出示比例尺 1∶8000000
生:圖上距離。
師:給你一把尺子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嘗試解決。
交流:
生1:在這幅地圖上,我用尺子量得煙臺到泰安的距離是5.5 厘米,根據(jù)比例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80千米,5.5×80=440千米。
生2:根據(jù)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可以用
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千米
生3:根據(jù)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8000000,也可以用
5.5÷1/8000000=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米
生4:老師,也可以用方程來解。
解:設煙臺到泰安的距離是x厘米。
1:8000000=5.5:x
x=44000000
44000000厘米=440千米
師:那老師如果乘坐每小時100千米的汽車,幾小時就能到達?
生:4.4小時
師:可是老師以前去過泰安,是需要8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的,這是為什么呢?
一時,學生都皺起了眉頭陷入了沉思,經(jīng)過片刻的等待,終于有孩子舉起了手:“老師,我們量出的圖上距離是直線的,而實際的路線不可能是直的,汽車要走許多許多彎路的。”
忽有一學生喊到:“老師,如果我們通過飛機來計算,那肯定是準確的,因為飛機可是走直線的吧!”……
五、反思體驗 拓展完善
1、學生談自己的收獲,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2、你還想知道什么?
六、作業(yè)設計
自主練習:2、3
教學后記:
(包括達標情況、教學得失、改進措施等)
上完課,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經(jīng)歷了實踐與理論的深思與探索,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上學習數(shù)學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只有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才感到親切,學得主動。通過課前展示學生的照片,學生對照片上的人是按倍數(shù)縮小了這種生活常識有了深刻的體驗,再讓學生來畫足球場的平面圖,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
?。?)讓學生經(jīng)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只有體驗過,理解才會深刻。讓學生在畫足球場的交流互動中,體驗探究比例尺的產(chǎn)生過程,理解比例尺產(chǎn)生的必要性。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理解是多方位的,個性化的。有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才有了后面解決問題的個性化的表達。
(3)讓學生密切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
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實際。本節(jié)課從讓學生設計足球場平面圖,到讓學生計算老師到泰安的實際距離及需要的時間,“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理念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在教學比例尺的過程中,針對課本上出現(xiàn)的兩種問題,一類是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另一類是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學生很容易混淆。
第一個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問題,用方程解答,在解設未知數(shù)的時候,教材上出現(xiàn)的方法是在設未知數(shù)的時候,單位上就出現(xiàn)了不同,以至于學生不知道如何區(qū)分,什么時候該怎么設。
第二個就是方法的選擇上,其實在這一塊知識上,利用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倍比關系,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讓學生理解這種方法的原理很重要,從學生的課堂和課后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其實并沒有從根本上理解這種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一樣的畫葫蘆罷了。
根據(jù)學生的這一情況,今天又對比例尺的內(nèi)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實關鍵還是在于學生沒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500000這是在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統(tǒng)一的時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進行解答的時候,如何進行解設只要抓住一個要點:對應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這樣就不用去顧及怎么設,只要抓住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設都是可以解答的。
對于第二個問題,倍比關系的理解,實際還是對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夠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500000,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000倍,圖上的1厘米實際是5千米,這就是線段比例尺,在有些問題中利用線段比例尺還會給計算帶來方便。
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之后,針對學生的情況,及時地給學生適當?shù)倪M行歸納整理,會加強學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計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二)能力訓練點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②在實際應用中感受數(shù)學、親近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③辯證唯物主義的初步滲透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應用。
教學難點 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設置教學情境,感受比例尺
(一)畫畫比比
1、 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前的這塊黑板同學們熟悉嗎?
請你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和寬。
2、 丈量黑板的長和寬:(板書:黑板實際長3.5米,寬1.5米)
3、 畫黑板:你能照樣子把黑板畫在本子上嗎?(師巡視)
4、 質(zhì)疑:這么大的黑板,為什么能畫在這么小的一張紙上呢?(長和寬按一定的比例縮小了。)
[評析:“照樣子畫黑板”是同學們美術課上再熟悉不過的舉動,但以此為本節(jié)課的開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比例尺,實為教者的匠心之筆!]
5、挑兩個黑板圖(一個畫得不像一個畫得較像)出示:
a) 評價:①誰畫得更像一點?
②分析圖A畫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一樣。)
b) 師生合作,算一下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屏幕顯示)
圖上長7厘米,長縮?。?50÷7=50 圖上長5厘米,長縮?。?50÷5=70
寬1.5厘米,寬縮小:150÷1.5=100 寬2.5厘米,寬縮小:150÷2.5=60
c) 點撥:從上面計算結(jié)果來看圖A長和寬縮小的比例差距較大(即比例失調(diào)),所以看上去畫得不像;而圖B長和寬縮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畫得較像。
[評析: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分析畫得“像與不像”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比例尺的興趣。]
(二)再畫再比
1、想一想怎樣畫得更像?(長和寬縮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課件展示準確的平面圖:
3、請你幫老師算算長和寬分別縮小多少倍?
圖上長3.5厘米縮?。?50÷3.5=100 寬1.5厘米縮?。?50÷1.5=100
4、小結(jié):當長和寬縮小的倍數(shù)相同時,黑板的平面圖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見,為了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畫圖時必須要有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比例尺。(板書:比例尺)
[評析:從畫黑板——提出問題到“比比誰畫得像”——分析問題再到“如何畫得更像”——解決問題。教者均是置學生于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意義,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生活性。]
二、結(jié)合實際,理解比例尺
(一)說一說
①講授:課件中的長方形是按縮小100倍來畫的,我們就說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
②誰來說說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百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百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等等)。
③圖A、圖B長和寬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小結(jié):一幅圖一般只有一個比例尺,當長和寬的比例尺不一樣時,所畫黑板就會失真。
④用自己話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
小結(jié):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寫成前項是1的比。
(二)算一算
①下圖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圖(屏幕同時顯示),新華五村菜場距我校直線距離約300米,可在這幅圖上只畫了3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jié)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②從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
板書: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厘米等等。
[評析:比例尺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知識點,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比例尺意義時,運用實例讓學生“說一說”、“算一算”,口腦并用,從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實際含義,為下面多種角度計算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打下知識準備。]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比例尺
(一)求圖上距離
1、還是在這幅圖上,現(xiàn)在要標上區(qū)委,估計一下我校離區(qū)委直線距離有多遠?(400米)你看在這幅圖上要畫多長?
①獨立思考,試試看,如感覺有困難小組內(nèi)小聲討論。
②評講:你是怎么想的?還可以怎么算?你覺得要注意些什么?
方法一:400米=40000厘米 方法二:400米=40000厘米
40000÷10000=4(厘米) 40000×1/10000=4(厘米)
方法三:10000厘米=100米 方法四:用比例解(略)等等
400 ÷100=4(厘米)
小結(jié):求圖上距離可以用乘法計算,也可以用除法計算,關鍵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樣。
③如何畫?自己畫畫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常規(guī)去畫,注意方向。)
[評析:“怎樣計算圖距和實距?”教者一改以往根據(jù)比例尺計算方法去死套公式(圖距=實距×比例尺;實距=圖距÷比例尺)的做法,也一改教材中“煩瑣”的比例解法,而是借助于學生對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不把知識點“講死”,讓學生靈活的選擇解決方法,很好的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理念——以人為本,即讓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shù)學,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2、練一練:
區(qū)委東北是我區(qū)鬧市區(qū)——十村,已知區(qū)委和十村實際距離是2.5千米,在這圖上應畫多長?如何畫?自己畫畫看。(課件演示)
3、畫一畫:
①請準確地畫出教室前黑板的平面圖。(怎樣畫才算準確?)
②評講:你是如何畫的?方法一:自己定一個比例尺算出圖上長和寬然后畫;方法二:在原有圖上以長的比例尺為比例畫出寬;方法三:在原有圖上以寬的比例尺為比例畫出長。
(二)求實際距離
1、 西廠門在區(qū)委的東南面,(課件演示)量得圖上距離是9厘米,如何算實際距離?有幾種算法?
①獨立思考;②合作交流;③講評算理。(略)
2、練習:南鋼賓館在區(qū)委西南(課件演示)量得圖上距離是18厘米,如何算實際距離?
[評析: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大廠區(qū)各地名,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畫“地圖”聯(lián)系實際應用比例尺意義計算圖距和實距,使學生對數(shù)學倍感親切,感覺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突出的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生活性。]
(三)新課延伸
1、 南京距大廠40千米,畫在這幅圖上要畫多少厘米?
①獨立列式計算(400厘米)。
②要畫400厘米,你有何感覺?(太長畫不下)
③畫不下怎么辦?(調(diào)整比例尺)
④說說你的調(diào)整方案?
[評析: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矛盾沖突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達到使學生跳出大廠看“比例”的目的。]
2、請拿出標有南京上海的地圖,找出比例尺并說說意義。
①同座位間合作算出實際距離。
②一輛汽車從南京早上9﹕00從南京出發(fā)趕往上海,要趕下午2﹕00的飛機,如果車速是每小時80千米,問能否趕及?為什么?
2、五一長假是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請同學們采訪一下聽課的老師,最向往哪個大城市,然后根據(jù)地圖幫老師算出實際距離,再告訴被采訪的老師。
[評析:很有創(chuàng)意!采訪老師,就地取材增加課的參與度;學生下位采訪,體現(xiàn)課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得到了再延伸!]
四、課堂總結(jié),回顧比例尺(略)
[總評:本節(jié)課循著一根知識主線——比例尺的意義與應用,引入新知別出心裁,探究新知有章有法,練習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同時循著一根能力主線——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無論是哪個環(huán)節(jié)的例子都來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究與合作討論相結(jié)合。同時多次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嚴禁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使學生學的輕松,學有成效。]
[教學案例]
教學內(nèi)容:省編義務教材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比例尺》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反思、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3.使學生能應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4整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課題
1.拍照。
?。?)師:同學們都拍過了照片,比較一下,照片中的你與實際的你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想一想:這么大的一個人怎么會印到一張這么小的照片上的呢?
2.的確,生活中有時要把實際的大小縮小若干倍或擴大若干倍以后再畫到紙上。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3.這是幾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時,一位售樓先生給我推薦了兩套住房,可是他只給看了一下圖紙,我買房的標準是想要面積大一些,我想請同學們幫幫我這個忙,好嗎?
師:看來同學們的意見不統(tǒng)一了,目前還不能幫老師確定到底購買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圖與實際的房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意義
1.小小設計師規(guī)劃操場
?。?)師:以前我們在學習測量時同學們已經(jīng)動手測量出我們教室地面長8米,寬6米。好,同學們,現(xiàn)在老師就請你們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將教室占地的平面圖畫在老師發(fā)給的白紙上。”有信心當好這個設計師嗎?
(2)師:好!一起來讀一下學習要求。
2.要求:
確定圖上的長和寬;
個人獨立作出平面圖;
寫出圖上的長、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并化簡。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長
寬
完成后4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
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4、匯報。(投影展示)
師:咱們先請這幾位小設計師說說自己是怎樣設計的。
(學生匯報設計思路)
師:請這幅圖的設計師說一說你是怎們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
圖上的長和實際長的比是多少?
圖上的寬和實際寬的比是多少?
……
?。ǜ鶕?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
**師:有沒有化簡后的比是不一樣的?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設計的嗎?
?。ㄎ抑雷约旱漠嫹ㄥe了,我是隨便畫了一個長方形,這不是教室的平面圖。)
5、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師:看了你們的杰作,老師知道大家非常聰明?。ㄖ钢鴪D上距離)這些都是在圖上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圖上距離。(指著實際距離)這些都是實際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實際距離。這兩個距離是以什么形式出現(xiàn)的?
(比的形式,圖上距離作為比的前項,實際距離作為比的后項)
師:那么最后算得的就是什么?
師:我們賦予它一個新的名稱,就叫做——比例尺。
提問:比例尺是尺嗎?那它是什么?是誰與誰的比
師:現(xiàn)在你知道比例尺是誰與誰的比?怎么求呢?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還可以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師:比例尺1:300是什么意思?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