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3
這是同級混合運算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計內容: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課時:1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CCTV業余歌手大獎賽正在緊張激烈地進行,比賽分唱歌(滿分9分)、綜合素質(滿分1分)兩項,5號選手的專業得分8.55分、綜合素質得分0.88分,總分:9.43分;9號選手專業得分8.65分,綜合素質得分0.40分。我們來看一看誰的表現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學情景圖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口述,師板書
2、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生1:誰的表現好?
生2:9號選手的總分是多少?
生3:誰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師: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數學問題列算式并解答。
4、學生嘗試自己列式計算。
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5、學生匯報
8.65+0.40=9.05(分) 9號選手的得分
9.43-9.05=0.38(分) 5號選手比9號選手高的分數
師問:除了這樣分開列式,還可以怎樣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號選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揭示課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5、引導學生結合練習,交流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引導學生說出: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一樣。
三、拓展訓練
2.35+4.28+0.65 7.66-3.54-1.46
說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嗎?
四、小結
教師: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小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教材通過歌手大賽的情景,提出了誰的總分高?高多少?的問題,隨后呈現了兩種常見的計算方法,一種是分步列式計算,另一種是綜合列式計算。從而導出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問題。由于學生已經具有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經驗,因此,根據原有的經驗推導得出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很容易。在基本練習中,學生能很快說出運算順序,練習的難點在于計算的熟練和認真細致。
在拓展練習中,學生對于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簡便算法不是太熟練,對于利用減法的性質解題的過程更是不如意料中的順暢。
總體來說,基礎知識的落實比較到位,但所花時間過多,從小數分步運算到小數混合運算的過渡浪費的時間較多,而對于學生掌握情況不太好的小數混合運算的簡便運算所花時間不夠,難點沒有突破。
第二教
課題:歌手大賽
內容: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課時:1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口算
36+54= 74-26=
3.6+5.4= 7.4-2.6=
2、 遞等式計算
36+18+64 125-27-73
二、創設問題情境
CCTV業余歌手大獎賽正在緊張激烈地進行,比賽分唱歌(滿分9分)、綜合素質(滿分1分)兩項,5號選手的專業得分8.55分、綜合素質得分0.88分,總分:9.43分;9號選手專業得分8.65分,綜合素質得分0.40分。我們來看一看誰的表現更好一些?
三、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學情景圖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口述,師板書
2、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生1:誰的表現好?
生2:9號選手的總分是多少?
生3:誰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師:不計算,你知道誰的得分高?
生4:5號選手的得分高?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我是通過估算的方法知道的
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解決5號選手比9號選手的總分高多少?這個數學問題嗎?
4、學生嘗試自己列式計算。
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5、學生匯報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號選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師:這道算式里各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師:還可以怎么列式?
9.43-8.65-0.40
=0.78-0.40
=0.38(分)
答:5號選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減法的性質的運用)
(揭示課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5、引導學生結合練習,交流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引導學生說出: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一樣。
四、拓展訓練
2.35+4.28+0.65 7.66-3.54-1.46
說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嗎?
比較兩種計算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更加簡便?
小數的混合運算的簡便算法要注意什么?
五、小結
教師: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小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有哪些異同?
教學反思:第二教的重點在于比較整數混合運算和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課前的基礎練習中就已經得到了鋪墊。第一個教學環節中,直接采用估算的方式得出5號選手的得分高,節省了時間,為導出學生列出綜合算式奠定了基礎。我接著提問:你能用一道算式解決5號選手比9號選手的總分高多少?這個數學問題嗎?,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揭示課題,自然而然引入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第三個環節中增加了小數混合運算的簡便運算和整數混合運算的簡便運算的比較,是學生更易于理解。
第二教相較于第一教,教學過程各個環節更加緊密,過程更加順暢。教學時間合理,教學重難點也得到了突破。但是基于學生計算訓練及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簡便算法的熟練程度,學生的檢測效果與預期出現了一些偏差,這也是我今后的教學所要著力突破的難點。
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課程標準(20xx版)》指出:過去教育界說得比較多的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年來增加了提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是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考慮的。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別人提出的問題固然重要,但是能夠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的問題更加重要。因為創新往往始于問題。
引導學生從情境圖中發現信息、篩選有用信息
生1:這是在觀看環城自行車賽
生2:比賽總共進行了5天,26日第1賽段,行程39.5千米,
生3:總里程是483.4千米
生4:已經進行了2天比賽
引導學生從信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生1:第一賽段和第二賽段運動員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生2:第二賽段比第一賽段多行多少千米?
(以上兩個問題都是淺層的一步小數加減問題)
生3:今天第2賽段結束,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課本中呈現的問題,兩步小數加減問題)
生4:第3賽段結束,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在課本提問的基礎上,進行變式提問)
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在解決問題的探究中,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創新意識的一種培養,在別人已經找到一種解決方法時某位同學如果還能找到另一種方法,就更加有利于發展創新意識。
方法一:165+80.7+99.4(直接求出余下3天未完成的路程)
方法二:483.4-(39.5+98.8)
方法三:483.4-39.5-98.8
(第二、三種方法是滲透轉換思想,采取間接求:用總路程減去前兩天行的路程,這種思想方法的培養,對今后解決求多邊形陰影部分面積很有幫助)
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前滲透減法的性質
方法二:483.4-(39.5+98.8)
方法三:483.4-39.5-98.8
483.4-(39.5+98.8)=483.4-39.5-98.8模型:a-(b+c)=a-b-c
對比方法二和方法三,可以看出這符合減法的性質,適時對知識進行正遷移,讓學生發現整數的運算定律也可以擴展到小數計算中。
四、存在的問題
過于關注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導致后面學生練習時間相對少了。所以在后面需安排一課時進行練習。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能夠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法混合運算。
2、 在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在計算。
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導入: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二、新課
1、 創設情景解決問題。
(1) 環城自行車賽段資料如下表。
(2) 今天第2賽段的比賽已經結束了,要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2、 小組合作要求:
(1) 先確定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2)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 說說解答時你都用到了什么舊知識。
3、 匯報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
(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
(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決問題:
(1)根據下圖,請你說說肖紅跳過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教學目標:
(1)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針對題目選擇合理正確的方法計算。
(2)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習慣。
(3)培養學生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嗎?你們喜歡看什么體育比賽項目?哪你們喜歡看自行車比賽嗎?今天,老師就會同學們一起去看自行車越野比賽好不好?
二、新課
1、課件顯示自行車越野賽的開幕式圖片
師:這就是自行車越野比賽的現場,緊張激烈的自行車越野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在觀看比賽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自行車越野賽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體育比賽項目。
2、課件出示自行車越野賽資料一覽表
師:你能看懂這張表嗎?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知道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真聰明,說的真好,同學們,今天是幾月幾日呀?到昨天為止環城自行車越野賽已經進行幾個賽段了?(兩個)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兩天的比賽情況。第一個賽段,自行車運動員騎了多少千米?第二個賽段自行車運動員又騎了多少千米呢?看到這里,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學生提問題口頭回答)
學生:第二個賽段結束后,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師:你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這正是觀眾們所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這節課同學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3、課件出示問題:第二個賽段結束后,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師: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想,動筆算一算吧。解答完之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匯報(找3名學生板演,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39.5-98.8
=483.4-138.3 =245.7+99.4 =443.9-98.8
=345.1(千米) =345.1(千米) =345.1(千米)
師:三名同學分別用了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學生討論)
師:那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組有哪些發現?(小組匯報)
師小結: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對嗎?從而我們可以看出小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運算(板書課題)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師總結運算順序,生也說一遍。
三、師:今天五位福娃也來到了比賽現場,看,他們正在為運動員加油呢,五位福娃看到你們也在觀看比賽,想出幾個問題考考你們,你們愿意嗎?好,我們先來看看貝貝給大家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1、課件出示:如果今天比賽結束運動員還剩多少千米?
師:今天比賽結束?那今天是幾月幾日呀?該進行第幾個賽段呀?那也就是第三個賽段結束后運動員還剩多少千米對嗎?動腦思考一下該怎樣列式,看誰最快只列式不解答。
生匯報師板書
a、80.7+99.4 b、483.4-(39.5+98.8+165) c、483.4-39.5-98.8-165
師:誰用第一種方法?第二種?第三種?
看來運用第一種方法的同學較多,為什么呢?(方法簡單,計算快)
師: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誰來說一說方法二方法三的運算順序。(生說運算順序)
師:那就動筆算一下方法二和方法三的結果吧,一定要注意運算順序呦,要認真計算呀。
師:那今天比賽結束后,運動員還剩多少千米?(生答)貝貝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完了,我們再來看看晶晶給我們又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2、課件出示:到明天為止運動員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師:到明天為止?明天是幾月幾日?進行第幾個賽段?也就是說第四個賽段結束后運動員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對嗎?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列式?快速在本上列出算式。
生匯報師板書
a、483.4-99.4 b、39.5+98.8+165+80.7
師:你們誰用第一種方法?誰用第二種方法?看來同學們大部分都用第一種方法做的,你們可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讓我們一起練習計算一下第二個算式吧一定要細心計算呀。
3、課件出示:帶有福娃歡歡的問題
4、課件出示:帶有福娃迎迎的問題
5、課件出示:帶有福娃妮妮的問題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我們順利的通過了五位福娃的考驗,這節課我們既觀看了自行車越野賽又解決了許多問題,還學習了小數加減的混合運算,那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