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3
這是七年級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教學目標
1、學會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靈活的對方程進行恒等變形使之便于加減消元;
3、理解加減消元法的基本思想,體會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4、能夠熟練運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訓練學生的運算技巧,養成檢驗的習慣。
2學情分析
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基礎一般,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多數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性格比較活潑,但是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靈活應用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很多時候還需要教師的點撥、引導和歸納。因此,須由淺入深,適時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適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借此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重點難點
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并能靈活運用加減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轉化為“一元”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復習導入
問題導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基本思路: 消元(二元轉化為一元)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驟是什么?
①變形:用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寫成y=ax+b或x=ay+b
②代入:把變形后的方程代入到另一個方程中,消去一個元
③求解:分別求出兩個未知數的值
④寫解:寫出方程組的解
課前練習:
(1)、已知4x+5y=3 ,用含有 x的代數式表示 y為:y=
用含有y 的代數式表示x 為:x =
活動2【講授】探究新知
活動3【講授】講授新知
1、由前面的例題,你能說出什么是加減消元法嗎?
加減消元法的一般方法: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互為相反數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2、師生一起分析什么時候用加減法?何時用加法?何時用減法?
某一個未知數的系數相等或互為相反數時,用加減消元法;某個未知數的系數互為相反數時用加法,系數相等時用減法。
(讓學生通過探討,逐步發現可以用加減消元法去解較為復雜的二元一次方程組,也讓他們再次體會了消元化歸的數學思想,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4【練習】練習反饋
活動5【活動】歸納總結
1、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2、回顧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1)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主要步驟有哪些?
變形-------同一個未知數的系數相同或互為相反數
加減-------消去一個元
求解-------分別求出兩個未知數的值
寫解-------寫出方程組的解
活動6【作業】課后作業
P98 習題第3題(2)(3) (4)、第7題
選做題:
3、已知(3x+y-5)與│5x+3y-7│互為相反數,求x,y.
(體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鞏固和提高,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復習導入
問題導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基本思路: 消元(二元轉化為一元)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驟是什么?
①變形:用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寫成y=ax+b或x=ay+b
②代入:把變形后的方程代入到另一個方程中,消去一個元
③求解:分別求出兩個未知數的值
④寫解:寫出方程組的解
課前練習:
(1)、已知4x+5y=3 ,用含有 x的代數式表示 y為:y=
用含有y 的代數式表示x 為:x =
活動2【講授】探究新知
活動3【講授】講授新知
1、由前面的例題,你能說出什么是加減消元法嗎?
加減消元法的一般方法: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互為相反數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2、師生一起分析什么時候用加減法?何時用加法?何時用減法?
某一個未知數的系數相等或互為相反數時,用加減消元法;某個未知數的系數互為相反數時用加法,系數相等時用減法。
(讓學生通過探討,逐步發現可以用加減消元法去解較為復雜的二元一次方程組,也讓他們再次體會了消元化歸的數學思想,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4【練習】練習反饋
活動5【活動】歸納總結
1、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2、回顧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1)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主要步驟有哪些?
變形-------同一個未知數的系數相同或互為相反數
加減-------消去一個元
求解-------分別求出兩個未知數的值
寫解-------寫出方程組的解
活動6【作業】課后作業
P98 習題第3題(2)(3) (4)、第7題
選做題:
3、已知(3x+y-5)與│5x+3y-7│互為相反數,求x,y.
(體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鞏固和提高,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教學目標:
1.會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能根據方程組的特點,適當選用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3.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方法,經歷從“二元”到“一元”的轉化過程,體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加減消元法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難點:
加減消元法的靈活運用
教學方法:
引導探索法,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買3瓶蘋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要23元,買5瓶蘋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33元,每瓶蘋果汁和每瓶橙汁售價各是多少?
設蘋果汁、橙汁單價為x元,y元.
我們可以列出方程3x+2y=23
5x+2y=33
問:如何解這個方程組?
二、探索活動
活動一:1、上面“情境創設”中的'方程,除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以外,還有其他方法求解嗎?
2、這些方法與代入消元法有何異同?
3、這個方程組有何特點?
解法一:3x+2y=23①
5x+2y=33②
由①式得③
把③式代入②式
33
解這個方程得:y=4
把y=4代入③式
則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x=5
y=4
解法二:3x+2y=23①
5x+2y=33②
由①—②式:
3x+2y-(5x+2y)=23-33
3x-5x=-10
解這個方程得:x=5
把x=5代入①式,
3×5+2y=23
解這個方程得y=4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x=5
y=4
把方程組的兩個方程(或先作適當變形)相加或相減,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這種解方程組的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eliminationbyadditionorsubtraction),簡稱加減法.
三、例題教學:
例1.解方程組x+2y=1①
3x-2y=5②
解:①+②得,4x=6
將代入①,得
解這個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鞏固練習(一):練一練1.(1)
例2.解方程組5x-2y=4①
2x-3y=-5②
解:①×3,得
15x-6y=12③
②×3,得
4x-6y=-10④
③—④,得:
11x=22
解這個方程得x=2
將x=2代入①,得
5×2-2y=4
解這個方程得:y=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x=2
y=3
鞏固練習(二):練一練1.(2)(3)(4)2.
四、思維拓展:
解方程組:
五、小結:
1、掌握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靈活選用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六、作業
習題10.31.(3)(4)2.【
本節課是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2課時,是在學習過直接采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礎上,來進一步解決較復雜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問題的。我應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對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創設情境,復習設疑,引發興趣;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分散難點;自主學習與小組互動、合作學習相結合,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學生自學、互學為主,把課堂還給了學生,面向全體,促進課堂動態生成,讓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教學生命化,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得到了教研組聽課老師的好評。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
優點:
1、組內幫扶作用發揮的突出。雖然大家都知道加減消元法,但有些同學不太明確怎樣變形成可直接加減的形式,而通過組內幫扶,正好能幫助教師分散解決個別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這節課的課堂效率。
2、易錯點強調的較好(這是聽課教師的評價)。在用減法消元時,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是減數位置是一個整體,應該每一項都變號,所以在學生展示時,我讓他寫出了減的具體過程,也要求大家本節課做題時也要這么做,這樣就減少了錯誤發生的概率。
不足:
1、課前復習提問不到位。本節課要繼續研究加減消元的方法,在課前我只簡單的提問了可直接采用加減消元的條件及如何加減消元,但從學生做題的過程來看,學生更容易在對方程的等價變形中出錯,即利用方程的簡單變形,兩邊同時乘以同一個數,學生往往忽略等式右邊的常數項,不過,這一點我在課堂教學中提醒了一下,所以在以后的備課中我還要更細致些,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他們的易錯點。
2、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出示時間有點早。我是在學生“先學”環節中引導學生總結得出,課后認為在“后教”環節的“更正”、“討論”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更能體現追求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生命化課堂”教育新理念。
知識技能目標
1.能熟練、靈活地運用加減法解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2.會把比較復雜的方程組化簡成一般形式的方程組,并能熟練地求解.
過程性目標
1.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尋找解題的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獲取知識的能力;
2.通過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體會消元的思想,使學生會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來處理;
3.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增進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下列各方程組,你覺得用哪一種方法消元較恰當呢?并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討論).
在求上述三個方程組的解時,你發現了什么?
看一看:這三個方程組之間有聯系嗎?有怎樣的內在聯系?
二、探索歸納
上述問題只要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組(1)的兩個方程變形成用x的代數式表示y的形式,就是方程組(2);方程組(1)的方程“2x – y = 5”兩邊乘以4就是方程組(3).
你能構造出與方程組 解相同的方程組嗎?請舉例.
答 可以構造許多與原方程組的解相同的方程組,如 等等.
現在你會求解方程組 嗎?
通過上面問題的討論,實質是讓學生參與新問題——對于相同未知數的系數的絕對值不相等的方程組如何用加減法來解的研究,并且開放式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靈活、多角度的思維習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