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2
這是六年級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六年級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第 1 篇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說明
一、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組2:現在銀行可以辦各種儲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帶現金,只帶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組3:我們調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
一年2.25
二年2.70
三年3.24
五年3.60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老師知道同學們在過年的時候,得到了一些壓歲錢,你覺得怎樣處理這些壓歲錢呢?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探究思考。
師:是啊,存到銀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到期還能得到利息。根據存款的種類和時間的長短,利率是不一樣的。咱們就以笑笑的300元為例,如果你有300元錢,打算怎樣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教師給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六年級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第 2 篇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理財問題的過程。
2、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感受理財的生重要性,培養科學、合理理財的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修改補充
一、復習引入:
同這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利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利息”也是我們的生財問路之一。但是不一樣的理財方式,帶來的效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樣理財才能給我們帶來盡可能的回報呢?那就一起來參加今天的活動吧!
二、 探索新知
1、活動1
同學們所了解的利率與教材第11頁的利率表進行對比,完全相同嗎?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國家調整利率的原因。
學生進行小組交流,組織學生匯報:
a、影響利率的因素非常多,比如通貨膨脹、對外貿易、國內經濟發展的狀況等。在通貨膨脹嚴重時,國家一般會實行相應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就是減少貨幣的發行提高利率, 這樣老百姓會更愿意將資金存入銀行;如果對外貿易失衡的話會造成自主貨幣的貶值或升值,這會影響貨幣的購買力,通過匯率的改變,相應的會影響利率的走勢。
b、從需求的角度看,降息有利于減少投資成本,有利于降低儲蓄意愿,擴大消費需求,從而有助于擴大內需,從供給角度看,降息有利于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防止其利潤的進一步惡化 。
c、不同的利率水平代表不同的政策需求,當要求穩健的政策環境時,央行就會適時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減少貨幣的需求與供給,降低投資和消費需求,抑制需求過熱;當要求積極的政策環境時,央行可適時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以促進消費和投資。
2、活動2。
師:我們從宏觀上了解了利率也是根據實際需求不斷調整的,而具體到我們個人的實際需求,我們選取理財方式時,也要慎重選擇。請看下面的普通利率表, 幫李阿姨算一算,如果把準備給兒子的2萬元存入銀行,供他六年后上大學,哪種方法獲得的利息最多? 可以小組合作,可以用計算器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16頁利率表)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
組織學生交流時.重點明確存期六年,需要取出再次存入時,要把上一次的利息作為本金的一部分存入。 通過計算使學生明確認識到一次性存入的方法比分開來一次又一次地存入所獲得的利息多。
師:普通儲蓄存款的存期分為不同的種類,選用不同的方法獲得的利息是不同的;同樣,教育
儲蓄存款的存期以及國債的期限也分為不同種類。李阿姨理財的方式除了普通儲蓄存款以外,還可以選擇教育儲蓄存款或國債,那么教育儲蓄存款中獲得利息最多的方式是哪種呢? 利息又是多少呢?...
六年級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第 3 篇單元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了解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能夠進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3、理解折扣、納稅、利息的含義,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會進行這方面的簡單計算。
4、在理解、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使學生能正確地解答有關百分數的問題。
單元重點:
百分數的意義,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單元難點:
比較復雜的百分數應用題。
1、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概念,知道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會正確讀、寫百分數,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
2、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搜集學習材料并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幾分之幾?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幾分之幾?
2.說出下面各個分數的意義,并指出哪個分數表示具體數量,哪個分數表示倍比關系。
(1)一張桌子的高度是米。
(2)一張桌子的高度是長度的。
(引導學生說出:米表示0.81米,是一具體的數量;表示把長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關系。)
二、新授
1、教師舉幾個百分數的例子:這次半期考,全班同學的及格率為100%,優秀率超過了50%;體檢的結果顯示,我校的近視人數占全校總人數的64%......像100%、50%、64%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
2、同學們能舉出幾個百分數的例子嗎?說說在生活中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到百分數?
3、舉例說說百分數表示什么,并歸納出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討論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及區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
5、教學百分數的寫法: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在原來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如:百分之九十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寫百分號時,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
6、教學百分數的讀法:百分數的讀法和分數的讀法大體相同,也是先讀分母,后讀分子。
三、練習
1、完成P78做一做第二題:讀出下面的分數。
2、完成P78做一做第一題:直接在書上的橫線上寫出對應的百分數。
3、P79練習十九第4題:讀出或寫出報欄中的百分數。
4、做一做第四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分數和百分數在意義上有何不同。
四、布置作業
練習十九第1~3題。
教學追記:
本堂課,我從三個層次入手。第一層:聯系生活實際引出百分數;第二層:理解百分數的`具體含義;第三層:教學百分數的讀寫。三個層次,思路清晰,教學層次明顯。其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百分數的具體含義上,并及時與分數做了比較,教學結構較為嚴謹。
六年級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第 4 篇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式,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通過劃線段圖、類比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判斷單位1,說出數量關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5
⑵今天比去年增產二成五
⑶節約了15%
⑷期中考試的優秀率為52%
⑸打八折出售
通過同學們對關鍵句的分析、敘述,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都是要緊緊抓住數量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確定解題方法。
(二):二基本題復習
分析解答下面各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用了90萬元,節約了百分之幾?
⑵建造一棟樓房,用了90萬元,比計劃節約了10%,計劃投資多少萬元?
⑶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節約了10%,節約了多少萬元?
⑷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超用了10%,實際投資了多少萬元?
分組討論這一組題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題思路和正確列式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組題他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數量關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三):變式練習:
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運來蘋果120千克,運來梨多少千克?
1、運來梨比蘋果多25%
2、運來的比蘋果少25%
3、運來的蘋果是梨的25%
4、運來梨是蘋果的25%
5、運來蘋果比梨少25%
6、運來的蘋果比梨多25%
7、運來梨比蘋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學生分析解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這些題目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比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時必須要準確判斷單位1,弄清要求數量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和數量對應的百分率,確定解題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