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7
這是等腰三角形教學過程,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第二小節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生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為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算理打下基礎,也是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學習做準備。因此,本課時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對今后進一歩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與內容 教學目標是教材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標準和尺度。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教學目標應在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品質三方面進行明確。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能力目標:在具體的情景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相關問題。
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內容:
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理解。
確定教學目標與內容的理據 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能力目標:在具體的情景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相關問題。
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具體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出示插圖。
1.你從圖中獲取什么信息?
2.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錢,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3、請你先幫他估一估,大約付多少錢?
4、怎樣才能知道估算的錢數最接近正確答案呢?這就需要我們準確的計算出24×12的得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設計意圖:教師創設了一個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希望學生能自由地進行猜測。在學生猜測時,教師不但要關心學生猜測的答案,更要關心學生有沒有主動投入到“猜測”中去。讓學生通過猜測,來提高對數的感知和直覺思維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二、探索嘗試,尋找方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你能用你學過得知識想辦法算出得數嗎?試試看
【設計意圖:要求學生用盡可能多的方法計算,學生可能計算方法不同,而且還可能計算方法的數量也不同。這樣的教學體現了因材施教,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通過獨立探究,經歷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數學問題的過程,感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2、組內交流,整理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整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在學生獨立思考,并有交流準備的基礎上,再開展小組交流,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
3、全班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⑴24+24+24+ …… +24=288
⑵12+12+12+…… +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在小組內每個同學講述自己的解題方法,并對其他同學的解法充分發表看法。這個過程,重在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并使學生學會傾聽。】
4、方法歸類
這么多得的方法歸納起來是三類,連加,連乘,拆數
5、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比較簡便?你喜歡哪種方法?
學生討論。拆數使用比較廣泛,因為每個兩位數都可以拆成兩數的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不同計算方法的比較,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比較計算方法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標準,體驗方法是否優劣。另外,在比較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6、研究筆算的方法
在研究剛才這些方法時,有些同學卻用了跟這三種不一樣的方法,就是豎式計算。
三。 豎式計算
1.學生討論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積 48……2×24的積
24 ……10×24積
2.你們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試說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筆算過程的探索充分體現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師讓學生充分的嘗試,探索,整個探索過程中,老師沒有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只是組織學生不斷地發表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爭論,呵護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
3.你發現了什么?(拆數)
4、教師講解筆算方法:
首先,是相同數位對齊。
①計算時,我們先用第一個因數與第二個因數個位的數相乘。即:24X2=48(師邊說邊蓋住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字)
再問:這一步是怎么得來的?
② 我們再用第一個因數與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即24X10=240
(師蓋住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字)問:為什么這個1表示的是十?
說明:我們在列豎式的時候,只要把4寫在十位上,把2寫在百位上,就可以表示240了。這個0只是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擦去0)
再問:這一步是怎么得來的?
③ 我們現在分別計算了24X2,24X10,那怎樣才能表示出24X12的積呢?
生:把上面兩個積相加。
(3)觀看豎式:
師再問:a.第一步表示什么的積? (24×2)
b.第二步表示什么的積? (24×10)
“4”為什么寫在十位上?
c.第三步算的是什么?(48+240)
(4)小結:剛才我們用豎式計算24×12時,第一步是用個位上的2與24相乘,第二步是用十位上的1與24相乘,第三步把兩次相乘的積相加。
【設計意圖:總結,讓學生在交流收獲的過程中,了解豎式計算的重要性。讓學生總結,既便于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悅。】
5.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說注意的地方,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豎式計算每一步的意義,梳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和運算順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會豎式。】
6. 打開課本63頁,你還有什么疑問?
四。練習
1.填空
一。商店里有13把雨傘,每把雨傘的價錢是22元,根據下面的豎式在這里填數。
(1)賣3把雨傘可收款( )元
(2)賣10把雨傘可收款( )元
(3)賣13把雨傘可收款( )元
(設計意圖:填空的練習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并鞏固筆算的計算方法。)
2.豎式計算:書本63頁做一做
3.判斷對錯
(設計意圖:既讓學生在鞏固的基礎上獲得了提高,又克服了學生在新課后的疲倦感,課盡趣依濃。)
4.解決問題:書本64頁第3題,第4題
【設計意圖:將練習分為不同的層次,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有利于知識體系的梳理。同時感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板書: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不進位)
⑴24+24+24+ …… +24=288 ⑵12+12+12+…… +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4頁例1,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培養學生[此文轉于網()]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具、學具準備: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整捆和單根的小棒。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課件演示例1的情境圖。畫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專刊。他們要用美麗鮮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畫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該怎么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算完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回了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匯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內容來于淘-教_案-網()]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
引導學生擺。因為一個因數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為另一個因數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
例如畫出如下的圖: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的分解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數法。(轉化成表內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適用范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學以后就應盡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的個數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拆成幾個一位數,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然后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從剛才議論的結果來看,用數的分解組成方法來算比較簡便。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像加法豎式那樣合并成一個豎式呢?下面就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4頁看看小英是怎樣列出乘法豎式的?
課件一步一步展示豎式的書寫過程,突出書寫的步驟和書寫的位置,邊演示邊說明。如果沒有電腦設備,也可板書。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并說明為什么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如有發現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略)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現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尋找最佳方法,訓練學生掌握優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插圖:今天媽媽帶小利去買書,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錢?
1、請你先幫他估一估,大約付多少錢?
2、怎樣才能知道估算的錢數最接近正確答案呢?這就需要我們準確的計算出24×12的得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
二、探索嘗試,尋找方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你能想辦法算出得數嗎?試試看
2、組內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方法歸類:連加,連乘,拆數
5、學生分組討論: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6、研究筆算的方法
在研究剛才這些方法時,有些同學卻用了跟這三種不一樣的方法,就是豎式計算。
你們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討論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積48……2×24的積
24 ……10×24的積
你發現了什么?(拆數)
7、教師講解筆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豎式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數位)
三、鞏固法則,實踐應用
1、游戲:智闖馬虎宮,找找開門密碼(P63頁“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賽:P64頁第1、2題。
3、生獨立完成P64頁第3、4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教學目標:《筆算乘法不進位》的教學設計
1、讓學生經歷發現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尋找最佳方法,訓練學生掌握優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插圖:今天媽媽帶小利去買書,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錢?
1、請你先幫他估一估,大約付多少錢?
2、怎樣才能知道估算的錢數最接近正確答案呢?這就需要我們準確的計算出24×12的.得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
二、探索嘗試,尋找方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你能想辦法算出得數嗎?試試看
2、組內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方法歸類:連加,連乘,拆數
5、學生分組討論: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6、研究筆算的方法
在研究剛才這些方法時,有些同學卻用了跟這三種不一樣的方法,就是豎式計算。
你們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討論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積 48……2×24的積
24 ……10×24的積
你發現了什么?(拆數)
7、教師講解筆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豎式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數位)
三、鞏固法則,實踐應用
1、游戲:智闖馬虎宮,找找開門密碼(P63頁“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賽:P64頁第1、2題。
3、生獨立完成P64頁第3、4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