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9
這是人民幣的初步認識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對10元以內人民幣的認識。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貨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0以內“仿真人民幣”,各種玩具,畫有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盒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幼兒:平日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從哪里來的?幼兒說出是用錢買來的,教師出示“仿真人民幣”問幼兒:認識他們嗎?他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發給幼兒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幣”,讓幼兒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讓幼兒按要求取出相應的幣值,例如,教師說出四元,幼兒取出四張一元的人民幣;師說六元,幼兒取出一張一元的,一張五元的人民幣,或取出六張一元人民幣。
3.游戲活動。
教師變成售貨員,賣給幼兒玩具,教師說出玩具的價錢,幼兒按量取錢,誰取得既快又準,就把玩具賣給他。幼兒買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兒繼續進行游戲,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兒之間可以進行買賣,用“仿真人民幣”進行交換。
4.交流小結,讓“仿真人民幣”回家。
每個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根據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幣送到相應的盒子里。
5.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內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幣”供幼兒繼續探索認識。
活動反思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反思的同時要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后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于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后,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復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么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學中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松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準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第二冊《人民幣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知道元、角之間的進率。
2、會簡單的取幣、換幣,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應用能力。
3、受到愛護人民幣及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從課前談話開始)
師:在一個星期里你最喜歡星期幾?
生:……
師:在星期天里,你們通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星期天可以去玩,可以看電視,可以吃肯德基,可以買東西……
師:喜歡吃肯德基的小朋友請舉手。(出示肯德基圖片) 買肯德基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錢。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 ———→ (板書:人民幣)
請大家跟我讀一讀。
二、認識面值
1、了解學生知識起點
(1)師: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用過人民幣?
生:……
(2) 師:你了解的人民幣的哪些知識?
生:我認識2元、5元等/我知道人民幣有真的,也要假的/我知道……
[人民幣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一年級小朋友也了解不少。超市、商店、買學習用品就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經歷過的情境,自己用過小面額的人民幣,也看到過大面額的人民幣,這是留在孩子們腦海里的.對人民幣的印象。運用“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人民幣”“你了解人民幣的哪些知識”把孩子對人民幣的認知與已有經驗激活了,而且有利于了解學生學習認知水平,找準教學起點。]
(3)師:你們知道的還真多。5元、100元就是人民幣的面值,那么人民幣到底有有多少種面值呢?讓我們到人民幣的世界里去看看就知道了。
請小組里的四人先來認一認桌上信封里的錢,把不認識的錢放在桌子上,等會兒拿到上面來。
[評:通過同桌相互認一認,把不認識的錢幣拿到上面來,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摸清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學習起點,再把學生不認識的人民幣作為教學的資源,實施有效的教學。]
2、利用起點,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1)學生陸續把不認識的錢幣放到實物展示臺上來。
師:誰能幫助他們來認一認呢?你是怎么認出來的?
生:我知道,這是5角。
生:這是2元。
……
[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組織與引導,鼓勵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4、難點強化,鞏固知識
師:你們在認識人民幣時,哪些人民幣容易看錯:請拿到上面來。
生:5元與5角紙幣;
生:20元、2元、2角紙幣。
師:請大家再認一認,找出區分的辦法。
[評:難點突破中,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讓他們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幣票面。]
三、在分類中認識人民幣
1、分類
師:四人小組合作把擺放零亂的人民幣理一理,分一分,分好后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再一類一類認一認。(教師巡視,時而傾聽他們的見解。)
學生四人小組認一認、說一說、理一理、分一分。
2、展示分類結果
師:請各小組向大家介紹是怎么分的?
生1:我們是1分、1角、1元為一類;2分、2角、2元為一類;……
生2:我們把紙幣和硬幣分開,分成兩類。
師:紙幣有哪些面值?硬幣有哪些面值?
生2:紙幣有……硬幣有……
生3:我們是分成元、角、分三類。
師:元的有哪些?角有哪些?分有哪些?
生3:元有……角有……分有……
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 ———→ (板書:元、角、分)
師:這些分類方法都很好,今天我們先來研究元、角、分這一種分法。
[這個片段是認識人民幣的一個過程,在這里的理一理、分一分、說一說、認一認是手段,進一步辨析、區別各種人民幣是目的。摸一摸、擺一擺、分一分是學生感興趣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對人民幣又一次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不僅加深了對每一種人民幣的直觀印象,知道了人民幣最大面值是100元、最小的面值是1分,而且在潛意識里感悟到了各種人民幣的區別,是對人民幣認識的質的飛躍。]
四、在情境中體驗元與元、元與角之間的關系
1、第一層操作:100元可以怎樣付錢?
師: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肯德基過生日,他們買了100元的食品,爸爸的口袋里有一些100元的,一些50元的,一些20元的,一些10元的,你覺得可以怎么付錢?
多媒體展示學生組成100元錢的方法:
生1:1張100元。
生2:2張50元。
生3:10張10元。
生4:1張50元,2張20元,1張10元。
師:真會動腦筋。 (板書:
100元 = 1張100元
= 2張50元
= 10張10元
= 1張50元 + 2張20元+ 1張10元)
2、第二層操作:
師:相老師最喜歡吃老北京雞肉卷,要多少錢?
生:10元。
師: 你覺得可以怎么付錢?
多媒體展示學生組成10元錢的方法:
生1:1張10元。
生2: 2張5元。
生3:10張1元。
生4:1張5元,2張2元,1張1元。
師:真會動腦筋。 (板書:10元 = 1張10元
= 2張5元
= 10張1元
= 1張5元 + 2張2元+ 1張1元)
3、第三層操作:
師:看看老師的口袋里有多少錢? (生:9元。)
師:夠嗎? (生:不夠。)
師:還少多少呢? (生:1元。)
師:怎么辦? (生:借。)
師:你們愿意借給我嗎?你會怎么借?
生1:1個1元。 生2: 2個5角。
生3:10個 1角。
生4: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師:真會動腦筋。 (板書:1元 = 1個1元
= 2個5角
= 10個1角
= 1個5角+ 2個 2角+ 1個1角)
(3)從上面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得出1元=10角 讓學生讀一讀
4、第四層操作:
師:唐老師也喜歡吃肯德基,她買了一個蛋撻。請你們來猜一猜它的價格:她是用2個1元,10個1角買來的。
生:3元
師:你們能不能換一種說法,也表示3元?
生:3個1元、1個2元和1個1元、6個5元、30個1角……
五、綜合應用
師:你們會用錢了嗎?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購物活動。商品在各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組兩人當營業員,其余同學當顧客。
(學生興趣盎然地買東西,教師巡視各組。)
[評:全班學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體現數學的應用意識,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實踐的機會和能力。]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獲得了什么新的知識?
生:我認識了人民幣。
生:我學會了買東西。
生:我覺得當營業員挺不容易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要計算,還要找錢。
生:要辨認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還有假幣。
師:真是收獲挺大的,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愛護人民幣,還要節約用錢。
教學內容:課本第46-49頁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
2、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應用意識及觀察、比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培養學生把人民幣應用于生活實際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準備:各種面值人民幣、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儲蓄罐: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
2、看到它,你馬上會想到什么?你們都有儲蓄罐嗎?春節一過,你們的儲蓄管里是不是又多了些壓歲錢,你打算用這些錢干什么?
3、大家看,這個小朋友用自己的零用錢在干什么?還有很多災區、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能上學。這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是個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啊!
4、剛才我們說了半天錢,錢在我們國家叫什么? 板書:人民幣
5、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看來,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人民幣,好嗎? 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師:咱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個袋子,你們輕輕地把里面的人民幣都拿出來,倒在桌子上,把你認識的人民幣和你們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然后想一想,你是根據什么認識它的?
2、口袋里的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嗎?有沒有不認識的?那誰愿意拿著你認識的任意一張人民幣上來,告訴大家它是多少錢?你是怎樣認識它的?
3、生匯報 。
4、剛才這幾個同學都能結合平時生活經驗,從人民幣的顏色、數字、圖案、大小來辨認,你們真是太棒了!
5、咱們快來看,這張人民幣是多少?背面的圖案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咱們國家,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的祖國,所以我們應該……
6、出示50元、100元,這些大額人民幣你們認識嗎?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真是了不起,這么多的人民幣你們都認識。(演示課件)
(二)整理分類
1、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桌子上的人民幣,這樣擺放是不是很亂呀,你們能不能整理一下分類擺放呢?喜歡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小組的同學可以合作。
2、匯報:
師:現在哪個小組愿意以上來匯報你們是怎樣分的?
①紙的軟硬 ②單位③顏色 ④紙的大小
師:你們真有數學眼光,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把這些人民幣整理好,老師覺得你們真是又會動手又會動腦,這樣下去你們會更聰明的。
剛才,你們有的小組是把這些人民幣按元、角、分來分類整理的,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是
按人民幣的單位來分的,人民幣的單位是什么呀?板書:元、角、分
3、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我們來看看(播放課件)我么起來認一認以角為單位的┉以分為單位的┉
(三)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發現別看你們年齡小,你們的本領可真高,那你們能幫我解決一個難題嗎?
1、現在誰愿意把我這一元錢給換成以角為單位的錢,幫老師這個忙?
(10個1角;2個5角;5個2角┉┉)
2、通過換錢你發現了什么?
板書:1元=10角(齊讀)
3、這就是元與角之間的關系,角與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你們想知道嗎?趕緊參加換錢的游戲,聽要求:六個人一組,組長拿出一角錢,其他同學用分幣和他交換,看哪組方法多。
4、說說你們是怎么換的?通過這回你們之間換錢,你又發現了什么?
板書:1角=10分(讀)
四、鞏固應用
1、前面我們掌握了人民幣的知識,那你們會用它買東西嗎?誰自己用錢買過東西?(生介紹)你們這么棒,我可要考一考大家。看,這有幾件你們喜歡的商品,誰來讀一讀它們的價錢分別是多少?
2、如果你有10元錢你打算買什么?怎么買?
①如果你想好買什么就準備好錢。
②誰愿意把你買的東西怎樣付錢跟大家說一說?
③買這樣東西還可以怎樣付錢?
④要付10元我應找你多少錢?
五、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3.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認一認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熊等,筆、橡皮、尺、練習本等若干。每人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設計
一、從生活出發,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老師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師:猜一猜,用多少錢買來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錢?(請回答)
看一段錄像。教師邊看邊問: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問:“零花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滲透德育: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獻愛心等。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看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
┌我叫聰聰
(課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認識我們嗎?┤
└我叫明明
我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比一比,看誰學得好。
二、認識人民幣
1.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看,問: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a.區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課件顯示放大“10元”,問: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點擊數字“10”和漢字“拾”,點擊單位“圓”(大寫)。
課件顯示放大“10元”(新版),師: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
師:對!看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數字后的單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師: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圖案、大小、顏色等等)。
師:10元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b.區別紙幣和硬幣。
課件顯示5角紙幣,師:你是怎樣認識的?
課件顯示5角硬幣,認一認。
課件同時出現5角紙幣和硬幣,區別不同。
課件出示背面,師:背面是什么?(國徽)
師: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故意損壞它。
2.隨意點一張人民幣(大額人民幣),集體回答。
20元、50元(新、舊版),100元(新舊版)。
3.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人民幣,把它們拿出來。
活動形式:2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4.分類: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請小朋友按規律分一分。
◆按單位分:元、角、分(板書)
◆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按數大小分。
◆按新版、舊版分。
師:請同學到展示臺上展示。
5.請小朋友們把錢推到左上角,看教科書第47頁,你發現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人民幣有什么不一樣?(課件顯示)
師: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換錢游戲:進行簡單的計算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不知道聰聰、明明認識了沒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