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這是五年級語文將相和教案,是優(yōu)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大局和大將軍廉頗顧全大局、知錯認錯等優(yōu)秀品質(zhì)。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
3.認讀“璧、藺”等生字,會寫“趙、拒”等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兩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 走進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內(nèi)容
1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
2.破題、解題。題目中“將”指誰?“相”又是指誰?“和”的意思呢?
二走進課文內(nèi)容,領悟文章中心
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完璧歸趙”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新的內(nèi)容。
1.學習“澠池之會”的故事。
?。?)生默讀課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幾個感興趣的或不理解的問題進行交流。如藺相如為何拼命地堅持要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為何不敢拿趙王怎么樣?
?。?)提問:
?、僭谡n文的這個部分中,你對哪些詞句感受最深刻?
?、谶@場斗爭,趙國和秦國是打個平手,還是趙國占了上風?
③你能用一些詞語和句子來形容秦王的失敗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取其辱……)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負荊請罪”的故事。
?。?)指名讀課文第15至18自然段。
?。?)說廉頗負荊請罪,同學們認為廉頗有罪嗎?
?。?)廉頗負荊請罪,可以看出廉頗是是個怎樣的人?(知錯就改的人,最終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人。)
?。?)通過這個故事,你對藺相如又有哪些認識?(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胸懷寬廣)
(5)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三、回歸全文,總結提高
1.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成語的含義。
2.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
前面兩個故事,寫廉頗與藺相如的“和”才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保證了國家的安全。后面一個故事,廉頗與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圍繞“和”字來寫。
3.說說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為什么?
四 學生演練,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歡的故事。
2表演時,著重體會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
五、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1.抄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課外閱讀司馬遷和其他歷史人物的故事。討論故事中的人物。
板書設計: 將——————————相
廉頗 和 藺相如
(知錯就改)(愛國)(顧全大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zhì)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情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這一課的課題,雖然只有三個字,卻包含了兩個人物,一個故事。你能看出是哪兩個人物,是什么故事嗎?那個“將”是誰?“相”又是誰?“和”在故事中是什么意思?
二、自讀自悟,了解故事內(nèi)容
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 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 就課文中內(nèi)容給每個故事各加一個小標題,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
三、質(zhì)疑問難,理解課文內(nèi)容
1.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遇到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做好記號,準備跟同學討論。
2. 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1)有關知識的問題和一些新詞的理解,引導學生查工具書來解決。
?。?) 有關文章內(nèi)容理解方面的問題,指點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思考,反復討論交流。
教師可抓住以下類似的問題展開討論,結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
① 秦王為什么沒有得到和氏璧?抓住“慷慨激昂”“理直氣壯”等詞語體會藺相如的勇敢、機智。
?、?澠池之會上,秦王為什么會為趙王擊缶?抓住“不動聲色”及藺相如的話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和勇敢,抓住文中寫廉頗將軍駐守邊境的句子體會其對秦王的威懾力,從而明白趙王獲勝的原因是因為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
③ 將相為什么會不“和”?又為什么“和”了?
在討論交流的同時,隨機選擇有關句段朗讀,以加深理解、體會。
四、評價人物,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 文中講到了趙王、秦王、藺相如、廉頗等幾個人物,下面我們來開個“人物評價會”。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從課文中舉出事例來說一說,評價時要抓住課文中的敘述、描寫,同時加入自己的看法。
2.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圈畫標記,做好準備。
五、拓展練習
出示掛圖“負荊請罪”,觀察想象:廉頗到藺相如府負荊請罪,會怎么說,怎么做?藺相如又會如何做和說呢?
1. 自己練習說一說。
2. 把負荊請罪的結尾補充豐滿,寫幾個片段。
六、總結
鼓勵學生多讀歷史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召集、商議、隆重、約定、膽怯、拒絕、能耐、諸位、和氏璧、無價之寶、理直氣壯、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xié)力”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悟3個故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讀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2、把握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同學們,“戰(zhàn)國七雄”時期,秦國是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它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心。因此,當時一些中、小國家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系到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今天,我們就學習發(fā)生在當時的秦、趙兩國之間的故事。板題,讀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合作交流
1、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2、自由讀文,思考剛才的問題。
3、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小組學習。
三、品讀體驗
?。ㄒ唬?、讀課后問題二,知道本課由三個故事組成。
2、帶著課后問題二默讀課文,找找這三個故事分別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3、學生匯報。
4、采用多種形式引導朗讀,從各個故事中找出能歸納小標題的語句,指導歸納。如:A、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小標題《完璧歸趙》。B、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小標題《澠池會見》。C、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小標題《負荊請罪》。
第二課時
?。ǘ?、默讀《完璧歸趙》,思考:你認為藺相如是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句子體會出來?
1、學生默讀思考。
2、同位交流。
3、學生匯報:
評價:藺相如是個勇敢機智的人。
重點句段體會:
(1)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巧妙奪回和氏璧)
(2)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就和璧一塊兒撞碎在柱子上!”(理解“理直氣壯”,為了國家的利益愿意犧牲自己的愛國、勇敢精神)
?。?)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交出來。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巧妙地拖延時間,讓和氏璧完璧歸趙)
?。?)到了舉行典禮的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機智、勇敢)
?。ㄈ?、默讀《澠池會見》,采用以上方法體會人物形象
1、學生默讀思考后匯報,教師引導評議。(學習方法與上個故事相同。)
2、需要注意的地方:
?。?)找出描寫廉頗的句子,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廉頗是個威震四方的將軍,連秦王也懼怕三分)
(2)從《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見》兩個故事中找出含有秦王“只好”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在藺相如智斗、廉頗配合的情況下,秦王無可奈何)
第三課時
?。ㄋ模?、默讀《負荊請罪》故事,結合上兩個故事思考:廉頗為什么不服氣?
句段一: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句段二: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句段三: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四、鞏固延伸
(一)、品讀藺相如的有關語句,體會藺相如形象(注意在人物的語言中體會“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ǘ?、從廉頗的語言和動作中體會廉頗的性格特點(知錯能改、熱愛祖國)
?。ㄈ?、回顧全文,了解三個故事間的聯(lián)系
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lián)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fā)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課堂作業(yè)
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明白的問題與同學討論。
板書設計:
將相和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教學反思:
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是本課的重點。教學時,利用語言把學生帶到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讀、議、辯、演中感受人物。
教學內(nèi)容:
解題導入新課:學生自學課文;檢查預習情況;質(zhì)疑問難。
教學步驟:
一、解題
1.介紹時代背景(略)
2.抓題眼“和”,理解題意(略)。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要求:(1)查字典學習字詞,解詞要聯(lián)系上文;(2)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3)給文章分段;(4)擬定三個故事的小標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注意:
廉頗 藺相如 膽怯 抵御 上卿
?。?)組詞
秦 璧 擊 協(xié) 澠
泰 璧 缶 脅 淹
(3)解詞:
完璧歸趙 無價之寶 理直氣壯
攻無不克 負荊請罪 同心協(xié)力
(4)指名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三個小故事,并說明這三個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概括三個故事的大意。
?。?)給三個故事擬小標題。
四、熟讀課文
五、質(zhì)疑問難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