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8
這是落花生教學過程,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榴”等6個生字,會寫“畝、播”等8個生字;掌握“便”這個多音字,理解“便宜、愛慕”等詞語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把握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學習對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對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榴”等6個生字,掌握“便”這個多音字;會寫“畝、播”等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謎語導入:
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打一物)
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生猜謎語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板書:落花生)
3、作者簡介: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贊堃(kūn),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
4、“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出示課件2)
5、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3)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體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出示課件4)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哪些事?
(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收獲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生討論,并回答,師總結:
第一部分(1)寫“我們”按照母親的吩咐開辟空地種花生,居然收獲了。
第二部分(2)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定下過節的地點。
第三部分(3—15)寫“我們”和父親吃花生、議花生的過程。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課件5)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出示課件6)
(1)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2)質疑、解疑。
①“開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居然”一詞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會寫課后10個生字。
2、熟讀課文。
3、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并了解主要內容是怎樣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系的。
3、培養學生借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會用居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是怎樣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系的。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揭示課題,理清思路
簡介作者生平,理清課文線索,明了作者思路。
板書課題,提問題:落花生是事物,以它為題,可以有幾種寫法?讓學生思考,討論。
①介紹花生生長周期,特點,描述花生形狀、用途等的說明文;可以落花生為線索,通過寫事,來揭示某一種道理。
②介紹作者。
二、質疑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設懸念,引導學生讀書:這篇課文是用什么方法寫的?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以落花生為線索,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談花生的順序寫的,來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學生字、詞,讀準多音字
1、學生按一定的自學方法自學生字、詞。
開辟(p@)榨(zh4)油愛慕(m))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在課文中理解詞義;通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和常用詞語。
2、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①投影出示生字、詞和課后讀讀寫寫中常用詞語,讓學生認讀。
②說說容易錯的字,區別:辟與僻;慕與暮、幕、墓。
③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④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讀后說說哪個詞語不理解,提出來大家討論。
四、指名讀課文,把握段意,明了重點
概括段意:①我們姐弟幾個在我家后園的半畝空地上種花生,幾個月后居然收獲了。②收獲節上,父親與我們一起談花生的好處,使我們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練習朗讀課文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和課后讀讀寫寫中詞語。
2、做填空練習。(課后練習1)
3、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落花生》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初步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
2.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1.師:同學們,老師請你們猜一個謎語:“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誰能猜出這是什么?(生猜)
對,是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圖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15 .落花生 ) 生齊讀。
2.對課題質疑
(1)師:同學們,讀了課題之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自由提出問題)
(2)簡介落花生。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輪讀課文,相互糾正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2.檢查讀生字、詞語。
3.小組推薦交流課文所寫的內容。
三、合作交流。
1、課文圍繞題目主要講了種花生議花生。
2、指名讀第一段,從第一段中發現了什么?體會“居然”一詞。 吃花生
理解“居然”的意思并練習用“居然”說句子。
3.讀出花生收獲后一家人的意外、驚喜。(齊讀)
四、品讀體驗
師導語:讀一讀3—15段,看看這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一家人是如何邊吃邊議論花生的?
1.讀“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議論花生的好處,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兄妹們是怎樣評論花生的?父親又是怎樣評論花生的?
過渡: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特點,而這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3.反復讀父親的話。(出示演示文稿——父親的一段話:花生的好處很多,??)
思考: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1)、議論花生的好處。(2)、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4. 小組討論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6、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么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C、什么是“最可貴”?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
(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課文用桃子、石榴、蘋果來和花生做對比,凸顯花生的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可貴精神。)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一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的都是不好的。( )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
d、當外表美和內心美二者不能兼顧的時候,你愿意選擇的是____。
7、小結: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 __ __幾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__ __ __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__相比,還是__最可貴。
8、體會第二層意思:領悟做人的道理。(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師: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9、投影出示父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學生齊讀,談理解。(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
生的優秀品質,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10、你身邊有沒有這樣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生9:父親不僅僅是說花生,其實他在贊美像花生一樣有花生品質的那些人。
師:那像花生一樣的人是什么樣的人啊?
生10:像花生一樣的人是不圖虛名、默默奉獻、不計較名利的人。
師:說得真好!還有人想說說嗎?
生11:像花生這樣的人,比如交警,他不管是天寒地凍,他都站在馬路上為人們指揮交通。
師:默默無聞地為大家做貢獻的人啊!父親就是在借花生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對大家有用的人,而不要做只講體面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叫什么啊?你來說。
生: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
師:(板書:借物喻人)
師:誰再來給大家說一說,這“物”指的是什么,“人”指的又是什么?
生:這“物”指的就是花生,這“人”指的是像花生一樣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師:是啊,父親就是希望我們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啊。同學們,剛才我們從這里讀出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這段話飽含著父親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啊!你覺得父親當時會怎么說啊?
生1:和藹可親地說。
生2:父親會嚴肅地說。
師:既嚴肅又和藹。
生3:語重心長地說。
師:同學們,我們能不能體會著父親的這種用意來讀一讀這段話啊,自己先練練吧。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師:誰來讀一讀?
生1:(朗讀父親的話)
師:父親當時是在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啊。誰再來讀讀?
生2:(朗讀父親的話)
師:多么語重心長,多么發人深省啊,父親就是希望孩子們做一個像落花生一樣的人啊!父親的話我們讀懂了,作者當時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你能找找依據嗎?誰找到了,你來說。
生:我從第13自然段看出,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0、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理解“我”說的話。
(1)齊讀。“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討論交流:“體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關系?
(4)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
1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部分課文。
12、朗讀最后一段,找一找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父親的話給“我”很深印象。體會“印”字用得準確,體會父親的話對“我”一生的影響。
13、綜觀全文,分清課文主次和詳略。
14、再次領會課文借物喻人的寫法。(看似狀物,實則寫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此謂借物喻人。)以前學過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有哪些?(古詩有《詠柳》,《梅花》,《墨梅》,《石灰吟》等,現代散文《白楊禮贊》,《梅花魂》等)
五、拓展延伸:
1.學生自由談體會,說一說學完本課后有什么收獲。
2、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像落花生這樣的事物還有哪些?他們各體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比如:粉筆、蠟燭表現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現做人的清高和堅貞不屈的精神;梅花是高潔、堅強 骨氣的象征,蘭草是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精神象征···)仿照《落花生》的寫法,試著從身邊的事物中選擇一種寫一寫,盡可能做到詳略得當。課下寫在小練筆上。
板書設計 :
15.落花生
(主次分明)
借
物 種花生 → 收花生 → 吃花生 → 議花生
喻
人 不圖虛名 默默奉獻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對比手法在表達中的作用。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交代探究目標
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花生為什么有著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課件7)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么到論人生。(出示課件8)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出示課件9)
(1)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課件10)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讓人一見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還是_______最可貴。
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出示課件11)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么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么是“最可貴”?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
(板書:默默無聞地奉獻最可貴)
(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出示課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板書:對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對比。
師:對比手法,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出示課件13)④教師: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⑤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這樣的品質?你能用上“愛慕”一詞說一說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出示課件14)
①出示父親的話。
②學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③教師: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④理解“我”說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
“體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練習2)(出示課件15)
種花生→()→()→()
(板書:收花生 品花生 評花生)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四、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于圍繞主要意思來寫,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教學反思
1、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他們合作的精神,同時,我也注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參與度,讓他們知道自己才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
2、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義,而這教育意義則蘊含在人物的語言中,因此,我注重通過朗讀來讓學生體會這種教育意義,通過把握重點詞句讓學生受到啟發,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同時,我還設計“分角色朗讀”這樣的環節來加深學生對這種教育意義的理解。
3、不足之處在于,對本課的生字教學,我沒有作為重點去把握,而是一帶而過,使部分學生對生字掌握不夠牢固。
總之,需要改進的還很多,我要多吸取別人的經驗,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爭取讓自己有個較大幅度的提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