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7
這是笛子鍵位,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環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襯托作用,聯系上下文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這句話。
3、憑借語言材料,明白經風雨、見世面,接受實際鍛煉,對自己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體會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教具:投影
過程:
一、復習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生讀課題。
2、(引讀第一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節,知道了在強強的腦海里,爺爺的小閘屋是個——更有趣的是——
真美!多么有趣的地方?。姀娛嵌嗝聪M艿綘敔數男¢l屋啊。轉眼到了葦葉蔥蘢的五月,強強終于如愿了——
二、學習第二段
1、看,展現在強強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出示“五月間的海水變得柔和溫潤。……拂過強強的臉頰。”
①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通過想象感受一下情景。
②你感受到了嗎?(指名)海水是——海面是——海風呢?
此時此刻,你好想說什么?(好美呀,好舒服呀……)
③這情景與強強腦海里的一樣嗎?可以用哪個詞來表達?(果然)
2、我想強強一定和大家發出了一樣的感嘆。該做更有趣的事了。齊讀4-6小節。
多美呀!
三、學習第三段
美好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夜晚很快就到了。
1.爺爺說——我們聽聽強強怎么回答(指讀)
你能想象一下強強說這話的時候會有什么動作嗎?
真棒!你說此時的強強在爺爺面前表現得十分地——(勇敢,英勇,膽大……)
2.我們可不能光聽他說的,要眼見為實,瞧瞧晚上發生什么了?
①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時候變得狂怒起來……隨時都有被海水吞沒的危險。
②指名朗讀。
③讀得真好,此時的大海與白天時的大海一樣嗎?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大海太兇猛可怕了……)
④還有哪些話也寫出了大海的兇猛與可怕呢?
交流:“又是一個大浪摔打在窗戶上,幾乎把玻璃打碎。”
“嘩——嘩——”海水一浪接著一浪,永不疲倦。
“‘呼’的一聲,一陣強風把門吹開了,強風裹挾進來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濕漉漉的。”
3.再來看看那位在爺爺面前表現得很勇敢的強強怎樣了?找出有關語句交流。
①強強裹緊被子,……聽不到任何回答。
②強強嚇得鉆進……
③強強焦急起來……又鉆進了被窩。
他怎么啦?(害怕了,緊張了,焦急了……)
四、學習第四段
(一)、強強從未經過這樣的漫漫長夜,緊張、害怕、孤獨陪伴著他。不知過了多久,在朦朧中,他仿佛聽到了一種奇特的聲音。那是什么聲音?
對,是爺爺的蘆笛!(出示)
指讀。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強強的興奮,高興)
(二)、此時的強強變得怎樣了?是什么使他勇敢起來了?
1、出示:悠揚的蘆笛聲將他的恐懼驅趕得一干二凈。
2、這時候強強想起了什么?
出示: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
這里的海水是指真的海水嗎?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朗讀體會。
五、總結課文,齊讀課文
同學們,相信大家學習了課文后強強會在我們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從他身上我們也會學到只有經過世面,經過風浪,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長的道理。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強強的成長過程吧。朗讀7-13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正襟危坐”、“不茍言笑”等詞語的意思。
2.品讀朱丹的外貌、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的語句,適當引用資料,體會他真摯的愛國情懷。
3.初步了解小說是如何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的。
教學重點難點:在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細節的描寫中感受朱丹熾熱的愛國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目標。
上節課,我們已學習了趙愷的小說《木笛》,本文的主人公是誰?小說主要是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格特點。本文到底寫了一個怎樣的朱丹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木笛》,走近朱丹。
二、品讀考試,
1、《木笛》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場景?
2、這是一場怎樣的考試,快速瀏覽課文第1-6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理解“正襟危坐”、“不茍言笑”的意思,學習抓關鍵字義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3、在這么重要的考試中,朱丹卻選擇了放棄,大師能接受嗎?為什么?你體會到大師怎樣的心情?
4、朱丹為什么放棄考試,他的內心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補充材料,理解背景。
理解朱丹不愿吹奏歡樂曲目的原因,感受朱丹熾熱的民族情懷和愛國熱情。
指導朗讀,讀中體會朱丹的情感。
了解語言描寫的特點,在表達內心情感上的作用。
你還能從朱丹的穿著打扮上讀懂朱丹的情懷嗎?
朱丹取出木笛,又放入木笛,從一取一放中,你又能體會他怎樣的心情呢?
小結:語言、動作、外貌描寫是小說表現人物的重要手段,反復品讀這些關鍵語句,你就能讀活人物,讀懂人物。
三、感動悼念
1、引讀課文,說說朱丹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為什么說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2、配樂范讀,理解是什么讓朱丹感到寒冷,又是什么讓朱丹感到溫暖。
3、配樂誦讀,升華情感。
4、小練筆:笛聲中有什么?內化情感。
四、感動結局
朱丹被破格錄取的原因是什么?大師被什么打動了?這個故事打動你的是什么?
朱丹的手中僅僅握住木笛嗎?
五、升華情感,點化主題
對本文寫作特點總結,對朱丹*格特點的總結。
教學目標:
《木笛》優秀教學設計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朱丹在考場上為什么放棄考試,后來又為什么被破格錄取。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3.教導學生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祖國歷史。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木笛手朱丹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電教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一個叫朱丹的木笛手到樂團去參加最后一輪考試,這是經過幾輪激烈的競爭之后的終試。但是在考場上,朱丹卻放棄了考試。而當晚又被破格錄取,(板書:終試放棄錄取)這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一起回到12月13日這一天,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吧!
二、新授:
1.認認真真地讀課文。想想朱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默讀課文,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朱丹的愛國之情的?請邊讀邊劃細細品味。
出示幻燈:“看過卡片……不演奏歡樂的曲目嗎?”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詞句,走進朱丹的內心世界。
體會出在這個悲傷的日子里抽到這個題目而難過;他知道拒絕后意味著失去這寶貴的機會,甚至永遠與機會失之交臂;他可能會想到,在這不該忘卻的日子里有人竟出這樣的題,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3.指導朗讀
4.就是這輕輕的一句話,卻猶如悶雷在會場里爆炸。這是為什么?
?。?)出示幻燈:這輕輕的一句話,卻猶如悶雷在會場里爆炸,竊竊私語起來。”
體會這一段的意思,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象悶雷突然爆炸的情景。然后可以聯系課文第一部分——機會來之不易。
(2)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說,教師適時引導,“也許有人認為愛國和比賽是兩碼事。
(3)多么難得的機會卻被他卻放棄了,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
5.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名士,但他的.做法卻令我們肅然起敬,此時,我們再讀他與大師的對話,
該怎樣讀呢?同桌互讀——指名讀
師:一邊是自己的前途,一顆有良知的心,讓朱丹選擇了放棄。
6.還從哪能夠看出朱丹強烈的愛國之情?
?。?)(出幻燈“朱丹佇立雪中……天地間翩然回旋”)
?。?)此時朱丹又在想些什么?(體會朱丹對自己的做法無怨無悔和對遇難同胞的深深緬懷。)
(3)同學們你們聽,(放音樂)這是怎樣的笛聲啊,你從中聽出了什么?(對亡靈深切哀思。)
?。?)這一天,朱丹內心很痛苦,他的裝束表示出對亡靈的哀悼;一身黑色,衣衫上的梅花,也表示
了中國人的不屈不撓。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朱丹這樣一位熱血青年,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對環境的描寫,使朱丹的形象深深扎根于我們心中。
7.故事的結尾讓我們大家如釋重負,朱丹被破格錄取,如果你是那位主考官,你會對朱丹說什么?
寫下來,同桌交流,推薦。
三、鞏固:
師:其實在12月13日這個沉痛的日子里,還有很多人和朱丹一樣懷著沉痛的心情。文中有沒有提到?
1.出示幻燈:臨近石碑……紅寶石般的淚。
抓住三個“像……”四個“有”兩個“他們”還有“流出紅寶石般的淚”體會想象
2.讓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其他紀念活動。
3.教師幻燈片簡單介紹,學生默讀。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2、通過討論明確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互相商量,換位思考,才能避免矛盾,*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難點是主題的揭示,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的討論。
【教學方法手段】
朗讀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鈴響了,語文老師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向教室。剛到門口,突然,“嗖”的一聲,一個粉筆頭飛了過來,不偏不倚打在老師黝黑的臉上……
學生自由發言后老師亮出結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師若無其事地擦了擦還在微微發麻的臉頰,彎下腰撿起那還在地上跳動的粉筆頭,輕輕地放入粉筆盒,面帶微笑地說“上課,同學們好!”“老師好!”)
這樣的境界是多么美好??!可是有一件事由于處理不當給雙方帶來了傷害。
老師板書:羚羊木雕。
二、默讀課文思考
1、文章圍繞羚羊木雕寫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3、每個人物的形象各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三、討論交流
結合文章具體內容,結合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討論人物形象,分角*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人物情感。
四、再讀課文聯系自己,聯系生活思考討論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或“父母”你會怎樣做?
五、布置作業
續寫“我回家之后”(注意關鍵詞:溝通、*)
【板書】
要回羚羊木雕──傷害
語言、動作、心理──刻畫}人溝通商量換位思考──避免矛盾*相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