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07
這是父愛之舟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目標 1.會認“棧、冤”等13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nèi)f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3.領(lǐng)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lǐng)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學
重點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從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學
難點 領(lǐng)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lǐng)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會認“棧、冤”等13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nèi)f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通過具體事件初步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設(shè)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愛是那親切的話語,父母的愛是那熱情的鼓勵,父母的愛是那嚴格的要求。父母的愛表現(xiàn)出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可是,不論哪種形式,都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父愛之舟》這課,去感受文中那濃濃的父愛吧。
板書:父愛之舟
【設(shè)計意圖: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欲望。】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讀文識字。(出示課件3)
1.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結(jié)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nèi)交流。
3.交流匯報:(出示課件4)
(1)大家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出示本課的生字,糾正讀音,重點記住“蠶、繭、掀、席、廟、屑”等課后生字以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以自由舉手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4.討論交流(出示課件5)
(1)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說說你感動的理由。
(3)讀一讀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感情。
5.小組活動。
小組成員帶感情朗讀課文,評出朗讀較好的同學推薦給大家。
三、整體感知。(出示課件6)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文中寫了哪些事。
2.從這些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3.畫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生總結(jié) 匯報(出示課件7)
本文先回憶了過去:父親送“我”報考學校和上學,見“我”晚上在旅館被臭蟲咬,父親心疼的樣子。
在廟會中,父親帶“我”去逛廟會,給“我”買豆腐腦,可是自己卻舍不得吃,后來還給“我”做萬花筒。
父親在雨雪天氣背“我”上學。
為了供“我”讀書,家里籌錢,為了節(jié)省路費,父親借船送“我”。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出示課件8)
1.課文分了幾個場景進行描述?哪個場景讓你感動?
(夢中出現(xiàn)了父母深夜喂蠶,父親帶“我”住旅店;父親帶“我”去廟會讓“我”吃豆腐腦及為“我”做萬花筒;父親雨雪天送“我”上學;鵝山高小為“我”鋪床;無錫師范送考;無錫師范送“我”去上學的路上為“我”縫棉被。)
這些場景都顯示出父親對兒子博大的愛。
2.分小組討論,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總結(jié),匯報
第一部分(1)以夢境開始,引入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2~9)以小舟為線索,寫了父親對“我”滿滿的愛。
第三部分(10)以夢結(jié)尾,首尾呼應(yīng),表現(xiàn)出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愛意。
【設(shè)計意圖: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解決生字詞,既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設(shè)計意圖:從整體把握課文,能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利于更深一步理解文章。】
《父愛之舟》這篇回憶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見長,而是以情取勝,平白如話的語言里,蘊含著深厚的父子之情,細細咀嚼,別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動不已。
成功之處:
一、讀題釋題,激發(fā)情感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引領(lǐng)學生認真讀課題,把題意引向文意,讓課題成為導引學生解讀文本的切入點,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我在“舟”字下做了著重號,向?qū)W生提問“舟”是什么?題目為什么是“父愛之舟”?“父愛”和“舟”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呢?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讀課文。
二、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標中指出:要保證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感悟。全篇采用倒敘的手法,從夢境開始,引入對往事的回憶;以從夢中醒來、淚濕枕邊結(jié)束,首尾圓合。往事潛入夢中,說明往事難忘,更深刻地表現(xiàn)出父愛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記難以磨滅。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體驗感悟;學生讀懂了語言文字背后的內(nèi)容,體會到了父愛的偉大,也感悟到了作者對父親的那份敬重。
三、品詞斟句,深情感激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感悟父親的慈祥與善良、偉大與無私,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深情,體會“我”對父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在這節(jié)課上我的引導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對“他平時節(jié)省到極點” “錢很緊,但家里愿意把錢都花在我身上”等語句的引導,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領(lǐng)悟和感動,學生情動而辭發(fā),受到感染并與作者吳冠中產(chǎn)生共鳴,對自己父親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一、說教材
《父愛之舟》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文章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父親對兒子的愛的幾個場景,表達父親了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愛與感激之情。文章語言質(zhì)樸,感情深沉而濃烈,從小事中發(fā)掘偉大的情感,感人至深。
二、說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jié)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3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nèi)f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繪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3.領(lǐng)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lǐng)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文章的教學重點是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從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學難點是領(lǐng)悟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體會文中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同時,我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體驗生活中父親的愛。這樣既解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四、說教法和學法。
1.根據(jù)文本,選擇合適的教法。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在三維目標的指引下,我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課件和點撥的方法來理解文本。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學、自讀、自悟,以讀促悟,使學生形成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采用充滿感情的語言進行導入。這種方法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
2.對于課文的理解。我首先讓學生在自讀的基礎(chǔ)上解決生字詞,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通過讓學生概括主要內(nèi)容,達到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3.我還設(shè)置了精讀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把握重點句子,通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來達到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從而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
4.對于課外作業(yè)的布置,我設(shè)置了“以小見大寫法的應(yīng)用”,引導學生根據(jù)本課的寫法寫一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父親,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
《父愛之舟》是屬于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舐犢情深”為主題的精讀課文。這篇文章是回憶性散文,作者以夢的形式呈現(xiàn)往事,描寫作者和父親在一起的一個個生活場景,表現(xiàn)父親對作者無微不至的愛,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父親的無限思念。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反反復復鉆研教材。我在思考,課堂時間只有30分鐘,而我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又是《父愛之舟》篇幅很長,那在教學時我要如何取舍,教什么怎么教呢?最后我確定了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我設(shè)計五個板塊。每一個板塊都緊扣主題圍繞目標進行教學。在初步擬訂好教學設(shè)計后,我進行了試教。在試教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教師語言碎,問題提的不夠明確,教學內(nèi)容多,孩子們在有限課堂上不能很好的與文本進行深度的對話。對教材理解不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沒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面對出現(xiàn)的問題,我又陷入了沉思。究竟要怎么去引導學生,采用怎么樣的教學策略,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滔滔不絕呢?于是又請教了年級組教師,請教了向主任。大家共同出謀劃策,我再次理順自己的教學思路。于是再到另一個班試教,這次試教面對不同的個體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學生不僅理解不透甚至課堂氣氛沉悶,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都不那么積極。那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情,又該如何去引導激發(fā)。于是再次鉆研教材,再次修改教學計劃。最后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決定制定課前學習單,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孩子們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力求在課堂中落實以學定教,先學后教。
終于迎來了乾元小學第一屆“龍馬杯賽課”。在整堂課中,我把學習的時間歸還給學生。由課后的結(jié)尾導入新課,先請學生讀讀文章的結(jié)尾,再請同學們說說讀了結(jié)尾有什么想說的,問題的拋出讓孩子們沉靜的思維蕩起了點點漣漪,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思考與學習興趣。在學生各抒己見后,我過渡到下一個問題,父親做了那些事讓作者從夢中醒來,淚濕枕邊?這樣巧妙的引導學生進入了下一個關(guān)鍵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當學生都回憶起父親為吳冠中做的點點滴滴后,徹底把課堂時間交給孩子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們交流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場景,并抓關(guān)鍵字詞談理解與感受,讓彼此之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體會父愛的深沉、父愛的細膩、父愛的偉大。小組長在帶領(lǐng)組員交流后,又指名同學在班級匯報材料交流。由點到面層層上升。學生交流匯報材料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歸納與引導,寫法的歸納與引導。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歸納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學習的方法讀、找、畫、寫,習作的方法抓住細節(jié),表達真情。當學生感動于文本中的父愛時,我又把孩子們從文本中拉了出來。出示自己父親的照片,講述七十多歲老父親爬樓為我搬東西的場景。讓孩子們在我的講述中再次體會父愛、感受父愛。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父愛銀繞著孩子們。由此及彼,學生的腦海中也浮現(xiàn)出父愛的種種場景,表達欲望勢不可擋。老師話鋒一轉(zhuǎn),孩子們請拿起你們的筆讓父愛流淌在指尖,流淌在心間吧!伴隨著筷子兄弟《父親》感人的旋律,孩子們激情澎湃的書寫著一個個充滿父愛的場景。音樂結(jié)束,孩子的作品也紛紛出爐,在分享中孩子們再次感受到了原來天下的父親都一樣都給予了子女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有些孩子聽的淚水漣漣。時間總是有限的,幾個孩子分享后。整堂課接近尾聲,老師對父愛進行了總結(jié),在推薦有關(guān)表達父愛文章朱自清的《背影》,馬德《溫暖我一生的冰燈》、《手指尖的愛》中結(jié)束教學。
教學后,對整堂課我進行了反思。教學目標明確、重難得把握準確。教學流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也非常關(guān)注學情,但是課無完課。在課堂中還有一些有待努力改進的地方。一、教師有點急于走流程,對于學生的引導不夠,在小組交流學習環(huán)節(jié)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學生交流的不夠深透,沒有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二、教師對于學生的匯報材料交流沒有給予非常有激勵的評價,在聆聽評價方面需要加強繼續(xù)做好功課。三、基于課堂時間有限,部分同學沒有得到交流與分享。四、學生在分享自己寫的父愛場景,老師沒有做到及時指導與點評,以學定教還需進行深刻的反思。
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努力的地方異常諸多。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研讀課本、課標。把握好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