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幼兒游戲案例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觀察內容:
生活館里由美容院和理發廳組合而成,渠霖協商后選擇當一位美容師。剛開始她拿了頭大毛巾、化裝品、蒸汽機等材料布置成美容院,當客人一來,渠霖美容院提供的材料仍然不夠,她拿大毛巾為客人包住頭發后,就沒有毛巾可以幫客人洗臉了。于是她掏出自己的小手帕,假裝用它為客人清洗;當小手帕使用完后,她還拿了個籃子充當水槽,洗干凈后再繼續使用,看到美容院由她來管理,我滿意的走向其他主題中。一會兒,渠霖跑過來對我說:"我把噴嚏打在客人臉上,他們都跑光了!""你感冒了?怎么忘了轉過臉或是捂著嘴巴呢?"我問道,"但來不急了!而且捂著嘴巴等下還要幫客人按摩也是很臟的!""那你找個東西幫你捂著好了,想想,什么東西比較適合的?" 渠霖想了一會突然喊道:"阿姨在分點心不是有口罩嗎?好象大一班開的醫院也有,我去借一個用用。"于是,渠霖向大一班的"醫生"借了一個口罩,繼續當起美容師。
分析與反思:
游戲中幼兒比較喜歡使用已提供好的道具或材料,替代物的使用現象較少,幾乎都以教師提供的材料為主,有的幼兒則會不斷的詢問教師解決的辦法。該幼兒在游戲時的自主性較強,當沒有毛巾時,能想出用手帕代替,使幼兒游戲進行下去,并豐富了游戲的情節。在打噴嚏事件中,幼兒雖在開始無法獨立解決問題,但通過教師是適當引導與提示,她能夠聯想到其他主題中可相互使用的游戲材料,因此,幼兒對各主題中的知識、材料經驗與角色職責也是需要一定的認識。
游戲中我發現除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外,可提供些半成品或是在游戲中可用來替代的材料、道具等,放在百寶箱中供幼兒自由選擇,同時對本班的多種玩具,也可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充當游戲中你所需要的物品,從而取而代之。
一、案例描述
結構區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他們設定的主題是開元寺,除了建構已學過的東西塔、大雄寶殿外,幼兒還聯想到在開元寺里看過古船,于是一伙人都興致勃勃的參與古船建構中,毛毛與航航都選擇了小星星積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而較晚入區的佳佳看到小星星玩具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毛毛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航航忙說:“我們人數已經夠了,快沒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佳佳不愿意去其他區。偉偉在一旁拿出小花片約佳佳:“那我們拼一些小船好了。”但佳佳還是不愿意,我介入啟發幼兒想想:“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樣的擺設裝飾一下?”他們回答了好多種:“亭子、椅子、船漿、大炮、旗子等。”“那這些小裝飾就可以用花片模擬建構,再與大船組合起來。這時,許斌像是獲得某種靈感,興奮的拉著江海一起用花片裝飾古船。最后,這群小伙伴還一起用各種圍墻裝飾性劃分開元寺的古船展、東西塔、假山等不同景物。
二、案列分析
這次結構活動,雖然有小部分幼兒在合作建構,但有時局限在好朋友中,對其他幼兒的介入拒而遠之。因此,教師在評價他們作品時,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讓幼兒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體喜悅和榮耀,相互模仿學習到同伴游戲時的玩法與經驗,體驗分工合作,分享結果的喜悅。通過本次觀察,對在結構游戲中,幼兒的合作關系有以下看法:有個別幼兒較不愿與他人合作、分享,獨占欲也強。這使在集體活動的多數幼兒缺乏交流,語言的溝通,及游戲經驗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約束幼兒相互學習與發展的機會。教師在引導幼兒模擬建構的同時,可提醒啟發幼兒更多的創造力,在肯定個別幼兒的獨特成果時,又要鼓勵幼兒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獲。
三、對策與思考
1.握幼兒喜好,完善區域環境。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區域環境中設施越多幼兒可以參與的項目就越多,對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非常有利,但是設施的增加要限定在一定程度內,因為如果設施過多可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所以,為了引導幼兒參與到區域環境活動之中,更好的提升幼兒的能力,教師必須不斷完善區域活動環境,把握好區域環境建設的程度,從最大程度上滿足幼兒探究的欲望。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幼兒的喜好,比避免幼兒對創設的區域活動環境產生反感,或者因為活動設施過多而很難選擇,引發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勢必會影響活動質量。同時,還要不斷調整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其喜好也會發生一些改變,并且長時間參與同一項目,幼兒自己也會產生厭惡感,所以,教師必須及時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有效激發出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熱情。
2.引導幼兒參與,積極實現互動。
雖然區域活動開展的目的是為幼兒與材料相互作用提供機會,但是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師幼互動。教師應為幼兒創建一個寬松的區域活動環境,使幼兒在和諧的氛圍下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內容與同伴,主動參與區域活動與學習。所以,教師應該設置一個互動性環境,然而目前很多幼兒園都存在教師少幼兒多的情況,教師很難與每個幼兒直接接觸、互動,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往往會忽視對幼兒的回應。為了更好的激發幼兒的探索與創造性行為,教師應該從情感上、語言上回應幼兒,對幼兒提出的想法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表揚。
階段一:案例表現:
Ø 觀察背景:娃娃家是創造性自主游戲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形式。我們從小班開始到大班一直在開展著這個游戲。幼兒進入大班,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游戲經驗,為了了解娃娃家游戲的開展情況,對其進行了兩周的觀察。
Ø 觀察實錄:
娃娃家的媽媽一手抱著娃娃一手拿著勺子,給娃娃喂水。爸爸則在一邊擺弄著桌子上的鍋、碗。這時,媽媽說:“哎呀,家里沒有菜了,我要去買點菜。”爸爸在一旁聽到了,丟下手上的東西就往外跑,邊跑邊說:“我去買菜,我去吧。”過了一會兒,爸爸買好菜回來了,但他菜全是散著拿在手上。買得太多了,手上的菜掉了一地,于是又去撿,就這樣邊撿邊掉,等菜拿到家時,地上還是掉了一些。媽媽看見了,說:“你是怎么回事呀!”
Ø 分析與思考:
隨著幼兒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娃娃家中的游戲情節也在不斷豐富。他們能夠遷移生活中買菜的經驗。但幼兒去買菜時都是空手去的,菜場也沒有裝菜的東西,有時多買兩種菜手就不夠拿了,于是就發生了上述的情況。
Ø 實施措施:
A:與幼兒共同討論,讓幼兒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B:拓展談論,游戲中還會預見什么問題?并鼓勵幼兒積極動腦自己解決問題。
階段二:
案例表現:
Ø 觀察背景:
通過上次活動的討論,孩子們覺得應該找個東西來裝這些買來的菜。于是,在娃娃家投放了兩個小籃子,在菜場中投放了一些塑料袋,在百寶箱中也放了一些塑料袋。
Ø 觀察實錄:
娃娃家的寶寶睡在床上,媽媽拿了一個小被子蓋到娃娃的身上。坐下來拿了一個鍋,放到煤氣灶上,用小鏟子鏟了幾下,爸爸看了說:“你在燒什么?”媽媽說:“燒飯。噢,要去買點菜了,說完就往外走。”這時,爸爸喊:“哎,你不拿籃子呀?”媽媽說:“哦!說著拿起了籃子,走了。”媽媽拿著籃子到銀行,對銀行的人說:“我要取錢。”“拿多少”“十塊”。銀行的人給了十元錢媽媽。媽媽拿著錢到菜場,指著菜說:“我要這個,嗯,還有這個這個”菜場的人把菜放到秤上秤了一下,把所有的菜放到一個塑料袋里,給了媽媽。媽媽把袋子接過來,放到自己的籃子里。
Ø 分析與思考:
顯然,娃娃家的籃子和菜場的塑料袋都起了一定的作用。讓幼兒不會發生以前東西買了,卻拿不起來的事情。幼兒都能使用工具,也讓幼兒更樂意外出去購物,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游戲中的交往。但往往也正因為幼兒更樂意去購物了,造成了大家一起往外跑的現象,家中往往只剩下娃娃一個人在。
Ø 實施措施:
A: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按需購物”,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將需要買的東西先想好并記錄在紙上,再去買,培養做事情的條理性。
B:組織討論:娃娃家里可以留娃娃一人在家嗎?并制定一些合理的規則。
階段三:
案例表現:
Ø 觀察背景:
在娃娃家中提供了購物紙和筆,使幼兒能在出門買東西前記錄下所要買的東西,觀察幼兒如何進行記錄。
Ø 觀察實錄:
娃娃家的媽媽坐在桌子邊,拿了紙和筆,在購物紙上的青菜、礦泉水上打了一個勾。對爸爸說:“我先去買點東西,你在家里。”爸爸說:“你買什么?”媽媽拿著購物卡說:“我去買點青菜,還有礦泉水。”說著,媽媽拿著包包,走了。媽媽到了菜場,拿著購物卡說:“我買點青菜。”說著拿了一個青菜放到秤上,服務員說:“3塊錢。”媽媽拿了5塊錢給服務員,服務員看了,說:“5塊呀,嗯,我找你2塊吧?”說著,服務員拿了2塊錢給媽媽,媽媽接過錢,走了。娃娃家的媽媽直接回到了家,到了家里,媽媽把菜放到桌子上,這時,她看到自己的購物卡上還有一個礦泉水沒有買,又站起來說:“我還有礦泉水沒有買呢!”說著,又往外跑。
Ø 分析與思考:
幼兒能通過記錄卡清晰地記錄自己所要買的東西。這對幼兒來說,也是游戲情節的豐富,所以孩子們還是愿意進行記錄。同時,這種做法還有助于培養幼兒做事的條理性。但目前來講,記錄的方法太過于單一,可以拓展其他的記錄方法,甚至可以在買過東西后進行記帳,同時練習計算能力。
Ø 實施措施:
A:鼓勵娃娃家中每個幼兒輪流去買東西,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記錄。
B:引導幼兒用其他方法進行紀錄。
Ø 特別提示:
這里提供的三個案例主要展現了娃娃家游戲與超市游戲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教師通過材料的提供不斷深化游戲情節的經過。大班幼兒游戲交往的頻率不斷提高,幼兒在游戲中會涌現出各種新的游戲愿望。游戲材料的提供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實現游戲愿望,而且能夠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案例二、三中提到的培養幼兒做事情條理性、練習計算能力。)值得教師重視的是,教師為幼兒提供的游戲必須具有可創造性,并鼓勵幼兒積極動腦,逐步學會與同伴共同解決問題。
《大班區域案例分析3篇》:大班區域案例分析第1篇一、案例描述:區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選擇了不同的區域開始玩游戲,我發現創想區一個人也沒有。于是,我說:“創想區誰愿意去玩啊?&r
《幼兒園一日活動案例分析50篇》:幼兒園一日活動案例分析第1篇 幼兒園一日活動教案一 一、晨間活動 (一) 晨間接待 1、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與幼兒,提醒幼兒使用禮貌問語,表揚自己扶樓梯上樓的幼兒,并
《幼兒園教學案例分析20篇》:幼兒園教學案例分析第1篇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分析與反思 觀察背景:欣悅是我班一個年紀較小的外地新生,經過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發現其適應本事還是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