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1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幼兒園案例分析:選擇適當時機引導幼兒游戲
一、觀察實錄:
一天,在離園前自選活動時,我們班的孫越和何易洋在積木區(qū)為一輛小汽車爭搶起來,開始我并未馬上介入,希望他們能夠自己解決,可誰知正處于情緒激動狀態(tài)下的兩個孩子誰也不讓誰,竟要大打出手了。我趕快走過去,果斷地將汽車拿到手里,告訴他們:“你不讓他,他也不讓你,干脆放我這兒吧!”他倆見狀都噘著嘴搖搖頭,看樣子很后悔。我又故意說:“反正你們老搶也玩不成,放我這兒不是挺好嗎?”孫越說:“我們不搶了。”何易洋也點點頭期盼著看著我。我緩和了一下口氣問:“怎樣才能倆人都玩上,又不打架呢?”孫磊說:“商量,我玩一會兒,他玩一會兒。”我又追問:“什么叫玩一會兒?”孫磊說:“20圈。”考慮到時間太長何易就玩不成了,我建議玩7圈,他們同意了,兩個孩子又玩起來。
二、分析與措施:
幼兒游戲什么時候需要教師的指導,什么是適當指導,怎樣才能了解孩子的實際經(jīng)驗和興趣呢?我想,觀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關鍵的一環(huán)。因此,在區(qū)域游戲中,多數(shù)時間我是觀察者,觀察幼兒玩的內容,交往情況,玩中有什么問題等。如果www.boliduo.cn幼兒玩得很好,交往正常,我不會介入。我認為盲目介入會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游戲,會影響幼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伙伴間的相互作用,會讓孩子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或反感。只有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以下幾種狀況時,我才會適當介入,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孩子深入開展游戲。
當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可能出現(xiàn)危險時,我用結果反饋法讓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由于我的適時介入,不僅解決了矛盾,更重要的是我用結果反饋法讓孩子們意識到不輪流不謙讓所帶來的結果是兩個人都玩不成,從而讓他們理解了輪流、謙讓對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
三 、結論: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根據(jù)幼兒的實際經(jīng)驗和興趣,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護愉快情緒,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