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策略PPT課件這個PPT共3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活動名稱的設計,活動目標的設計,活動準備的設計,活動過程的設計,活動延伸的設計,活動反思的設計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策略
1、為什么要在幼兒園開設社會教育活動?
首先,要理解一下什么是“社會”,社會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的有機整體。人從一出生便進入社會,需要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 開設社會教育這門課程就是為了使個體更好得成為適應社會、能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獨立的個體。 其次,幼兒期是人格塑造與養成的關鍵期,而幼兒園是進行社會教育的重要的、必要的途徑,其教育影響具有不可替代性。
2、什么是活動設計?
是教師為實現有效地學習目標而預先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思考,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以科學的方式對課程中的某個單元或者其中的某個內容的目標、過程進行規劃、安排和設想,組成一個合理的結構,使活動得以運行的程式,它是教師實施教育的基本準備。
一份具體的社會教育活動方案包括哪些要素?
一、活動名稱的設計
二、活動目標的設計
三、活動準備的設計
四、活動過程的設計
五、活動延伸的設計
六、活動反思的設計
一、活動名稱的設計
它是某一次具體教育活動的名字。活動名稱的設計要求:
1、從活動名稱能大概了解社會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2、在取名稱時盡量符合兒童化的特點。H:\社會\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png
3、書寫內容完整
二、活動目標的設計
活動目標是對幼兒學習發展的逾期設想,也是教育評價的依據,制定準確、恰當的活動目標是十分重要的。
學前兒童活動維度應從兒童需要掌握的知識、所要形成的情感、態度以及所要掌握的技能、方法等方面來制定,因此活動目標的結構包含三個維度。
(知識維度、能力維度、情感維度)
1、知識維度
知識維度是在社會教育活動中需要兒童掌握的社會性知識。本領域知識維度的目標可包含內容為:
認識自己和他人的知識、社會情感的知識、社會行為的知識、社會環境的知識、社會活動的知識、社會文化的知識等。
(常用的表述詞匯有:了解、知道、懂得、意識到、理解等)
2、能力維度
能力維度是兒童運用社會性知識進行社會性實踐活動的技能、方法等。能力維度的目標可包含的內容為: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想象力、認知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是非判斷能力、移情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注意力、適應環境的能力等。如:大班社會活動方案中這一目標“在有趣的活動中讓孩子掌握一些緩解、轉移不良情緒的方法”(移情能力)。
(常用的表述詞匯有:學會、遵守、做到、能夠、形成、運用、掌握等)
3、情感維度
情感是個體在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反映,它影響著個體參與活動的狀態。情感維度的目標可包含的內容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禮貌、講衛生、勤儉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情心、樂于助人、分享、謙讓、關愛、感恩、寬容、責任、誠信、愛護公務、愛護環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意志力、自信心、勇氣、自制力、自尊心、自主、耐心、細心等);良好的態度(認真、虛心、有始有終、一心一意、努力探索等)。如參與活動時表現出來的積極的態度,表現出來的快樂、愉悅等情緒反應,以及對某些事物、事件、活動充滿興趣,愿意從事活動,有較強的自信心、意志力等。
(常用的表述詞匯有:樂意、愿意、喜歡、保持等)
鞏固小練習
?了解食品店里的主要商品,知道食品可以分類
?培養幼兒觀察、辨認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能力
?激發幼兒對剝豆的興趣,樂意剝豆
?認識自己的標記
?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能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家人
制定活動目標時應該注意:
(1)目標的表述符合本領域要求,領域目標即要突出領域要求。
例:我是中國娃(大班)
活動目標:
1、知道萬里長城、故宮都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建造的。
2、能說出2---3個我國的“世界之最“,并能將自己所說的與圖片對應起來。
3、初步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例:我是中國娃(大班)
活動目標:
1、用愉快的情緒學唱歌曲“中國娃“。
2、做到連貫地唱出歌詞、音調節奏準確。
3、能夠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內容。
(2)目標的要求難度適中
例:
“大班活動目標:學習準確地使用”謝謝“、”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目標的要求過于簡單)
小班活動目標:了解有關臺灣的基本知識,了解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標的要求難度過高)
思考:
怎樣知道目標要求是不是難度適中?根據什么?
(3)目標表述簡潔明確,重點突出,具有可操作性。如實反映通過本次活動所能達到的目標,切忌籠統、夸大。
例: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目標籠統,重點不突出)
可改為: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
例: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目標籠統,不具有可操作性,一次活動難以完成)
(4)目標的表述方式要統一
教育活動包含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發展)兩方面,在表述活動目標時,即可以從教師教這一角度確定活動目標,表述教師期望通過教育活動幫助兒童獲得的學習結果;也可以以幼兒的學為出發點,指出幼兒在學習以后應該知道和能夠做到的程度。
從教師的角度常用“幫助、激發、引導”等詞來表述。
從幼兒的角度常用“學會、喜歡、說出、表達“等詞來表述。
例:1、了解大班幼兒的生活、學習情況。
2、激發幼兒向大班哥哥姐姐學習,爭做大班小朋友的愿望。
(5)目標的順序清晰
按目標的重要程度排序(重前輕后)
按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排序(由易到難)
按活動進行的順序排列目標
按情感、能力、知識方面分別闡述目標
三、活動準備的設計
思考:
教師需不需要知識經驗的準備?在教案的活動準備部分是否寫出來?
三、活動準備的設計
說一說
以下活動準備的書寫中包含了誰的哪方面的準備?
我是哥哥姐姐(大班)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與一個小班的幼兒進行多次日常生活中的接觸,并兩兩結伴。
2、選擇室外場地或者大型活動室、皮球、布片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障礙物搭成的小路兩條。
3、獎品。
四、活動過程的設計
基本部分
(1)導入部分:
導入部分也叫開始部分,其作用是引起兒童注意,吸引兒童參與活動,激發兒童的主動性等。教師可以通過對原有經驗的刺激,提出學習目標、運用生動的語言或體態來實現。
導入方法:提問導入、游戲導入、故事、謎語導入、物象導入、情境導入、設置懸念導入、演示導入、直接操作導入等。
說一說:
以下導入環節用了什么方法?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主要是教師引導兒童進行感知學習和練習的過程,是實現活動目標的主體部分,承載著主要的教育內容,活動內容的重難點、兒童需要掌握的知識、需要體驗的情境、應該練習的行為都在這部分呈現。
基本部分設計要點:
要為實現目標而服務
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要層次清楚,環環相扣
要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方法)
要精心設計提問,給幼兒表現和表達的機會
基本部分活動環節構成:
教師引導環節、兒童回答參與環節、教師示范演示環節、兒童練習操作環節、教師巡回環節、兒童探究學習環節、教師總結評價環節、師幼互動游戲環節
基本部分設計活動可選的方法和手段(實現教育目標):
要達到知識維度的目標可以運用講授、談話、演示等方法進行
要達到能力維度的目標可以運用示范模仿、練習反饋的方法進行
要達到情感維度的目標可以運用體驗、扮演、鼓勵、強化等手段進行
例:大班社會教育活動“中國年“,基本部分如下:
1、教師講故事《年的傳說》,請幼兒仔細聽。
2、師幼討論:年是什么?趕走了年大家是怎樣慶祝的?人們的心情怎樣?
3、欣賞圖片:放鞭炮、掛燈籠、貼春聯
提問:你聽過鞭炮聲嗎?(學一學鞭炮聲)。過年的時候掛燈籠嗎?有沒有貼春聯呢?
4、教師小結:過年也叫過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我們要用各種方式來慶祝,過年的時候人們的心情都非常愉快。
5、教師出示預先準備好的紅燈籠,請幼兒觀察,互相傳遞,玩一玩,體驗愉快的心情。
6、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思考:小朋友們喜歡過年嗎?你們過年的時候干些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說出穿新衣、收壓歲錢、走訪親戚等年俗。
(3)結束部分
思考:
在活動進行到哪一步可以結束?
在結束部分一般要做什么?
一般由誰來總結
五、活動延伸的設計 ——留下思考或提出后續要求
活動延伸的形成可以是家園共育、領域滲透、環境創設、區角活動、游戲等
延伸要考慮延伸的內容是什么?往哪里延伸?
說一說:以下活動延伸的形式是什么?
我的小伙伴(小班)
活動延伸:
1、在日常活動或游戲時間,教師可帶幾個幼兒一起玩“牽繩子找朋友”的游戲。
2、給幼兒提供班級的集體照(可以在照片反面寫上孩子的名字),請幼兒回家后看著照片給父母說一說同伴小朋友的名字和特點,對不記得的小朋友,父母可在第二天送幼兒入園時幫助幼兒認識。
中班家家樂(大班)
活動延伸:
1、繪畫活動“中秋賞月”
2、在表演區表演童話劇“到月亮婆婆家做客”。
六、活動反思的設計
教育活動反思,對這一欄內容的撰寫,是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自己實際和實施的教學活動做一個完整全面的思考、評價和總結。總結的內容包括對活動內容、教學方法、兒童行為表現的反思,也包含教師對自身行為、教學特點等方面的反思。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進一步提出對活動的調整、修正或改變的方案。
例:大班社會教育活動“舞龍”,活動反思如下:
在這次活動中,比較成功的是組織和幫助幼兒直觀地了解了“舞龍”這一民間活動。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師幼互動過程非常和諧。整個活動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投放了較多的材料,使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活動的愉快。我們通過個別的、集體的、小組的方式展開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培養了幼兒互助、合作、分享的品質。不足之處在于,活動開始的談話部分不夠深入,對幼兒調動不足。
我們是孩子們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希望我們每一位教師在設計社會教育活動前,可以站在學前兒童的角度所思、所想、所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