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設計與指導PPT課件這個PPT共60頁,主要包括了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類型,探索多種跑的方式,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選擇和創編,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體育游戲 的設計與指導
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又稱活動性游戲,是一種融合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的身體練習活動,它在內容、形式和作用上都具有綜合性的特點。
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類型
(一)按活動性質可分為
1、模仿性游戲:
特點 :通過模仿各種動作,發展基本動作的一種游戲方式
常伴有兒歌和音樂
eg:體育游戲《小白兔》,訓練雙腳向前行進跳的技能。
2、有主題情節的游戲
特點:有角色,有開始、發展、結束的游戲情節
Eg:小班《小蝌蚪找媽媽》
中班《老狼老狼幾點了》
大班《老鷹捉小雞》
3、競賽性游戲
特點:在規定的條件下,分勝負的一種游戲。小班階段不太運用。
Eg:大班《奪紅旗》《接力跑》
4、躲閃性游戲
特點:訓練學前兒童動作的靈敏性,對動作技能要求較高,靈活的躲閃
Eg:中班《捕小魚》
5、球類游戲
種類:滾球、拋接球、擊木柱、投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
6、民間體育游戲
種類:跳房子、踢毽子、跳橡皮筋、跳繩、夾包、翻餅等。
(二)按基本動作可分為
走的游戲
跑的游戲
跳躍的游戲
投擲的游戲
鉆爬和攀登的游戲
平衡的游戲
探索走的方式
用腳尖;用腳跟、然后輪流用腳尖和腳跟走
用大步伐走;用小步伐走
快快走;慢慢走;快慢快走
高高的走、低低的走
鋸齒狀的走、曲線走
閉起眼睛走
走路的時候扭動身體
手臂放在不同的身體部位走
決定什么時候從走路變成跑步
與其他兒童走(2—4個)配合左腳、右腳
模仿小動物或其他事物(鐘表)
探索多種跑的方式
快跑、慢跑
大步、小步跑
踮著腳尖、用腳跟跑
成一直線跑;圓圈跑
鋸齒線跑、曲線跑
膝蓋抬高
向下蹲跑
用腳的側邊跑;手腳著地跑
聽信號開始或停止,停止的時候靜止不動。
和其他人的跑,相互配合跑步的速度;兩人一組牽手跑向前跑、背靠背模仿螃蟹跑
結合速度、方向和力度的變化,作為挑戰。
(三)按身體素質練習可分為
力量性游戲
耐力性游戲
速度性游戲
平衡性游戲
靈敏性游戲
協調性游戲
柔韌性游戲
(四)按游戲的組織形式可分為
集體游戲
分散性游戲
(五)按運動器械可分為
球類游戲
圈類游戲
平衡板游戲
沙包游戲
墊上游戲
二、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選擇和創編
(一)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選擇
注意:考慮到學前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和身體機能的發展狀況,注意游戲的選擇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1、根據體育鍛煉的活動類型選擇游戲
(1)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要求
(2)體育自選活動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要求
(3)戶外體育活動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要求
2、根據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選擇游戲
小班:3~4歲的學前兒童處在走、奔跑、跳躍、平衡和投擲等基本動作的初學階段,動作不自如,缺乏協調性和準確性,喜歡模仿,但注意力不集中,對游戲中的動作、角色、情節感興趣,對游戲的結果不大感興趣。
小班指導:動作內容和情節都要簡單,角色也要少,便于模仿,規則要容易遵守,每個體育游戲中最好只包含一種基本動作。
中班:4~5歲的學前兒童動作有了明顯的進步,活動比較協調,平衡能力提高,而且有信心完成一定難度的動作,比較喜歡有情節、有角色、又追逐性的游戲。
中班指導:選擇動作多樣化的游戲進行活動,可進行攀爬、投擲和跳躍的動作的游戲,可增加游戲的競賽性、規則和角色。
大班:5~6歲的學前兒童已能較熟練地掌握各動作的基本要領,而且動作顯得協調有力,靈活自如,喜歡玩有勝負結果的游戲。
大班指導:選擇動作多樣化又帶有競賽性的游戲
3、根據學前兒童基本動作發展水平選擇游戲
注意由易到難:
Eg:發展中班的平衡能力:
游戲《松樹和柏樹》 《迷迷轉》
Eg:大班幼兒助跑跨跳的動作
游戲《小馬送糧》《山溝里的狼》
4、根據季節的特點選擇游戲
冬天:活動量比較大,如:追逐、跳躍
夏天:氣溫較高,需選擇活動量小、比較安靜的游戲。
(二)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創編
1、體育游戲的結構
(1)游戲的任務
發展學前兒童的基本動作,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此外還有鞏固和豐富學前兒童的知識,發展智力和培養他們良好品德、個性的任務、
(2)游戲的內容
(3)游戲的角色、情節和規則
(4)游戲的條件
包括游戲的場地、器械和玩具,它是游戲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
2、體育游戲創編的要領
(1)量力性
(2)趣味性
(3)新穎性
3、學前兒童體育游戲創編的步驟和方法
(1)確立創編游戲的任務
要根據各個年齡班的基本動作發展目標來確定任務,注意體現全面均衡。
(2)根據游戲的任務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
游戲的內容來源有三個:模擬自然現象、模擬動物的各種形態、模擬社會現象(人的勞動和科技活動等諸多方面)和活動。
(3)把角色的游戲動作情節化,并確定游戲的規則。
(4)提供必要的游戲條件
4、編寫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基本格式及規范
(1)游戲的名稱
(2)游戲目標
(3)游戲準備
(4)游戲玩法(也可以寫成游戲過程)
(5)游戲建議(或注意事項)
三、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組織和指導
(一)學前兒童體育游戲的指導
1、合理地組織安排游戲
2、進行游戲的角色分配
3、講解游戲動作與規則
4、全面關注游戲的進程
5、把握好時機結束游戲
(二)學前兒童體育游戲指導的注意事項
1、提供必要的玩具材料
2、注意姿勢和動作的正確性
3、注意掌握活動量
4、嚴格遵守游戲規則
5、注意安全,防止跌傷事故
(1)活動場地要平整,無障礙物
(2)經常檢查活動器械,安放平穩,器械不應帶尖角,以免碰上。
(3)活動前應檢查服裝,不穿過厚的衣服,以免活動后出汗較多,脫衣后感冒。穿合適的鞋子,系好鞋帶。
(4)做好準備活動
(5)周密的做好組織工作,防止跌傷,碰撞或其他事故。
(6)要給予學前兒童必要的幫助和保護。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1.開始部分
(1)任務
熱身
熱心
(2)內容
開始部分可以做一些隊列隊形練習,可以向幼兒說明活動的要求和主要內容,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體操和模仿操,可以開展一些運動負荷不大、有利于發展幼兒體能的游戲,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舞蹈和律動等等。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1.開始部分
(3)時間
一般占活動總時間的10%-20%(幼兒一節體育課的總時間:小班15-20分鐘,中班20-25分鐘,大班30分鐘左右)
(4)注意事項
不可省略
時間不宜過長,運動量不宜過大
根據需要選用口令或口哨
可以選用一些節奏感強、動感十足的音樂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2.基本部分
(1)任務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本次課的教學任務,達到本此課的教學目標,即通過一定的身體動作練習,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基本動作的活動能力,學習粗淺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培養優良的品德和良好的性格,發展智力等等。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2.基本部分
(2)內容
基本部分可以學習一些新的或者較難的內容,也可以鞏固和提高已學過的各類練習和游戲等。
在內容的安排上注意新舊搭配,急緩結合,全面鍛煉幼兒的身體。
一般把新授的內容安排在該部分的開始部分,因為此時幼兒注意力比較集中、情緒比較飽滿、體力比較充沛;把能引起幼兒高度興奮或活動量較大的游戲活動安排在該部分的后半段,以便使之與幼兒身體機能活動的規律相適應。
(3)時間
一般占活動總時間的70%-80%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2.基本部分
(4)注意事項
幼兒身體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高峰一般安排在后半段出現
遵循幼兒學習動作的基本規律:粗略掌握階段→改進提高階段→鞏固運用階段。
控制好活動強度和密度(參考指標:課前心率與課后心率之差在40-50次之間,課的平均心率在130-150次/分之間,心率恢復之間在5分鐘以內,課的練習密度在50%-70%之間)。
如果有游戲與比賽的話,游戲較適用于小班和中班,比賽較適用于中班和大班,且比賽適合安排在該部分的后半段。
對于新授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給予講解示范,并讓幼兒進行練習。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3.結束部分
(1)任務
緩解幼兒身心高度興奮或緊張的狀態,合理地評價和小結幼兒的活動,有組織地結束活動,收拾場地與器材。
(2)內容
輕松自然的走步,徒手放松練習,簡單、輕松的操節或舞蹈,安靜的游戲,簡單的評價與小結,組織幼兒收拾場地與器材等。
(3)時間
一般占活動總時間的10%-20%
四、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
3.結束部分
(4)注意事項
不可省略。
不可進行運動量大或讓幼兒更加興奮的游戲或活動。
放松活動一般配以輕柔、舒緩的音樂,可達到更好效果。
不要把收拾與整理的任務留給自己或配班教師,讓幼兒自己做。
各年齡班體能游戲的指導策略
小班:小班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勝負意識、對游戲結果不太重視、喜歡模仿。組織情節簡單、角色少、動作簡單、規則少且易于遵守、幼兒可以獨立活動的游戲,。
三、易拉罐、飲料瓶
四、沙包、繩
1、沙包
夾沙包 跑、跳
場地的一邊設為起點,另一邊放幾個桶或紙盒等大一些的容器,作為跳躍的折返點,起點和折返點相距4-6米。幼兒站在起點處用雙腿的大腿內側夾住1個沙包準備好,當聽到“開始跳”的口令時,在起點的幼兒就夾著沙包向桶或紙盒方向連續跳躍,到達后,用手將夾帶的沙包放入桶或紙盒內,跑回起點。游戲可反復進行。夾沙包的動作熟練后,可增加游戲難度,如前面的易拉罐或飲料瓶障礙跑可變成夾沙包障礙跑、跳等。
2、玩繩
a 雙腳、單腳跳過繩
幼兒分4路縱隊站在場地上,將繩(1米左右長)橫向放在自己的雙腳前。在場地一側地面上畫一條起點線,教師帶領各組幼兒對應本組地上的繩在起點線后按先后順序站好,教師發出口令:“雙腳跳過繩,開始!”各組幼兒一個接一個地進入場地,雙腳并攏跳過本組地面上的繩子,當跳完最后一根繩子后,立即從場地外圍小跑回到起點并排到隊尾,繼續練習。
2、玩繩
b 踩繩走
幼兒2人一組,將繩子在地上連接起來成一條直線,然后兩人按先后順序,從繩子的一端腳尖頂腳跟地踩繩走到另一端;幼兒3人一組將繩子在地上拼接成三角形,然后3人一個接一個地在三角形的繩子上腳尖頂腳跟地踩繩走三角形。幼兒4人一組將繩子在地上拼接成四方形,走的方法同上。幼兒5人一組將繩子在地上拼接成一個大圓形,走的方法同上。
1、拍手游戲。
2、老鼠籠
幼兒5人一組,其中3人面對面圍成一個圓圈手拉手舉起,做捕鼠籠,另2人扮老鼠,在圈外等待。幼兒齊聲念兒歌,扮演老鼠的幼兒在3人結成的圓圈內鉆來鉆去,“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抓住你!”當念到“咔嚓”時,手拉手做捕鼠籠的幼兒馬上蹲下,把鉆入圈內的幼兒關在圈內。被關入籠內的幼兒和其中一個做捕鼠籠的幼兒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3、點鞭炮
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站在圓圈的中間,手
持系有鞭炮的小竹竿,邊念兒歌“點點點,點鞭炮,
點到鞭炮快快跳!”邊在幼兒頭頂來回晃動。當鞭炮
停在某個幼兒的頭頂時,教師做出點鞭炮狀,然后
發出“嗞、嗞”的聲響,其他幼兒趕緊蹲下不動。當
教師發出“砰、砰”的聲響時,被點到鞭炮的幼兒就
要雙腳向上跳起,并發出“啪、啪”的聲音。直到每
個幼兒都被點到為止。(幼兒太多時可分組)
4、小雪人
教師和幼兒一起蹲在地上,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堆雪人吧!大家一起從地面開始堆雪人,雙手摸自己的腳,然后小腿、膝蓋、大腿、髖、腹、胸、手臂、頸脖,最后到頭。教師:小雪人堆好了,站起來了!教師:太陽公公出來了,好暖和呀。小雪人開始融化了!雪人的頭融化了,脖子融化了,肚子融化了,大腿融化了,膝蓋融化了,小腿融化了,全身都融化了。幼兒跟隨教師的提示,從頭到腳,身體由上至下一部分一部分地放松,最后全身放松地慢慢躺在地上。教師:天冷了,下雪了!幼兒爬起來蹲在地面上,等待教師的語言提示重新開始堆雪人、化雪人游戲。(如室外場地不允許,可在室內進行。或用于大幅度運動之后的整理運動也可)
5、背板蹺板
a 兩名幼兒背靠背,相互挽住胳膊,然后邊念兒歌,邊按節奏輪換相互背起來再放下。第四句念完后一起蹲下。念最后一句時,一起站起來,自始至終胳膊互挽。
b 也可以兩名幼兒先面對面手拉手,邊念兒歌,邊按節奏左右搖晃,第四句念完后手拉手從頭上繞一圈,身體跟著翻轉成背靠背,游戲繼續進行。(結伴的幼兒必須身高、體重、體力相仿)
兒歌《背板蹺板》
合:鄉里娃娃叫喚,麥子長、豆子圓,
我們一起蹲下來。
甲:你姓啥? 乙:我姓×。
乙:你姓啥? 甲:我姓×。
合:我們一起站起來。
6、八戒吃西瓜
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后,松開手站好,扮
西瓜。選一名幼兒扮作豬八戒。游戲開始,全體幼兒
一起念兒歌:“豬八戒,嘴巴饞,看見西瓜流口水,東
瞧瞧,西望望,偷偷摘個嘗一嘗。”豬八戒在圈外按順
時針方向邊走邊按節奏輕輕拍幼兒的肩膀,最后說到“
嘗一嘗”時,豬八戒說:“甜的”被拍到的幼兒則立刻按
順時針方向沿著圓圈跑,豬八戒則在后面追。若西瓜
跑回原處還未被追上,則交換角色重新開始游戲;若
被八戒追上,就要到圓圈中停止玩游戲一次。如果八
戒說:“沒味的。”被拍到的幼兒可以不動。
幼兒體育活動教師的作用
一、教師的作用在于創設環境,滿足、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給幼兒足夠活動空間和活動時間;
2、器械、材料的投放要與場地相結合;
3、信任幼兒,給他們以鼓勵,引導不代勞。
4、要尊重幼兒不想參加活動的權利。多用些耐心,引導幼兒慢慢參加活動。
二、教師的作用在于善于整合、隨機的指導, 既要指向個別幼兒,又指向全體幼兒。
其形式應是師生互動的,生生互動的,互動應建立在幼兒的生活經驗上的。
三、教師的作用在于給予幼兒必要的保護和幫助
1、對易出現問題的活動材料有清楚的認識。
2、對于參加活動有困難的幼兒,特別是對年齡小、能力弱的幼兒應從生理、心理上滿足其安全需要。
3、教師還要幫助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及自我服務的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