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PPT課件這個PPT共4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園本教研的涵義,為什么要實施園本教研,園本教研的實施等,歡迎點擊下載。 如何組織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
“教研”:是教學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簡稱。
“園本研究”:指的是以幼兒園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幼兒園教師為研究主體,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開展的旨在促進幼兒園發展的研究活動的總稱。
園本研究:可分為園本課程研究、園本教學研究、園本管理研究、園本教師培訓研究 。
園本教研的本質:
立足于幼兒園
以幼兒園的發展為根本
基于幼兒園現實需要解決的問題
研究的問題來自幼兒園
服務于幼兒園發展需要
服務于幼兒發展需要
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群眾性教育教學研究
四個基本觀點
一園本教研的本質是真教研,研究的一定要是真問題
二是研究的主體是一線教師
三是研究的目的是以研究為手段去解決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并藉問題的有效解決進而促進幼兒園辦園質量的發展
四是研究方法是以教育行動研究法為主
為什么要實施園本教研
1、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需要
2、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需要
3、是幼兒園自身發展的需要
具體分析:
1、從當前幼兒園教研工作現狀分析:
教研制度規范化;
工作方式行之有效;
參與者面向全體;
組織形式多樣化;
管理關系“自下而上”垂直管理。
存在典型問題:
教研活動的開展得不到保證;
教師缺乏參加教研的積極性;
(1)教研=負擔
(2)”參而不與”
教研工作形式化;
教研成果短效。
目前幼教教研中的一些問題
1、重研作業課,輕研一日生活的其他環節
2、重“展示”,輕“反思”
3、重“研教”,輕“研學”
4、重“教學型”教研,輕“研究型”、“學習型”教研
5、重教研內容、形式、結果,輕教研文化、制度建設
幼教教研的分類包括:
教學型的教研 研究型的教研 學習型的教研
教學型教研,以教為著眼點,以課例為載體。
研究型教研,以研為著眼點,以課題為載體。
學習型教研,以學為著眼點,以閱讀為主線。
2、幼兒園教研工作的地位
是解決日常工作中有關具體業務方面的問題;
要解決業務方面不同層次的難題;
是既能提高教育質量又能提高教師水平的重要途徑。
(1)教研工作自身的特點,有利于調動教師工作與學習的積極性;
(2)教研工作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來進行研究和解決問題;
(3)與其他途徑相比較,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質量和業務水平的最佳途徑。
(二)園本教研的基本過程 問題 設計 行動 反思
(二)園本教研的基本過程 1.問題 園本教研即解決教學問題: 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自己的問題
從個性問題到課題
某個關鍵的問題成為課題
從不同的問題之間尋找共同主題
(二)園本教研的基本過程 2.設計 集體備課、說課、教案
3.行動
行動意味著什么:以教學為例
集體聽課、公開課、觀摩課與“研討課”;
調整方案
4.反思
反思什么:以教學為例
尋找“教學的成功”:教學事件
尋找“教學的遺憾”:教學事件
指向“教學重建”(“教學再設計”)
(三)園本教研的組織實施
首先,要發現問題,尋找研究的著眼點
在選擇和討論研究問題的主要內容上,可以從這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讓每位教師將“了解幼兒”作為專業素養的基本,認識到“了解幼兒”是幼兒教育每一個環節的基礎。通過園本教研,從根本上幫助教師掌握了解幼兒的基本功。
二是讓每位教師將“與幼兒有效互動”作為專業素質的核心,認識到提高師幼互動的質量是創造高質量幼兒教育最本質的環節。通過園本教研,幫助教師學習和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技能。
三是讓每位教師將“教育教學研究”作為專業素質的重要內容,認識到“教育教學研究”是提高幼兒園質量和教師教育能力、發展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實踐智慧的重要環節。通過園本教研,引導教師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學習研究,研討真實的、復雜的實踐問題。
四是通過園本教研,引導教師將終身學習作為自身專業發展和自我人生發展的途徑,讓教師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點,途經和方法,學會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規劃,正確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幫助教師把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專業發展和自我人生規劃和諧地統一起來。
其次,要做好園本教研活動的組織
要開展一次專題教研活動,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
(1)學習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進行理論學習,通過學習達到理解教研題目的目的。
(2)研究階段:這個階段是將所學的理論初步聯系實際的階段。解決教研題目的構思、設想、方案、步驟。
(3)實踐階段:這個階段是執行上一階段討論的方案的過程。目的是對集體智慧結晶做一次實際的檢驗。
(4)總結反思階段:這一階段是對最初設想的教育方案進行反思,并就教研活動過程予以總結。
最后,要做好教研成果的推廣與應用
有效地推廣、應用已有教研成果,應采取以下措施:
1、珍惜教研成果
2、鞏固已有的教研成果
3、積極推廣教研成果
案例一:
教研主題:“反思美術活動各環節方法”
參加人:園長、業務園長、全體教師
主持人:業務園長
教研流程:
1、業務園長提出教研活動的主題
2、教師進行經驗交流
3、業務園長及時引導
4、教師繼續交流
5、業務園長小結,提出新問題
6、教師討論
7、教師在討論中提出問題
8、業務園長小結
9、教師水墨畫技法檢驗
主要特點:
1、注意園本教研活動的專題性、系列性
2、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師在開展課題研究實踐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3、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積極性高,有實踐研究,有理論學習,有前期的準備;
4、主持人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較好,在教研過程收放自如,既能夠營造寬松的研究氛圍,給教師充分的交流空間,又能夠及時地調整和把握交流的主題和內容,使之與本次教研的主題相吻合。
案例二:
教研主題:“同一音樂背景下的創新韻律活動設計研究”
參加人:業務園長、全體教師
主持人:業務園長
教研流程:
1、信息共享:大班教研組長組織全體教師做游戲《節奏練習》。
2、業務園長提出本次教研活動的要求
3、放音樂,教師欣賞
4、分小中大三個年級教研組圍成圈進行討論和設計動作
5、每組進行活動設計展示,展示前請組內一名教師代表介紹自己組動作設計的說明
6、業務園長小結
主要特點:
1、圍繞幼兒園音樂教育創新性韻律活動研究專題開展小專題研究,研究主題具有系列性、專題性、實踐性和操作性等特點。
2、每次教研活動前的《信息共享》活動是該幼兒園長期以來堅持的教研制度和教研文化,由每個教研組輪流承擔,內容與研究專題相結合,即豐富教師相關信息,也為每次教研活動作鋪墊。
3、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互動較好,創新性較強。
案例三:
教研主題:創新性韻律活動觀摩與研討
參加人:業務園長、全體教師
主持人:業務園長
教研流程:
1、主持人介紹本次教研主題、背景、內容及要求,提出思考題。
2、觀看全國優秀音樂教育活動錄像
3、以教研組為單位按給出的思考題進行研討
4、以年級教研組為單位分組進行匯報
5、業務園長小結:對問題進行梳理,提出下一步教研活動的要求
主要特點:
1、教研過程完整,有主題、有內容、有任務驅動、有教師互動。
2、為教師提供了教育實踐研究的載體—優秀教育活動錄像,并提出了研討的具體問題,讓教師們重溫鏡頭,邊看邊進行思考。
3、教師參與積極性高、發言質量高,研究氛圍濃。
4、及時利用現場的專業人員進行業務引領。
案例四:
教研主題:幼兒園主題墻創設專題輔導與研討
參加人:業務園長、全體教師
主持人:業務園長
教研流程:
1、業務園長小結幼兒園在近期環境創設中出現的問題。
2、教師互動研討:分享活動前自查的有關資料——幼兒園主題墻的作用(教師自由發言)
3、業務園長小結提煉:幼兒園主題墻的作用
4、業務園長專題培訓:本園主題墻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并為教師提供主題墻創設參考資料(照片),逐一出示和介紹。
5、繼續討論和分享資料——在創設主題墻時應該注意什么?
6、業務園長再次就討論題進行小結和培訓——主題墻的內容來源;主題墻創設的流程
7、以班級為單位創設主題墻,下周一匯報交流
8、業務園長小結本次教研活動情況,提出主題墻檢查時間和要求
主要特點:
1、本次教研主題的選擇和確定來源于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研究的內容、研究的結果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研究點選的小、具體、可操作且符合本園實際。
2、教研活動前有明確的要求,教師做了充分的資料的準備,并且在教研過程中教師的資料得到充分的交流。
3、教研過程緊湊,程序完整,園長交代清楚,主題明確,有理論培訓,有實踐操作,有問題的提煉,最后能將所提問題達成共識。
歸納上述案例存在的主要問題:
1、活動內容主題過多 有的幼兒園教研活動能夠做到有固定的時間、次數和參與人員,但是細看活動內容,會發現沒有明確的任務。 2、研討范圍開放性過大 有的幼兒園教研活動有固定的研究內容,但是,研究的任務過于模糊,話題過于開放。 3、問題管理能力不強 問題的管理能力體現在教研活動中對教育研討問題的提出、推進以及問題的提升等方面。 4、研討活動的民主意識不強 教研活動應該是一個凝結教師集體智慧、促進相互經驗交流、激發思想碰撞的平臺。但是有的教研活動還依舊存在這一言堂,少數人參與的現象。
改進建議:
1、教研活動要研究真問題
2、教研活動要關注教師的參與度
3、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要提高引領能力
4、教研活動策略要豐富多樣
謝 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