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行為細則PPT課件這個PPT共3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生活活動,運動活動,游戲活動,學習活動等,歡迎點擊下載。初級保育員應知應會
應 知
一、了解嬰、幼兒生理特點,生長發育規律的基本知識。
二、了解嬰、幼兒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的基本知識。
三、了解嬰、幼兒衛生保健知識,掌握常見病及4種常見傳染病的癥狀、預防、隔離期及簡單護理知識。
四、了解嬰、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所在園所(保育機機構)安全,衛生保健制度的內容及要求。
五、了解保教結合的意義及嬰、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
六 、初步掌握有關嬰、幼兒安全的知識。
應 會
一、在本班教師指導下按保育工作程序管理好嬰、幼兒一日生活,初步掌握嬰、幼兒生活管理技能,協助教師進行嬰、幼兒進餐、睡眠、入廁、盥洗等生活保育,培養嬰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能按衛生保健制度的要求搞好本班室內外環境衛生及日常消毒工作(包括毛巾、餐具、飯桌、玩具、便具等),管理好嬰、幼兒的衣物和本班設備、用具等。
三、初步掌握安全工作技能,嚴格執行托、幼園所安全制度,會根據安全要求檢查嬰、幼兒環境中不安全因素,排除事故隱患或及時報告,謹防事故發生(燙傷、嗑碰、跌傷、扎破、走失、冒領等)
四、初步掌握處理疾病、意外事故發生技能,發現異常及時報告。能在醫務人員和本班教師的指導下,鑒別2-3種嬰、幼兒常見病(傳染病)),簡單處理2-3種嬰、幼兒常見意外損傷。
五、初步掌握配合教育活動的技能,能在教師指導下做好教、玩具材料等用具的準備及整理。
保育員職責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十八條規定:幼兒園保育員除符合本規程三十五條規定外,還應具備初中以上學歷,并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
幼兒園保育員主要職責如下:
(一)涉外負責本班的房舍、設備、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
(二)在教師指導下,管理幼兒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師組織教學活動。
(三)在醫務人員和本班教師指導下,嚴格執行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
(四)妥善保管幼兒衣物和本班設備、用具。
從上述保育員職責中有保育員的專門性職責如(一)、(三)(四)項,此外,還有保育員配合教育活動的有關職責,保育員應教師和醫務人員指導下工作。
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常規 行為細則
幼兒園一日活動是實施幼兒園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是每日保教活動的總和,是幼兒和保教人員共同經歷的、家長參與的活動過程。
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和實施應尊重幼兒人格與權利,尊重發展規律,關注生命需要,關注個別差異,保教并重,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持續的發展。
一日活動的基本要求與行為細則:幼兒園一日活動貫穿于幼兒在園的所有活動,可以根據活動性質相對劃分為生活、運動、游戲、學習等四大活動。各類活動在幼兒發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價值,要注意各類活動的有機聯系,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學習聯系生活、利用生活,使一日生活成為真正的教育整體。
一、生活活動
生活活動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幼兒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動,具體包括:入園、盥洗、餐點、飲水、入廁、睡眠、離園等環節。
(一)基本要求
1.根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需要,建立科學的一日生活常規,既有利于形成集體生活秩序,又能滿足幼兒個別的合理需要,不強求一律、整齊劃一;引導、支持和鼓勵幼兒參與生活規則的建立。
2.組織和指導幼兒的生活活動時,要進行充分的預設和準備,減少不必要的等待現象,避免隱性和顯性的時間浪費;要滿足幼兒受保護的需要和獨立的需要,避免包辦代替。
3.確保幼兒生活活動安全;有處理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二)行為細則
1.入園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健醫生
(4) 保育員
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根據季節提前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工作。
室內外清潔做到“六凈”:地面、桌椅、門窗、玩具柜、口杯架、毛巾架,保持整潔。
做好當日餐巾、口杯、洗臉巾的消毒工作,口杯、洗臉巾定位使用。
準備好當日足量的、安全的飲用水(400-600毫升/人.日)。
了解觀察幼兒的情緒。記錄且給需要服藥的幼兒服藥。
組織值日生有序、認真的擺放餐具。
主動與幼兒、家長打招呼,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
(5)家長
2.飲水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提醒、幫助幼兒正確取水和取放口杯。
引導和幫助幼兒按需飲水。提醒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多飲水。
保溫桶每天清洗,幼兒個人專用飲水杯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3.盥洗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做好盥洗準備,保證幼兒用肥皂、流動水洗手,用消毒毛巾洗臉。(為全托幼兒準備好早晨、晚上的盥洗用具及盥洗用水。)
協助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按正確的方法洗手,照面幼兒學會使用毛巾擦手。
做好幼兒口杯及毛巾的清潔消毒工作。
保持幼兒衣著的清潔干爽。
隨時保持盥洗室的干燥,做好防滑工作。
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4.餐點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分餐前用肥皂洗手,用消毒水擦桌子。
指導值日生作好餐前準備工作;餐巾、渣盤上桌;備好漱口的溫開水等。
提供的食物溫度適中,避免食物過燙、過冷,嚴禁進食不衛生食物。避免餐具造成的劃、戳傷。
保證每個幼兒吃飽、吃好、吃足營養量。掌握幼兒進食情況,鼓勵食量小的幼兒,控制暴食幼兒。做到不給幼兒湯泡飯。
教幼兒正確的使用餐具和進餐時的正確姿勢。
創設安靜、愉快的進餐環境;協助老師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如不挑食、不浪費糧食,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凈、專心吃飯等。
督促指導幼兒餐后漱口。
所有幼兒進餐結束后及時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掃地面,清洗餐巾和漱口杯并進行消毒。
5.睡眠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保和睡眠環境通風和溫度,掌握好開關窗的時間,根據氣候調整好臥具。
保證幼兒一人一床一被。保持被褥清潔、干燥,夏季涼席每天擦拭一次。
隨時保持寢室清潔與整潔。每天一小掃、每周一濕性清掃,每周用消毒液抹幼兒床一次。
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如睡前上廁所、不帶玩具上床、將脫下的衣物在固定的地方疊放整齊、進入睡眠時更安靜不大聲說話等。
幼兒起床時,協助教師幫助幼兒穿好自己的衣、褲、鞋、襪。指導幼兒正確折疊被子。
待所有幼兒儀容儀表檢查完畢離開寢室后,才能整理床鋪并做好寢室清潔衛生。
6.入廁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準備好肥皂(洗手液),督促幼兒便后流水洗手。
準備好衛生紙,方便幼兒隨時取用。
協助老師培養幼兒大小便的好習慣,如會按需小便、按時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干凈,便后用肥皂洗手。
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擦屁股,整理服裝。
及時為遺尿的幼兒更換和清洗衣、褲。
保持廁所清潔通風,隨時清洗、消毒,做到清潔、無異味。提倡幼兒使用蹲式廁所。使用便盆后,立即清洗和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7.離園環節
(1)幼兒 (2)教師 (3)保健老師
(4)保育員
清理幼兒衣物用品,做好幼兒離園的準備工作。
穩定幼兒情緒,與老師配合做好交接幼兒的工作,確保幼兒安全。
主動與個別特殊幼兒家長交流當日該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匯報護理情況,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待幼兒完全離開活動室后開始做活動室清潔,及時清除垃圾、污物。清潔用具(如掃帚、拖布、抹布等)要專用,拖布、抹布每次用后要及時清潔、消毒,干燥保存。
協助教師作好次日各項活動準備。堅持每天用紫外線對活動室、寢室消毒一次,消毒時要確定室內無幼兒,關好門、窗、水、電,并做好記錄。
二、運動活動
運動活動是指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采用早操、器械運動、自然因素鍛煉等形式,培養幼兒對運動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運動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日常運動活動。具體包括早操、體育活動等環節。
(一)基本要求
1.根據本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以本班幼兒運動的興趣和態度、動作能力、運動的衛生常識為目標,有目的、有計劃的設計和組織適合本班幼兒的運動活動。
2.遵循幼兒的身體機能的變化規律,重視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幼兒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方式等,通過身體動作來學習、體驗,獲得運動的知識、發展動作能力,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堅持鍛煉的習慣。
3.科學組織幼兒運動活動,掌握幼兒的運動量、時間、強度和密度,循序漸進,確保幼兒運動活動中的安全。
4.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的師資條件和場地、器械條件,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以自制運動活動材料、利用現有自然物和無毒廢舊物,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豐富多彩的體育活
(二)行為細則
1.早操活動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熟悉本班早操活動內容,會做早操活動。
檢查場地、器械安全。指導值日生在早操前按要求擺放器械,在早操后整理收拾活動器械。
觀察幼兒的活動量,巡回撫摸幼兒的頭、頸、背部,提醒或幫助幼兒增減衣物,特別關注體弱幼兒。
不披發,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長短適中,服飾符合早操活動要求。
配合教師指導幼兒規范的早操動作。
隨時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及時處理幼兒的安全或身體不適等突發事件
2.體育活動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了解戶外活動內容及要求。
協助教師準備和檢查場地、器械的安全。
活動前檢查幼兒服飾和鞋帶。
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隨時提醒或幫助幼兒增減衣物,及時為出汗幼兒隔背,特別關注體弱幼兒。
活動過程中協助教師指導和幫助幼兒。
收拾場地,檢查器械。
做好幼兒活動后的護理工作:督促幼兒洗手,用溫度適宜的干凈毛巾給幼兒擦面,增加衣物,飲水等。
三、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主要指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自發、自主、自由的實踐活動,它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進幼兒情感、個性健康地發展。
(一)基本要求
1.以游戲為幼兒基本活動,保證幼兒愉快的、有益的游戲和自由活動時間,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經驗和興趣,創設游戲環境,選擇幼兒游戲內容。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有教育性的游戲材料和自制玩具。游戲材料應強調多功能和可變性。
3.加強游戲過程中的觀察,并采用直接指導、交叉指導、平行指導等方式給予適當指導。
4.開展多種類型的游戲活動,保證建構游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等創造性游戲與娛樂游戲、教學游戲、音樂游戲等規則性游戲間的平衡。
(二)行為細則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游戲活動前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活動目的和要求,作好游戲前材料、場地等準備。
觀察幼兒游戲與場地安全因素,活動中隨時給幼兒增減衣物。
配合教師作好游戲活動對幼兒的指導及個別幼兒的照顧,協助教師處理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帶領幼兒收拾、整理游戲活動材料。
四、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發起的、采用集體活動形式組織的師幼互動活動,或在教師引導下的同伴互動活動,旨在促進幼兒同伴分享交流,提升幼兒經驗,強化學習體驗,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一)基本要求
1.根據教育目的、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興趣,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參與學習活動,保證學習活動內容的平衡性與整體性。
2.積極發揮幼兒多種感官作用,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提供充足的動手操作材料,保證幼兒充分活動的機會。
3.遵循幼兒學習特點,注重活動的過程,注重幼兒的實踐活動,采用合作、交流、探索等活動方式開展活動。
4.靈活地運用集體聯合活動、小組合作活動、結伴互動活動等組織形式,為幼兒提供交流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
5.學習活動時間次數嚴格執行幼兒園課程規定,每周不能超過12次,每次活動小班15-20分鐘;中班20-25分鐘;大班25-30分鐘。
(二)行為細則
(1)幼兒 (2)教師
(3)保育員
根據不同教育的需要,配合、協助老師做好活動前準備,擺放活動所需材料,安排場地等。
協助教師指導和幫助個別幼兒參與活動,但避免過度幫助。
在活動進行中觀察幼兒的身體、情緒及參與活動的情況,必要時給予個別照顧。恰當處理活動中的偶發事件。
活動過程中指導幼兒時走動位置恰當,聲音適度,不影響幼兒和教師的交流。
指導或幫助幼兒作好活動結束后的收拾、整理工作。
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是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兩餐間隔時間不少于三個半小時,每天保證二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其中至少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每天午休時間不能大于二個半小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