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區域環境創設PPT課件這個PPT共4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小區域里的大學問,如何創設班級區域環境等,歡迎點擊下載。第一部分
小區域里的大學問
01 區域活動定義
什么是區域活動
蒙臺梭利:
教師要為幼兒創設“有準備的環境”,把教室分成日常生活練習區、感官教育區、數學教育區、語言教育區、科學教育區、文化教育區和藝術教育區;
高寬課程理論:
強調幼兒既是積極的活動者和學習者,也是學習過程的計劃者和利用者;教師提供豐富的環境和材料,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并
對幼兒的發展做出評價,適時做出指導;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需要進行個別化的教學,主張為幼兒提供多元的切入點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區域活動:
是幼兒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創設的有準備的環境中進行的自由、自主、自選的活動。
主要特點:
自由、自選
自主交往和操作
教師間接指導
個性化學習和發展
02 區域的種類
基本區(常規區域):
角色區、美工區、語言區、建構區、操作區(科學區、益智區);
特色區(增設區域):
涂鴉區、棋類區、編織區、陶泥區、私密區、種植區、拆裝區等;
主題區域:
與主題課程開展結合創設的區域
03 區域的選擇和數量
區域的選擇和數量
按照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設置(如:小班—娃娃家)
按照階段性發展目標設置(如:小班精細動作練習--生活操作區;大班幼小銜接--益智區、閱讀區等)
區域是動態的、可變的(區域之間更新、區域活動內容調整)
數量需要根據班級幼兒人數、面積大小、材料多少等確定,要能滿足所有幼兒進行自主自選活動。
04 基本區規劃要點
語言區規劃要點
1.采光充足、安靜的位置;
2.要有地墊、舒適的靠枕、抱枕或坐墊,布置溫馨;
3.中大班要1-2張桌子,可將閱讀區域和書寫區分開,小班可不需桌子;
4.語言區要給幼兒提供聽說讀寫材料的地方;
5.大班語言區的圖書量要比中小班多,擺放圖書的柜子也相應多,注意圖書的擺放方式應多方位并分類擺放;
6.大班可以分為:繪本類、植物類、動物類、海報類、地圖類和指讀類等。
益智區規劃要點
1.益智區要設置在安靜的地方,可與美工區和語言區相鄰;
2.大班益智區包括科學、數學、操作等材料,如果空間允許可進行細分;
3.大班的益智區要大,桌子3-4張,柜子3-4個,可由三個小區合并成一個大區;
4.小班的益智區桌子2-3張,柜子2-3個,操作的材料要相對多一些。
角色區規劃要點
1.小班以娃娃家為主,空間要大一些(可劃分廚房、客廳、睡房等多個功能區),布置溫馨;
2.中班可設醫院、理發店、照相館等;
3.大班的角色區不要求大,內容選擇比中小班多,醫院、理發店、消防站、照相館、快遞站、警察局、超市等;
4.角色區的桌椅、板凳和柜子數量根據內容需要設置。
美工區規劃要點
1.靠近水源,光線好;
2.提供寬大的操作桌面,小班2-3張,中大班3-4張;
3.最少要有3-4個材料柜,投放多種柜子,將工具和各類材料分門別類放好,并標識清楚;
4.紙類素材可用多層木匣放好;
5.提供展示架或展示臺,墻面可張貼幼兒作品;
6.如果空間較大,可將美工區隔為數個小區,如繪畫區、紙工區、泥工區等;
7.放置廢舊物回收箱,分別存放紙張類、玻璃類、顏料類等。
建構區規劃要點
1.場地相對要大,不要放在過道;
2.有防止噪音的地墊;
3.放置2-3個柜子,方便收放單元積木;
4.最好與角色區相鄰;
5.如果活動室小,可利用活動室集中區設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