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一日活動的觀察與評價PPT課件這個PPT共1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觀察的意義,教師觀察的內容,教育活動的觀察評價,游戲活動的觀察和評價,區域活動方案的觀察和評價,通過不同的信息源,正確評價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水平,觀察評價要在自然狀態下進行,必須要尊重事實和幼兒的個體差異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一日活動的 觀察與評價
一、觀察的意義:
觀察是教師為幼兒提供適宜性教育的前提,只有在充分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行為特點、興趣傾向和學習風格的基礎上,教師才有可能制定出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方案并在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表現及時做出調整,從而保證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通過觀察與評價,讓教育去適應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是我們進行觀察與評價的主要目的。關鍵是觀察與評價要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到幼兒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通過對所獲得的觀察信息進行分析,了解幼兒情緒、情感、交往能力、興趣愛好、意志品質、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以此來制定和調整相應的教育教學計劃和策略,更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在這個觀察、分析、評價、反饋、調整的過程中,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了,她們與幼兒一起成為教育成長的共同體。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評價的誤區:
在平時的活動中,比較重視幼兒的知識技能。比如:繪畫時,經常用像與不像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而忽視幼兒的情感、態度、興趣、想象力、創造力等。教師們雖然知道不能用劃一的標準來評價不同的幼兒,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經意地進行橫向的比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片段一:幼兒園半日活動開放,老師先講了《可可豆歷險記》的故事,當講到可可豆在森林里碰到兇猛的獅子時,故事嘎然而斷,請小朋友想象將會發生什么事情。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議論開了,接著老師請小朋友把將要發生的故事畫下來。教師給孩子的空間比較大,沒有要求孩子該畫什么,不該畫什么,為了發揮隱性的教育功能,教師在活動室里貼了幾張自編的故事畫。孩子們畫完后,對著自己的作品非常的滿足,喜滋滋地陶醉著。只聽見沈鵬媽媽指著兒子的畫說:“你怎么畫得跟老師一點也不象,獅子像一只貓……”剛才還在陶醉的沈鵬,被潑了一盆冷水,哇地哭開了。
片段二:
大班科學活動,液體守恒,教師準備了幾只不同形狀的玻璃杯,在每只玻璃杯中倒入同樣多的一碗水,然后提問:“你覺得這幾只杯子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請你們自己去操作一下。”孩子們開始工作了,大家玩得非常開心。通過自己操作后,全班大部分幼兒搞清楚了液體守恒的原理。只有徐卓然、董福宇等幾名幼兒還不明白,老師有些生氣,就說:“你們怎么回事,人家都弄明白了,就你們幾個還搞不清楚。”
概念的界定:
幼兒一日活動:是從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的那一刻起,我們把一日活動分為晨間活動、游戲活動、自主活動(區角活動、角色游戲、自由活動)、生活活動、集體和小組活動等。
觀察:我們在進行活動時,要求教師在自然的狀態下觀察幼兒一日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以表格、軼事、案例的方式進行記錄,為合理評價幼兒的發展,提供第一手材料。
評價:主要是對觀察到的各方面信息加以分析,讀懂幼兒的行為表現,對幼兒的發展狀況做出合理的評價。重點是評價幼兒在一日活動活動中的情緒與情感體驗、興趣愛好、交往能力、態度傾向、意志品質等,不注重對幼兒知識技能的評價。
研究的方法:
1.觀察記錄法:教師有計劃地觀察幼兒的一日活動的行為表現,對每個孩子的觀察每周不少于兩小時,通過觀察,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并請家長參與觀察與評價。
2.分析比較法:將觀察記錄的材料進行分析與研究,用縱向比較的方法,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幼兒,找到幼兒的智力強項,以強項帶動弱項的發展。
3.案例研究法:通過活動實錄,案例和軼事記錄,進行評價和反思,制定下一階段發展和培養的計劃,調整教育教學內容和策略。
4.行動研究法:在教育教學的實踐工作中探索和積累觀察的方法和技巧、評價內容和手段等經驗,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教師觀察的內容:
幼兒認知、幼兒語言發展、幼兒情緒、幼兒主題活動的產生、幼兒活動的專注投入、幼兒對材料的使用、幼兒交往、幼兒常規的發展。
簡單的分幾個方面:教育活動、游戲活動、區域活動、藝術活動、生活活動、以及自主活動。
三、教育活動的觀察評價
學習活動的類型:集體、個別、小組
學習活動觀察內容的梯度設計
學習活動的操作要點:等級評價量表對于維度選擇填寫。
四、游戲活動的觀察和評價
游戲類型:創造性游戲、規則游戲、自發游戲分三個等級指標
游戲活動觀察內容的梯度設計
游戲活動的操作要點:等級評價量表對于維度選擇填寫。
五、區域活動方案的觀察和評價
觀查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行為是實施有效評價和知道的前提。
區域活動觀察的操作要點:
觀察評價內容(學習性區域、角色性區域)
觀察評價對象(大中小不同年齡段的側重觀察)
觀察評價方法(描述性觀察和評價、區域式觀察和評價、掃描式觀察和評價)
六、通過不同的信息源,正確評價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水平
要想真正達到教育評價目的,就必須對幼兒進行有效地觀察。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評價和分析他們的各種作品、了解他們如何與別人交往、已有的經驗以及他們各自獨特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有效地做出調整計劃并加以執行。
對幼兒發展的評價不是一個即時的工作,也不是只關注幼兒某一具體方面的發展,它是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的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并且涉及到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當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對幼兒某一方面的行為(如生活自理能力、區域活動中的交往能力、美術活動中的興趣愛好等)進行觀察,也可以對各方面發展情況(整個小班、中班和大班階段)進行分析,通過各個方面觀察、分析了解幼兒全面的發展情況。
七、觀察評價要在自然狀態下進行,必須要尊重事實和幼兒的個體差異。
1.觀察記錄要真實地反映孩子的表現
百度文庫 平時觀察、軼事記錄和案例反思,為我們進行教育評價提供了有利的依據。為確保所獲得的資料的真實性,觀察必須在日常活動中、在不干擾幼兒的活動的前提下,采用自然的方式進行,案例反映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
2.評價要尊重兒童的差異性
兒童是一個獨立的主體,是有著很大自我發展潛力的個體,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兒童,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智力特色,教師要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要從多個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孩子,尋找和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潛能,不能用劃一的標準去評價不同的幼兒。
謝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