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幼兒園語言教育的評價體系PPT課件這個PPT共2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作用和原則,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內容和方法等,歡迎點擊下載。第十二章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評價體系
第一節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作用和原則
教育評價,就是衡量教育工作的價值。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收集語言教育活動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內容、方法、效果等作出客觀衡量和科學判定的過程。
一節課的評價
一學期的評價
一、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作用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評價,是語言教育實施過程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種積極反饋信息的途徑,從而改善和提高教育質量。
(一)診斷功能(基本作用)
內容與目標的合適程度
內容與兒童語言發展水平的合適程度
內容與兒童興趣點的合適程度
(二)反饋作用
(三)增效功能
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原則
1.以幼兒發展為本
2.以利于對教學的診斷和引導出發
3.評教和評學相結合
4.從實際出發
依據國家有關法規性質的文件。(根本依據)
依據兒童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
依據語言教育的目標。
第二節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一、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內容
(一)對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狀況的評價(評學)
1.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兒童在活動中完成任務的情況
3.兒童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特見解情況
4.兒童在活動中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情況
完全達到目標要求
三級指標 基本達到目標要求
未達到目標要求
(二)對學前兒童參與活動程度的評價(評教)
對教師教學工作和教學效果的評價:
1.評價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設計是否科學
是否與終期目標、階段目標、語言課程類型、學生實際匹配
是否全面包含認知、情感與態度、能力要求
教學與實施是否圍繞目標進行
2.評價語言教育活動的內容安排是否合適
與目標是否一致
與兒童的年齡水平是否一致
是否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銜接自然
3.評價語言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法是否恰當
刻板單一還是豐富多變
與目標、內容、年齡、學習方式是否合適
是否能調動學習積極性
4.評價語言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是否豐富
是否變換集體、分組、個體的活動形式
是否因材施教
分組是否考慮兒童的情感因素和人際關系
5.評價語言教育活動的互動是否良好
師生個別交流
同伴之間的互動
人與物的互動
6.活動環境的評價
語言交往環境
普通話的語言環境
教師態度和管理方式
活動材料和常規
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方法
(一)自由敘述評價法
適合: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
特點:不做定量分析,靜態與動態因素全面評判,有利于綜合反映活動過程中的情況。
【思考】看下面一則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方案與活動評價,談談你的理解和認識。
語言活動:微笑
設計意圖:
微笑使人快樂、健康,微笑使人漂亮。由于多種壓力的影響,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往往缺乏應有的微笑,有的甚至不善于交往,不會關心他人。為了使幼兒從小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學會關心他人,萌發愛心的情感,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初步學習完整地講述故事。
2.能圍繞故事主題大膽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學會關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蝸牛寫給小朋友的一封信
2.信封一個,收信人為xx班小朋友,寄信人為一只微笑著的蝸牛。
3.故事圖片四幅,內容分別為:(1)小鳥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蝸牛著急;(2)螞蟻搬東西、小蝸牛微笑;(3)小蝸牛把信交給小兔;(4)朋友們高興地看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一封信)。這封信是誰寫的呢?(小蝸牛)你怎么知道是小蝸牛寫的啊?
2.猜猜小蝸牛在信里說了些什么?(幼兒猜測)
3、信里到底說了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讀信)信里說了什么?
4、那你們知道小蝸牛為什么會寄這封信嗎?我們來聽一個故事,名字叫《微笑》。
二、完整講述故事
1.提問:故事講完了,你在故事里聽到了什么呢?
小蝸牛把微笑送給了誰?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分別是誰?
2.小結: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是指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每一樣動物。
3.森林里的小動物收到小蝸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樣?
4.小結:對呀,微笑是一樣好東西,它能給孤單的人帶去快樂,讓難過的人高興起來。
三、看圖片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圖片1:
老師給這個故事畫了一些美麗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提問:師:“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小蝸牛它怎么了?(心里著急)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那么小蝸牛的心里為什么著急呀?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講述A段:提問: 小蝸牛的心里為什么著急呀? (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小蝸牛看見大家都在為朋友們做事,自己也想為朋友們做點什么,可是他除了整天背著沉重的殼,慢慢地在地上爬以外,別的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它著急了。
2.出示圖片2,講述B段。
提問:小螞蟻在干什么?小蝸牛怎么做的?
小螞蟻是怎樣夸獎小蝸牛的?(幼兒學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
3.出示圖3、圖4,
提問:接下來小蝸牛又會做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老師講述故事)
小蝸牛做了什么啊?朋友們都說小蝸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
小結:了不起就是別人想不到的,他想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就是了不起。
提問:小動物們都覺得小蝸牛很了不起,那小朋友有沒有覺得小蝸牛很了不起呀?為什么? (討論)
小結:原來平時能見面的朋友收到了小蝸牛的微笑,不見面的朋友也收到了!近處的朋友收到了,遠方的朋友也收到了!認識的朋友收到了,不認識的朋友也收到了!他們都很開心、很快樂,老師也覺得小蝸牛真的很了不起,我們一起拍拍手表揚它!
四、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一邊看圖一邊跟著老師來講一遍故事,好嗎?
五、情感交流
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小動物嗎?為什么?你想把快樂和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想把快樂和微笑送給誰呢?(討論)
你們知道現在最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是誰嗎?(四川人民,他們那邊正在鬧7.8級的大地震)你們愿意為他們做點什么呢?(捐款、捐衣物……等)
小結:我們順湖(1)班的小朋友也是一些有愛心并愿意幫助別人的人,真棒!那我們就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吧!
六:邀請舞《歌聲與微笑》
今天有這么多的客人老師來到這里,我們邀請她們一起來跳個舞,把微笑和快樂送給她們好嗎?(幼兒邀請教師與之共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以討論、交流的形式進行,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明白了微笑使人快樂,并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表達自己的愛。活動主要分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開始,我利用“小蝸牛來信”的方式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微笑,主要是為孩子們體驗微笑所帶來的快樂作鋪墊。由于平時幼兒很少接觸“信”,對“信”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讓幼兒猜猜小蝸牛會在信里說些什么?小朋友一下子呆了,卡住了,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第二個環節,我通過猜一猜、聽一聽、說一說,充分理解故事內容,真正感受到了小蝸牛把微笑送給大家,讓大家快樂的情感。
第三個環節是微笑傳遞快樂。主要是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進一步感知微笑,體驗微笑,傳遞微笑。這個環節體現了新《綱要》的理念,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交流,幼兒在輕松的氣氛下愉快地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相關的經驗。
第四環節是探索帶來快樂的多種方法。自由探索讓朋友快樂的多種方法,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思維能力。正好結合四川“汶川”地震的事例,培養他們關心他人,萌發愛心的情感。在自由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個別介紹,使孩子們的多種方法得到提煉和整合,給予孩子自信、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充分體現幼兒自主探索、自由表達的活動過程,把幼兒推到主體位置,充分體現了課程整合的教學思想。
孩子們在積極參與、大膽探索、自由交流中充分展示自我,這不僅提升了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而且使孩子們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所在,萌發了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情感。
(二)觀察評價法
類型:自然觀察 提問觀察
特點:靈活,可設計;針對性強
不易觀察時,設計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
“自說自話”孩子的觀察案例
(三)綜合等級評定法
綜合等級評定表
特點:
1.可以獲取多重評價信息
縱向(構成語言教育活動的各種因素)
橫向(語言教育活動的各因素在運行過程中的狀態及等級)
2.既可以進行定量分析,也可以進行定性分析,還可以進行教育活動因子分析。
【思考】1.下面的設計方案好嗎?說說你的看法。
2.依照設計方案,你能達到活動實施后的評價效果嗎?為什么?
講述活動《誰是最懂禮貌的客人》(小班)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圖片順序講出故事的內容。
(2)學習連續觀察幾幅圖片并增長理解的能力。
(3)練習使用圖片中動物叫聲的象聲詞,并學會用短句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3張并使用相應畫面的圖片人手1份。
(2)請幼兒事先觀察幾幅別的圖片,培養他們看圖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感知講述對象
教師用非常神秘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引起幼兒對這個故事的注意,使他們有很大的好奇心,急于了解、知道故事內容:“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故事講的是一群小朋友到小兔家去做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再請幼兒看掛圖,這時要對他們提一定的要求,比如:a.圖3-2(一)上有哪些小動物?B.如3-2(二)上的動物是怎樣叫門的呢?C.圖3-2(三)上的動物又怎么樣了呢?
(2)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講述
先自由看——討論——請2-3個幼兒代表發言,可邊看邊講象看到了“什么”,“圖上有什么內容”。講述時的要求:1)講述的聲音不能太小,要讓老師同學聽得清,也不能太大太鬧。2)要仔細看圖,找找圖上講的內容。
在這個過程中,可調動幼兒已有經驗,講出小鴨、小貓的叫聲,并可集體重復這些動物的叫聲。
(3)引進新的經驗講述
教師和幼兒共同看圖講述,教幼兒一些看圖的方法,從左往右看、從上往下看,并穿插啟發性問話:1)圖上的這些小動物要干什么去呢?2)小貓準備怎樣進屋?3)小羊準備怎樣進屋?它是怎樣教的呢?4)小鴨想怎樣進屋?5)最后是誰想出了辦法?他想了個什么辦法進屋的呢?6)小兔把門打開了嗎?要求幼兒用完整句回答。
教師再講一遍故事。中間,可讓幼兒集體插話,或提出小問題,以鞏固幼兒對故事的認識。
最后,讓幼兒討論“誰的主意好”,讓他們知道有禮貌的人才會討人喜歡。
(4)鞏固、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請幼兒按照圖講述故事,教師在一些連接的部分用詞語提示。
(5)請小朋友扮演禮貌的小動物去“小兔”家做客。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標準,給你什么啟發?
作業
一、試述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作用。
二、試述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原則。
三、試述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方法。
四、試述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內容。
五、觀看幼兒園語言教育視頻,并利用所知識進行評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