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目標制定有效性PPT課件這個PPT共1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問題的提出,常見問題和原因,有效性策略等,歡迎點擊下載。一、問題的提出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標準。教學目標具體而精確地表達了教學過程結束時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的教學任務,由于它是預先設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學任務完成與否的標準。
布盧姆指出:有效的學習始于準確的知道達到的目標是什么。由此可見,教學目標是語言教學活動的核心,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語言教學活動的運作,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對保證語言教學活動有效開展至關重要。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是語言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決定因素。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
二、幼兒教師在制定語言教學活動目標中
常見的一些問題和原因
1、目標零亂不扼要
【案例1】語言教學閱讀活動“家” 的教學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家”的含義,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能展開合理想象,學會模仿編詩,學會自編動作,體會成功感。
2、根據圖夾文詩歌的表現形式,嘗試借助圖片用書面的形式仿編詩歌,并認識漢字“家”。
3、通過孩子從“小家”到“大家”的感悟,體會、聯系生活經歷,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義和作用,滲透愛動物、愛自然、愛祖國的教育。
2、目標高不可攀
【案例2】語言教學閱讀活動“追呀追” 的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感受故事的幽默,喜歡閱讀。
2、學會觀察圖畫的重點,找出一幅圖的主要信息,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含義。
3、能有感情的朗讀讀本,學習作品中的主要對話。
3、目標設計缺成分
【案例3、4】語言教學閱讀活動“秋天的色彩” 的教學目標:
1、看圖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學習用“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等詞語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2、能根據自己已有經驗,用繪畫和講述的形式體現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積極參與講述,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4、目標缺失、目的不明
5、目標籠統不可測
【案例5、6】語言教學閱讀活動“我喜歡的區域角” 的教學目標:
1、能感受與別人溝通的樂趣,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積極參與活動。
3、培養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學習與他人合作精神。
6、目標表述角色倒置
三、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目標制定有效性策略
1、根據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內容設計教學活動目標。
【案例1】大班語言教學活動故事《四個愿望》的目標設計:
1、觀察畫面,了解米佳在四季中的活動,感知四季的美好與快樂。
2、聯系上下文,在語境中豐富詞匯“高興”、“興高采烈”、“痛快”、“興奮”等。
3、通過閱讀畫面,討論、朗誦、交流、感知、識別漢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功用。
4、閱讀文本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依據學前兒童發展的特點,設計語言教學活動的目標 。
【案例2】大班語言教學活動詩歌《從小愛祖國》的目標設計:
1、觀察畫面,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字、詞 。
2、能用“××愛××”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并能用此句式仿編詩歌。
3、能遵守游戲規則,學習依次輪流接說,不重復別人說的短句。
3、依據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系的能力,設計教學目標 。
【案例3】大班語言講述活動《大象救兔》的目標設計:
1、能圍繞“大象如何救兔”,完整、連貫地講述出大象從“喊小兔到搭橋、讓小兔過河”的過程 。
2、通過比較性地“聽音、看圖”,學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3、能有目的地從重點部分的幾個環節辨析地傾聽。
4、依據語言活動目標的原則,制定內容具體的目標 。
【案例4】大班語言教學活動兒童詩《家》的目標設計:
1、傾聽錄音,感知文本,理解故事內容。在語境中理解詞語“舒服、漂亮、可憐、幸福”,并在語境中運用這些詞。
2、過閱讀、討論、操作圖片等,記憶詩歌內容,嘗試完整地朗誦詩歌。
3、樂意參加詩歌學習活動,感悟有家的幸福。
【案例5】大班語言教學活動童話故事《長滿書葉子的樹》的目標設計:
1、能按畫面序號進行有序的閱讀,并能根據故事內容尋找相對應的畫面。
2、借助圖書畫面,想象故事的內容,理解做事有耐心就會有收獲的道理。
3、欣賞傾聽故事內容,大膽講述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5、依據整合的語言教育觀,設計整合的語言教學活動目標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