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培訓具體的教學程序及操作PPT課件這個PPT共4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蒙氏環境要求,如何自由,蒙氏教育目標,蒙臺梭利教師守則,蒙氏教室常規,蒙氏課程構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關于材料等,歡迎點擊下載。蒙氏環境要求
自由探索,學習。在教室里孩子有充分自由(前提:孩子能理解自由選擇的工作;自由選擇工作同伴;自由選擇是否同意選擇同伴;孩子自由選擇工作時間長短;孩子有提問題的自由)
蒙氏環境要求
有秩序:讓孩子知道在什么地方找材料(擺放:難易程度。材料劃分:就近操作)
真實,自然。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模型。不能有假東西,有有生命的動植物。
和諧美:光線,色彩,音樂。安靜舒適,優雅的學習環境。外在樸實內在雅致。
如何自由
所謂自由,就是在有規則的前提下自主。
如出現以下問題便不能自由:
孩子行為違反全體利益
干涉他人
不遵守材料的操作規則
違反材料的使用用途
蒙氏教育目標
愛秩序
愛工作
有自發高度集中注意力
愛安靜的工作
對物質是使用而不是占有
自由選擇成為工作動力
自發的自我約束
有獨立性和主動性
服從規則
同情他人,同情弱小,樂于助人
蒙臺梭利教師守則
在沒有獲得孩子接納之前,決不要任意觸摸他
決不在孩子面前或背后刻意批評他
誠心的輔導孩子,發揮他 的長處,使他的缺點自然而然的減至最低。
積極地準備一個良好的環境,并持之以恒的管理。幫助孩子與環境建立相輔相成的關系,引導每一件用品的位置,并示范正確的使用方法。
蒙臺梭利教師守則
隨時協助解決孩子的需求并傾聽,回答孩子的問題。
尊重孩子,讓他能在當時或其后發現錯誤而自行訂正
在孩子休息,觀看他人工作,回想自己的工作,或考慮作選擇時,都要尊重 他,不要打擾他,或勉強他做任何活動
蒙臺梭利教師守則
協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工作項目
要不厭其煩的為孩子示范他先前不愿做的工作,幫助他克服困難,學習他尚未熟練的技能。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準備一個生動活潑,充滿關愛,有明確規律的環境,配合以溫馨和藹的語氣和態度,使孩子時時感到支持與鼓勵。
以最和善的態度對待孩子,并將你最好的一面自然的呈現出來。
蒙氏教室常規
要守時
要愛護環境(可以使用教室內的任何東西,但一定要物歸原位)
要以不干擾他人為前提(不影響他人,干什么都可以)
蒙氏課程構架
區域活動
主題活動
線上活動
區域活動
特點:
不是絕對的分科
區域活動對孩子來說以獨立學習為主,教師以個別指導為主,無集體教學(小組例外)
孩子獨立學知識
材料知識量要很豐富,要有很安靜的環境
都是由材料構成的,材料是老師的替身。
區域環境要半封閉半開放,區域環境的大小根據孩子多少來確定。要根據孩子需要調整區域空間,不是一成不變的,及時調整
區域環境材料的要求
數量要豐富,每個孩子都有感興趣的東西
層次性:難易程度不同,每個材料不同程度上有3個等級。基礎性.選擇性. 創造型
寧缺毋濫
孩子長期不感興趣的下架
主題活動
綜合性的教學活動
是孩子合作分享的形式進行的,教師以集體教學為主
孩子的表現性
環境要熱烈,開放
孩子們自己提供材料
空間要求是全開放的
線上活動
條件有限,不能直接選工作,線上和午飯前。需要老師及時表揚,不允許獎勵。(表揚技巧:盡量少說你真棒,你最好。說細節)
蒙氏圈(線)
制作方法:
線的寬度是孩子平均腳丫的寬度。
如果班內坐不下,坐兩圈兒。外圈是一個高個子孩子的腿的長度。
走線活動
走線活動
安排在孩子進行區域活動之前(是孩子情緒的過渡,可讓孩子安靜下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吃飯后可以進教室放著音樂走線,用老師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孩子。另一位老師給孩子定目標。
走線要求
第一個任務:
老師腳跟頂著腳尖走,對孩子要因人而異。剛開始的孩子要求他們每一步都在線上,孩子不穩可以告訴他把手伸開保持平衡。
過程:孩子隨意走—腳跟頂著—腳尖走—平衡走—叉腰—把手放下來—手拿著東西走—背手—抬頭—頂東西
走線要求
第二個老師任務:
調距離,定目標。聽孩子呼吸,平穩后問孩子你還想繼續走嗎?孩子可以選擇繼續,也可以選擇工作。
走線時間:小班5分鐘,中班10分鐘,大班可15分鐘。
如何應對假性疲勞
讓孩子再進行走線運動
進行安靜游戲
—觀察的安靜游戲
—傾聽的安靜游戲
蒙氏安靜游戲
閉眼,聽聽你聽到了哪些聲音(在郊外也可以)
靜靜傳悄悄話的游戲
帶走某個小朋友或發聲音,其他小朋友壁上眼睛
老師輕聲叫小朋友的名字
土電話
找不同
請你去……..再回來(老師的聲音要?。?br />主題活動
綜合性的教學活動
是孩子合作分享的形式進行的,教師可以集體教學為主
孩子表現性
環境要熱烈,開放(環境是動的)
孩子們自己提供材料
空間要求是開放的
區域活動
日常區
感官區
數學區
語言區
科學文化區
藝術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總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分為:
健康
語言
社會
科學
藝術
蒙臺梭利:
發現兒童,發現兒童的本性。和孩子平等,孩子是主角(傳統老師是講師,蒙氏老師是導師。指引方向)
三角理論:環境,兒童,教師
關于材料
特化的材料是孩子可重復操作的材料,是孩子的學習材料,也是孩子的老師。
學習材料的三大類:
經典:蒙臺梭利本人創造,大部分在感官和 數學區
延伸:她的學生及后繼者們在實踐創作的,符合蒙氏理念的。
利用現成玩教具:要把它做成適合孩子的
日常生活練習
把成人在實際生活中所進行的各種活動編成孩子人格形成所必要的工作。
為什么要先從日常區開始?:
1.有了動作的行為能力才有
2.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從獨立性著手,只有獨立了,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3.認為日常生活練習,也是一種文化的傳錄,生活即教育。生活練習是日常生活的反應。
日常生活練習目標(直接)
培養幼兒獨立工作,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展專注力—追求完美的外顯特征。因為追求完美,所以專注,重復
鍛煉動作控制能力,有了動作協調和控制能力,幼兒才能發展出自我控制能力
有秩序的進行程序性的日常工作
開展適應能力中的創造能力
日常生活練習目標(間接)
培養社會性發展及人際關系
培養合作分享精神
培養愛心,責任心,道德心
培養寫,讀,算的能力
前導性工作訓練:基本單一的動作訓練
(如擰等,困難度孤立)
程序性工作訓練:不同動作按順序連接起來
(注:依照一定的順序來完整的做一件事)
程序性工作:烹飪,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用水區
3歲以前前導,3歲以后程序 3:7
什么樣的孩子可以進行日常區操作
這個孩子能夠理解,遵守教師常規
能做到物歸原位
工作重點
為孩子準備提供適宜的材料(根據孩子年齡,興趣,發展速度),考慮每一個細節,先自己動手,以兒童心態,材料來源于生活。
分析動作,分解動作,展示動作(介紹材料的位置—示范如何取放—引導幼兒到工作的地方—示范動作—讓幼兒操作—跳收)
教師的基本示范
展示要求:動作正確,自然。語言準確、簡潔,注意觀察,互動。孤立重復練習。速度慢一點兒,幅度大一點兒。以孩子能看得清,記得住為評價標準。
(教師要注重自身的日常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想辦法延長幼兒的工作周期
想辦法延長幼兒的工作周期:
1.先讓孩子走線再操作,鼓勵孩子重復練習。
(如擰螺絲要經常換材料包裝或把一盒里裝鈴鐺讓幼兒猜)
2.數量豐富
(材料不宜過多,根據年齡準備幾份)
適宜材料具備要求
真實
材料,形狀,尺寸,重量適合幼兒實用
符合衛生要求(讓孩子覺得有責任清理干凈,容易清洗消毒的)
生活化的
能吸引孩子,有趣味性
有錯誤控制(能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糾正錯誤)
和諧美
材料要精致優雅的
有民族文化素養和特色
不可以出現的材料
不符合真實生活材料
不選用糧食為材料
損壞,不齊全的材料
不符合孩子年齡或不適合孩子能力的。
小顆粒必須計數
(要培養孩子愛物品,老師需先做好)
日常生活練習四部分
基本運動(大肌肉—小肌肉—精細肌肉)
社交禮儀
照顧自己
照顧環境
日常生活練習八個內容
入園之初的活動
一般用品的擺放和用法
走線活動和安靜游戲
生活禮節
肢體控制
照顧環境
照顧自己
烹飪活動
生活區的六個區域
基本動作訓練區(精細動作區域)
用水區(用水的材料集中放在一起)
娃娃家或角色扮演
烹飪區
清潔區
動植物區
走
穿鞋時:腳跟著地,腳尖清著地
不穿鞋時:腳尖著地,把腳跟放下
姿勢:上身挺直,目視前方。
方式:?
注意事項:繞工作毯?
對面有人時?
站立
姿勢:抬頭挺胸收腹,兩眼平視前方
站立方式:橫排,豎排和站圓圈兒
3—6歲的日常生活教育注意細則
材料的錯誤控制必須顯而易見
材料使用后,必須物歸原位
每項工作的內容物有應確定放在該工作的托盤里
將材料有秩序,合乎邏輯的擺放在教具柜上
維護材料的每一項內容物
3—6歲的日常生活教育注意細則
定期清潔材料和教具柜
注意示范工作的步驟
示范工作時,其他老師不宜接近工作區
記得備妥拖把,圍裙,垃圾桶紙巾等,以便于意外發生的處理
每天必須將水桶和肥皂盤清理干凈
確定孩子已能成功的進行前置工作(倒,折等)
3—6歲的日常生活教育注意細則
對示范的細節或延伸工作,必須隨時練習,以保有清晰的概念
增添工作的不同趣味點,并精煉動作的完美
增添新工作,以持續孩子的工作興趣
介紹工作給孩子之前,自己必須先熟練操作
3—6歲的日常生活教育注意細則
工作的殘余物,如剪下的碎紙屑,打洞后的小圓碎片,濕布,擦器皿的臟紙巾等,都必須清楚交代處理的方法
清楚劃分孩子的工作區域,是在桌子上還是在地面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