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幼兒的營養與膳食衛生PPT課件這個PPT共7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的營養衛生,幼兒膳食的配制及飲食衛生等,歡迎點擊下載。第一節 幼兒的營養衛生
一、關于營養
(一)營養
營養是指機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的整個過程,也可用來表示食物中營養素含量的多少和質量的好壞
(二)營養素及其作用
營養素是指維護機體健康,提供生長發育、勞動和活動所需的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
在人的一生中需從膳食中攝取六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水
營養素在人體的作用有
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修補舊組織,增生新組織
第二,供給能量
第三,調節生理活動
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
每日通過膳食向幼兒機體供給一定數量的各種營養素
營養素的需要量:
用來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數量
(三)能量
能量是人體進行生理活動和生活活動所需的動力來源,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
人體所需能量是食物中的熱源營養素,即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機體內經氧化產生的。
每克蛋白質和糖類
在體內氧化可分別產生4千卡熱量,每克脂肪產生9千卡熱量
幼兒膳食中三大產熱營養素要保持合適的比例,要求每日總熱量攝入中,糖類占55%~60%,脂肪占25%~30%,蛋白質占12%~15%
人體所需的能量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基礎代謝
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
活動所需
生長發育所需
排泄的消耗
二、營養與幼兒的生長發育
(一)營養不良
影響幼兒身體發育
影響幼兒骨骼發育
影響幼兒智力和行為
(二)營養過剩
引發肥胖,嚴重的會導致相關疾病
蛋白質
脂肪
糖類
無機鹽
維生素
水
(一)蛋白質(protein)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
1、構成組織: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體重的20%;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2 、調節生理功能。
3、增強抵抗力。
蛋白質缺乏
蛋白質約占體重的16 % ~19%
如果人體丟失體內蛋白質的20%以上,生命活動就會被迫停止
蛋白質缺乏往往與能量缺乏共存
常見癥狀:生長發育遲緩、體重下降、淡漠、易于激惹;貧血、干瘦或水腫。易于感染。
5、脂肪的食物來源及營養價值:脂肪的營養價值視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多少而定,多則營養價值高,反之則反之。
(四)、無機鹽(礦物質)
1、生理功能: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維持人體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
如:鈣Ca、磷P、鉀Ka、硫S、鈉Na、氯Cl、鎂Mg,
微量元素有鐵、鋅、硒、鉬、氟、鉻、鈷、碘等。
鈣
1、鈣是骨骼、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
2、維持神經肌肉的的興奮性
3、參與血凝過程,是血液凝固的要素。
4、參與機體能量代謝與酶的激活。
缺鈣可導致骨軟化病、骨質疏松癥等,亦可導致抽搐癥狀。常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燕麥片、海參、蝦皮、小麥、大豆粉、豆制品、金針菜等。
。
鋅:食物來源:
鐵
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人體60%-70%的鐵存在紅細胞中,參與氧的輸送和組織呼吸。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下降。常見含鐵豐富的食物是動物的肝臟、腎臟、魚子醬、瘦肉、馬鈴薯、麥麩、大棗。
鐵: 食物來源:
碘
合成甲狀腺素,促進物質和能量代謝,促進生長和發育。缺碘會導致呆小癥、兒童及成人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產品,如海帶、紫菜、干貝、海參等。
(五)、維生素
1、生理功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物質代
謝中起重要作用。
脂溶性維生素:
(1)VA(視黃醇):維護夜視覺;維持上皮細胞的正常發育;
原料。
缺乏癥:夜盲癥、干眼病等。
食物來源:肝、蛋黃、乳類等動物性食品。
(2)VD(骨化醇):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
缺乏癥:佝僂病。
食物來源:魚肝油、肝、蛋、乳類等動物性食品。
(3)VB1(硫胺素):是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糖代謝、增進食欲、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缺乏癥:腳氣病。
食物來源:谷類(糙米、粗糧)、豆類、硬果類、酵母、
動物內臟、蛋類。
(4)VB2 (核黃素):是酶的重要組成成分,能促進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
缺乏癥:口角炎、舌炎。
食物來源:谷類(糙米、粗糧)、豆類、肝、蛋類、乳類、
魚類、綠葉菜類。
(5)Vc(抗壞血酸):功能、抗壞血病的作用,促進傷口的愈合,治療貧血(可以促進鐵的吸收),保護和解毒作用。
缺乏癥:皮下出血,牙齦出血、潰亂。
食物來源:新鮮蔬菜、水果。
(六)、水
1、生理功能:
a:構成細胞的必要成分。
b:物質代謝必不可少的溶液媒介。
c:調解體溫。
d:物質吸收、運輸、排泄的載體。
e:起潤滑作用。
2、來源: 飲料、食物。
第二節 幼兒膳食的配制及飲食衛生
一、幼兒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
合理營養:
1、含有機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和熱量。
2、食物易消化,并能促進食欲。
3、不含對機體有害物質
4、按時有規律地定量攝入食物。
平衡膳食
是合理營養在膳食方面的具體體現,是把各種食物組成一種符合人體需要的合理膳食,使具有不同特點的食物在膳食中占有適當的比例,從而保證人體的營養需要和膳食供給之間到達平衡。
要求包括各種營養素和熱量的平衡、各種氨基酸的平衡、酸堿平衡和各類食物的平衡等。
幼兒平衡膳食基本包括六大類食品:谷物、動物性食品、豆類及制品、蔬菜和水果、烹調油類、調味品。
六大類食品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1)優質
(2)量足
(3)各種營養素之間比例適當、合理
(4)調配得當、容易消化
二、幼兒膳食的特點
1、幼兒因地域、環境的不同,對膳食的喜好則不同。
2、各年齡階段幼兒的膳食心理特點表現不一
三、幼兒健康的膳食環境
生理環境: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溫度適宜,環境布置優雅整潔; 餐桌食和食具清潔美觀,大小合適。
心理環境:就餐氣氛和諧,不強迫進食,可穿插知識教育、情感交流、行為和習慣的訓練,還可播放音樂。
四、幼兒膳食的配制
(一)配制原則
1、食物的選擇和搭配要恰當,能滿足幼兒的營養需要
(1)主副食搭配合理,品種多樣,午點豐富,配合三餐制度。
(2)每日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脂類、糖類三大營養素之間比例恰當,分別占總熱量的12%-14%、25%-30%和55%-60%。
(3)動物性蛋白質及豆類蛋白不少于每日所需蛋白質總量的50%。
(二)擬制科學的幼兒食譜
1、各類食物應互相搭配
2、幼兒每日膳食中應保證充足的蔬菜
3、要根據季節變化,作適當調整
(三)食譜質量檢測
1、現場觀察 2、定期進行營養計算
五、注意飲食衛生, 預防食物中毒
(一)烹調的衛生要求
1、注意保留食物中的營養素
2、烹調方法要適合幼兒的消化能力
3、排除對人體健康的有害因素
(1)剔除霉變和腐敗變質的食物
(2)避免食用腌制品
(二)預防食物中毒
1、細菌性食物中毒
2、非細菌性食物中毒
(1)化學性食物中毒
(2)植物性食物中毒
發芽的馬鈴薯中毒
豆漿中毒
四季豆中毒
六、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1、家長和教師要做好表率
2、要求幼兒定時、定量、定點進餐,細嚼慢咽
3、幼兒進餐時間每次控制在半小時
4、養成幼兒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飯菜的好習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