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PPT課件這個PPT共4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特制定本綱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知識點
知識點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概述
一、《綱要》頒布的時間與背景
二、《綱要》的基本結構與主要內容
一、《綱要》頒布的時間與背景
(一)《綱要》頒布的時間
提問:《綱要》是何時頒布的?
《綱要》于2001年7月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2001年9月起試行。1981年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同時廢止。
(二)《綱要》頒布的背景
1.國際背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觀點,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國的教育價值取向,使我們深化了對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從而更冷靜地思考:
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幼兒教育其使命究竟應當是什么?幼兒發展的真正含義是什么?什么樣的幼兒教育才是真正高質量的幼兒教育?
基于終身教育思想指引出臺的《綱要》,明確回答了上述問題。
(二)《綱要》頒布的背景
2.國內背景:進一步貫徹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1999. 6.15~18)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推進進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綱要》遵循我國憲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幼兒園工作規程》而制定,是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的單行法規文件,是指導廣大幼兒教師將《規程》的教育思想和觀念轉化為教育行為的指導性文件。
《綱要》的頒布,標志著幼兒教育的課程改革已經與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步啟動,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綱要》的基本結構與主要內容
(一)《綱要》的基本結構
從結構來看,《綱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即總則、教育內容與要求、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
(二)《綱要》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總 則
總則共五條,其精神貫穿全文。
第一部分 總 則
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特制定本綱要。
★ 第一條說明了制定《綱要》的原因、目的。
第一部分 總 則
二、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 第二條說明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性質、任務。即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其根本任務則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第一部分 總 則
三、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第三條規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外部原則。即幼兒園必須適應社會的變化,在更新“教育資源”概念的基礎上充分地利用外部資源,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共享資源,辦更加開放的、社會化的幼兒教育,以促進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的進程。
第一部分 總 則
四、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與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 第四條指出了幼兒園教育的特點。即幼兒園不同于小學的特點。
第一部分 總 則
五、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 第五條規定了幼兒園教育的內部原則。即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討論:在目前的大班額情況下,怎樣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在此部分中,《綱要》將幼兒學習的范疇按學習領域相對劃分為廣大教師所熟悉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個領域,并同時強調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綱要》在對每一領域進行闡述時,均包含“目標”、“內容與要求”和“指導要點”三部分。
“目標”部分:主要表明該領域重點追求什么,它主要的價值取向何在。在目標表述上有兩個特點:
——較多地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匯,突出了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于培養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例:健康——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語言——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以幼兒作為行為主體。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內容與要求”部分:說明為實現目標,教師應該做什么、該怎樣做,與此同時,將該領域教育的內容自然地負載其中。
例:語言——1: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4: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指導要點”部分:主要功能有二。
一是點明該領域的教和學的特點(例:社會、科學);
二是點明該領域特別應當注意的有普遍性的問題(例:健康、藝術)。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例:社會——1.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
——2.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
例:科學——1.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2.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3.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例:健康——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例:藝術——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第三部分 組織與實施(要點)
此部分共11個條目,貫穿著尊重幼兒的權利,尊重教師的創造,尊重幼兒在學習特點、發展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尊重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等等理念與觀點,突出了幼兒園教育組織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開放性、針對性、靈活性等原則。
★ (幼兒園教育)組織與實施的根本原則
★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含義
★ 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的基本原則
★ 組織與實施中各方面的原則: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活動的組織形式、環境、一日生活、銜接問題
★ 教師在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討論:怎樣實現各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與整合。
第四部分 教育評價(要點)
此部分8個條目,提出了評價的發展性、合作性、標準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主體、多方法、重視過程、重視差異、重視質性研究等原則。明確規定了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幼兒的發展、教師的反思性成長和提高教育質量。《綱要》在這一基點上分別明確指出了評價教育工作和評價幼兒發展狀況的具體原則和注意事項。
★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功能
★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主體
★ 幼兒園教育評價實施的原則
★ 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的主要內容
★ 幼兒發展評價的原則
討論:怎樣在日常活動中評價幼兒。
知識點2:《綱要》的基本指導思想
一、終身教育的理念
二、以人為本的幼兒教育
三、面向世界的科學的幼兒教育
一、終身教育的理念
(一)終身教育的概念理解
請談談對終身教育的理解。
終身教育于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由聯合國教科文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朗正式提出,短短數年,便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
近30年來關于終身教育的概念眾說紛紜,迄今為止沒有權威性定論。這反映出這一嶄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也證實了該理念在形成科學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釋與嚴密論證尚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差距。
(一)終身教育的概念理解
比較普遍的看法是:
“終身教育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它指開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終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發展的各個階段及各個方面的教育活動。既包括縱向的一個人從嬰兒到老年期各個不同發展階段所受到的各級各類教育,也包括橫向的從學校、家庭、社會各個不同領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終目的在于“維持和改善個人社會生活的質量”。
(二)終身教育理念在《綱要》中的體現
請說說《綱要》哪些地方體現了終身教育的理念。
《綱要》總則:“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它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這是一個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定位,一個符合幼兒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為本的定位。
《綱要》各領域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以及組織和實施、評價等所有部分,均一致將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放在核心位置。如:
(二)終身教育理念在《綱要》中的體現
各領域的目標表述較多地使用了“體驗”、 “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匯,突出了我國基礎教育共同的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取向;
各領域都強調良好習慣的形成,強調合作、參與、探索;
強調教育活動要“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
強調“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
強調通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經驗……
(二)終身教育理念在《綱要》中的體現
——《綱要》明顯著眼于幼兒終身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重要素質,如積極主動的態度、強烈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識、責任感等。這些,是衡量幼兒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的指標。
為了使幼兒能夠一生持續地學習,有尊嚴地、有質量地生活,教育必須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為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如:
(二)終身教育理念在《綱要》中的體現
他們是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倦學習?是越來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還是越來越依賴教師、懶于思索?是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還是變得自卑、畏縮、感情冷漠?
這些,必須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融入終身教育理念的幼兒教育追求幼兒健康的、真實的、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要求幼兒園從小學的預備階段真正轉變為人生學習的初始階段。
二、以人為本的幼兒教育
(一)以人為本的概念理解
請談談對以人為本的理解。
以人為本,是要回答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們關注。
以人為本,就是說,與其他一切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它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強調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為了人和塑造人,強調以實現人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目的和標準。
(二)以人為本在《綱要》中的體現
請說說《綱要》哪些地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綱要》將《規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的思想進一步擴展和深化,字里行間都旗幟鮮明地倡導尊重幼兒、保障幼兒權利、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兒童觀。
例:總則、各領域的指導要點、其他各部分等。
(二)以人為本在《綱要》中的體現
在關注幼兒的同時,《綱要》還表現出對教師、家長及教育中所有人的因素的尊重和關注。
如:否定教師是點亮別人毀滅自己的“蠟燭”,倡導積極、進取、樂觀的教師觀,視教師職業為以自己的生命之光與被點燃的火種交相輝映,從而獲得生命的意義和輝煌的職業。
《綱要》希望把教育過程構建為讓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尤其是幼兒、教師都能共同發展的過程;構建為讓教師能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同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鑄造自己美好職業的過程;構建為幼兒、家長、教師等都能得到尊重并實現自身權利的過程。
三、面向世界的科學的幼兒教育
《綱要》在立足我國幼教現實的基礎上,面向世界教育潮流發展的方向,注意吸收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成果,倡導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對教育規律的尊重等,反映了教育科學研究的諸多成果,體現著世界教育共同的發展趨勢。如:
在教育目標方面,《綱要》重視幼兒的興趣、情感、態度,并在實施中重視幼兒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重視認知的情感化和情感的認知化。
三、面向世界的科學的幼兒教育
在內容方面,《綱要》吸收了建構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成果,強調了作為教育內容的知識的建構性、過程性,在教育內容與要求中,不再把知識列為一大堆靜態的、脫離幼兒的、僅僅要他們記住的東西,而是視知識為動態變化的、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
在指導要點中,根據現代教育心理學廣義知識觀的分類原理以及兒童學習研究的成果,針對不同領域知識的不同性質,提出了幼兒學習知識的不同方式和與之相應的教師不同的指導方式。
三、面向世界的科學的幼兒教育
在實施原則中,根據現代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從廣義的學習觀出發,要求保證幼兒的游戲、自由和自發的活動時間。同時,強調幼兒園教育的生活性,這符合教育回歸兒童生活,密切貼近兒童的生活的世界教育發展趨勢。
《綱要》還體現出世界基礎教育另一個共同特征——“學科融合的方向”。
知識點3:《綱要》對幼兒教師的專業要求
一、教師角色與作用的變化
二、對教師的專業化要求
一、教師角色與作用的變化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一)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
(二)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四)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五)關注幼兒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種發展潛能和不同發展障礙,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二、對教師的專業化要求
——成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成為自身實踐的研究者
1.進行三位一體的研究,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研究領域——把握領域基本特點和關鍵經驗
研究幼兒——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進程
研究教育策略和教學法——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
二、對教師的專業化要求
2.對實踐工作的環節進行研究,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研究每一面墻飾——讓每一面墻飾都能與幼兒互動
研究每一個區域——讓每一個區域都能促進幼兒的有效學習
研究每一個生活環節——讓每一個環節都成為教育契機
研究每一個教育活動——讓每一個教育活動都能支持和引導幼兒的主動學習
研究每一次師幼互動——讓每一次互動都能成為孩子難忘的回憶,都具有激勵和促進作用,都能讓孩子在與同伴和成人的積極交往中,享受快樂童年
課后思考:
2001年頒布的《綱要》與1981年頒布的《綱要》有什么不同?
2001年頒布的《綱要》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為什么還要解讀?
謝謝合作!
主要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師大出版社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教育部基教司編著,江蘇教育社出版
3.《發揮教科研的作用 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中央教科院幼兒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占蘭主題報告
怎么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進程
認真研讀《指南》、《綱要》、《規程》、《專業標準》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精神
重溫《幼兒衛生學》、《幼兒心理學》等著作
用心關注幼兒的尋常時刻(談話、傾聽、觀察、參與……在此基礎上進行解讀。例:善將差異作資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