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滾動的軌跡 活動目標 1、對滾動的物體產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3、嘗試運用繪畫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物體滾動的軌跡,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活動準備 1、三角形、梯形、方形積木; 2、海洋球、玩具球;一次性杯子、圓臺形的化妝品瓶子;電池、透明膠帶等物體; 3、記錄卡片16份、小筐8個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教師:這是什么? 老師把它輕輕一推,看它怎樣了? (向前運動、動了、滾動……) 2.小結:像這個球一樣咕嚕咕嚕往前轉動我們叫它滾動。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1、教師: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好玩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 (揭密神秘袋,幼兒了解操作的材料) 2、教師:請小朋友去玩一玩、試一試,看看哪些會滾動哪些不會滾動?然后給它們分一分家, 把它們分別放在相應符號的筐里,并填寫好觀察記錄表(一)。 3、個別指導:你玩的是什么?你把它放在哪個筐里了?為什么?要求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4、師幼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5、教師:大家幫這些東西分好了家,我們來看看能滾動的筐里放了哪些東西? 幼兒說物品,教師在記錄紙上貼上這些物品的標記圖。 6、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為什么這些物體能滾動?這些東西不能滾動? 小結:這些沒有角的圓圓的東西,只要對它們用點力,它們就能滾動。
三、幼兒再次自由操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1、教師:這些圓圓的東西它們滾動時走的路線一樣嗎? 請小朋友再次玩一玩。這次要仔細觀察,把它們滾動時走的路線畫在你的記錄紙上。 2、個別指導:你玩了什么?它滾動時走的路線是什么樣的? 3、幼兒說自己的操作發現,教師征求大家意見后記在大記錄紙上。重點講述球體的滾動路線。 4、從這張大記錄表上你能發現哪些東西在滾動的時候走的路線是一樣的。 為什么它們走的路線會一樣? 5、小結:(邊小結邊貼上相應的球體標、圓柱體、椎體標記): 像皮球、海洋球它們的身體都是圓球體,走的路線是曲線。 像透明膠帶、電池它們的身體是圓柱體,走的路是直線。 一次性杯子、化妝品瓶子身體一頭大一頭小,走的路是圓圈。 也就是說不一樣的形狀它們滾動時走的路也就不一樣。 我們把這些物體滾動是走的路叫滾動的軌跡。
四、活動延伸 這個筐里還有一些不能滾動的東西,你能想出好辦法,讓它們也滾動起來嗎? 然后再去發現它們的滾動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