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音樂童話劇小紅帽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紅帽》的故事深受幼兒的喜愛,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善惡美丑昭然若揭。在欣賞故事之余,幼兒已不滿足于做故事的傾聽者,而是會嘗試著做表演者,找來籃子、圍兜等扮演起小紅帽、外婆、老狼等角色。
為了讓幼兒更加盡興地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的情節,把握人物的特點,提高表演的水平,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根據人物特點,將音樂形象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樂中大膽試用動作、表情等表現人物形象,體驗表演的快樂。
3.通過表演,刨懂得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活動準備
1.情景創設:森林(花,草,樹,蘑菇等)
2.課件、音樂(代表四個人物的音樂:《森林狂想曲》--小紅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場》--大灰狼;《拉德斯基進行曲》 --獵人)
3.人物圖片、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欣賞森林美景并用動作表現。
播放背景音樂《森林狂想曲》,在樂曲聲中帶領幼兒走進教室。
1.欣賞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鳥鳴蛙叫、潺潺流水聲,立刻把幼兒帶人了"森林"的場景之中。同時,課件上畫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圖、室內擺有立體的蘑菇、大樹、鮮花、小草。在視覺、聽覺上,都給幼兒極大的審美刺激,他們一下被吸引住了,興奮地講述自己的發現。
2.模仿森林里的樹木花草。
教師:誰來學一學漂亮的花朵?大家都來擺個花的造型,看看誰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賞--分析人物特點。
在這個美麗的大森林里,發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賞《小紅帽》的故事。×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教師:故事里都有誰?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點。
討論:在四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小紅帽有沒有做得不太合適的地方?
評:分析人物特點,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只有幫助幼兒把握住了人物的個性特點,才能讓幼兒在后面的環節中恰如其分地進行表演。因此,教師設計了"你喜歡誰,不喜歡誰"這樣的問題,以幫助幼兒展開討論獲得答案。同時,幼兒通過討論也明白不能隨便聽信陌生人的道理。
三、聽辨音樂--找出和人物特點相符的音樂。
教師:小紅帽的故事可真好聽,老師還為4個人物配了4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分一分,這段音樂像誰。
1.分段聽音樂,區分并模仿小紅帽和外婆的音樂形象。
(1)第一段音樂像誰,為什么。
教師:誰來學一學小紅帽走路的樣子,她邊走路邊做什么?
(2)第二段音樂像誰,為什么。
教師:音樂聽上去很憂傷,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著小紅帽。
誰來學一學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樣子。
2.區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獵人的音樂形象。
教師:再聽兩段音樂,你們聽聽像誰?
(1)音樂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紅帽的后面呢!
教師:誰來學一學大灰狼走路的樣子。
(2)音樂聽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獵人邁著有力的步伐走來啦。
教師:大家來學一學。
評:聽辨音樂,創編與人物相匹配的動作,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由于選取的四段音樂形象分明,幼兒一下就把音樂與人物相匹配起來了;幼兒的動作表演是建立在具體可感的形象上的。因此,我讓幼兒聯想人物走路的姿態,這下幼兒的扮演就"有內容"了:小紅帽--蹦蹦跳跳地采花;外婆--駝背彎腰,拄著拐棍:大灰狼--腳步輕輕,鬼鬼祟祟跟隨在小紅帽身后;獵人--腳步有力,扛著措槍。這樣,幼兒的表演更加生動。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大班歌唱活動:頑皮的杜鵑》:大班音樂活動頑皮的杜鵑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理解歌曲內容,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在歌曲意境感染下,體驗喜愛杜鵑鳥的美好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歌唱活動頑皮的杜鵑教案吧。
《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開始部分等內容,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教案吧。
《幼兒園兒童劇表演:濫竽充數》:大班音樂活動濫竽充數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戲綜述,游戲網絡,游戲準備,游戲提示等內容,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 學生懂得《濫竽充數》的寓意,使學生明白:沒有真才實學,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兒童劇表演濫竽充數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