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1-2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音樂優秀小熊找家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速度、力度及高低的變化創造性地變化動作。
2.能在音樂結束后迅速找椅子坐下,體驗共同游戲、競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制作一只紙偶熊,游戲時戴在手上。
活動過程:
1.初步會做律動:熊走路、熊跳舞。
鼓勵幼兒聽音樂,根據音樂的速度、力度的不同做小熊的走路、跳舞、休息睡覺的動作。
2.學唱游戲歌曲:小熊找家。
教師戴上紙偶,講小熊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故事:有一只小熊姐弟倆在樹林中迷了路,姐姐動腦筋很快找到了家,弟弟只有坐在地上等別人的幫助。
提問:"你們愿意學誰?"
在熟悉歌曲旋律、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3.玩游戲:小熊找家。
教師用不同的方式(高低、強弱、快慢等)演奏,幼兒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是什么情景:小熊它們在哪里?熊姐姐在干什么?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爬山下河、平地快走、過橋慢走、勞累步重和遇險急走等。
玩游戲:小熊找家。
玩法:
將幼兒的椅子排成圈,椅面朝外。幼兒戴上紙偶站在圈外扮小熊姐弟,人數比椅子多一個。游戲開始,大家圍著椅子按順時針方向邊走邊唱歌并念白"小熊是誰呀?"教師用不同的音高、速度、力度彈奏音樂,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變換自己的動作。在高音1結束后,大家迅速找空椅子坐下,沒找到椅子的幼兒將小熊紙偶舉起再做小熊狀。教師念白"小熊是誰呀?"幼兒一起唱:"小熊就是他。"
建議:
1.在幼兒享受競爭快樂的同時,要引導幼兒具有一定的抗挫能力。
2.幼兒沒找到椅子,做了小熊,請他繼續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評價:
1.能感受音樂的變化,并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情景。
2.會隨著音樂所表現的情景的變化,變換自己的動作。
3.在游戲中,能快樂地游戲,正確地面對成功與失敗。
活動反思:
《小熊找家》是一個規則游戲,對幼兒來說,能夠自己開展這一游戲其基礎就是掌握游戲人數與椅子之間多一、少一的數量關系。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因此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把難點人數與椅子之間的數量關系作為一條線索貫穿始終,并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地解決,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并把數學的內容融入其中,寓教育游戲之中。
在第一個環節中,以幼兒感興趣的搶椅子游戲作為一個切入口引出課題,激發幼兒游戲興趣,并使幼兒感知了解游戲人數與椅子之間的數量關系,為學習游戲《小熊找家》做鋪墊。第二個環節是遷移游戲經驗,學習游戲《小熊找家》,引導幼兒再次感知并探索人數與椅子之間的數量關系。第三個環節是再次探索并驗證人數與椅子之間的數量關系,示范分組游戲的方法,同時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分組游戲中椅子不同于集體游戲的放法,為幼兒自己開展游戲掃清了障礙。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應用已有經驗,嘗試分組游戲。
在整個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1、在活動中對時間的掌控不夠,導致整個活動時間過長。在前面的環節中,尤其是第一個環節組織較為拖沓,以致后面的環節時間很趕。
2、作為一個音樂綜合活動,在活動組織的過程中,對幼兒感知音高及速度還不夠強調。
《大班歌唱活動《小螞蟻旅游記》》:大班音樂活動《小螞蟻旅游記》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學唱歌曲,能唱出歌曲里的跳音和連音。嘗試運用不同的體態動作來學習“×××·× ︱×××-‖”和“×× 0 × ×× × ︱×× 0 × ×× ×‖”兩個節奏型。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歌唱活動《小螞蟻旅游記》教案吧。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斗舞》:大班音樂活動斗舞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品分析與設計思路,相關教學資料,游戲玩法建議,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感受歌曲2/4的旋律特點,熟悉歌曲的AB結構。能通過觀察模仿怪獸的各種動作,嘗試創編卡梅拉的各種形態,與怪獸進行斗舞。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游戲斗舞教案吧。
《大班歌唱教案:三個和尚》:大班音樂活動三個和尚教案主要包含了演唱部分動作建議,游戲玩法建議,教學活動建議,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等內容,復習按音樂的節奏念誦歌詞,并嘗試完整地唱出歌曲。運用聲音、身體的配合,嘗試對伴奏部分進行創編。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歌唱三個和尚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