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6
這是人教版分數乘法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3.能夠熟練準確地計算分數乘整數的計算題。
教學重點
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先約分再計算能使計算簡便。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復習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法則
二、出示例題
1.出示3/4×6
教師引導學生能不能先約分再計算。
學生得出結論后教師講解先約分后計算的格式。
你會填嗎?
1/6+1/6+1/6+1/6=1/6×()
3/4+3/4+3/4+3/4+3/4
=3/4×()
2/25+2/25+2/25
=2/25×()
在計算分數乘整數時,用分數的分子(),分母()。
學生先用計算法則進行計算后進行約分。
學生進行計算并比較兩種方法那種方法簡單。
復習鞏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進一步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體驗先約分再計算。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2.練習
完成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三、綜合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2.教師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完成后還可以估一估一個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四、布置作業
完成練一練第3、4、5題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學生通過涂一涂,可以得到結果為10/15,再約分得到2/3。學生也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計算,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
借助圖形語言,加深學生對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的理解。
鞏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
板書設計:
分數乘整數
復習題:出示例題3/4×6
教學內容:
1.分數的乘法
2.分數混合運算
3.用分數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學習分數除法和百分數的重要基礎。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教學相同,分數乘法的計算同樣貫徹《標準》提出的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會和理解數學的理念,通過實際問題引出計算問題,并在練習中安排一定數量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以豐富練習形式,加強計算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根據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本單元將解決一些特殊數量關系問題的內容單獨安排。
三維目標:
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學會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體驗歸納概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進行分數乘整數的計算過程中,能夠感知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領會數學美。
教法和學法: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授課時數:10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課題:分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法與學法: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課件
教學內容:
第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1-3題。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出示復習題。(投影片)
(1)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3)計算:
計算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的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數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加法是否也有簡便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乘法。(板書課題:分數乘整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
師:每人吃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著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問:一個人吃了塊,三個人吃了幾個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塊。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并標出?塊)訂正時教師板書:++===(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蛋糕的圖片)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的分數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再啟發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相加的和。
(3)比較和12×5兩種算式異同: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不同點:是分數乘整數,12×5是整數乘整數。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教學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導入。
問: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學生計算,教師板書:。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兩個數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
觀察結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分母沒有變。
(3)概括總結:
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
匯報結果:(多找幾名學生匯報)使學生得出是用分數的分子2與整數3下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根據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后約得的數要與原數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按簡便方法計算。
【啟發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反饋練習:
⑴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沤滩牡?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沤滩牡?頁“練習一”第1、2、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思路。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第2課時
教學課題:分數乘法(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法與學法: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根據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4 ×4 × 14×
2、引入: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分數乘法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1.投影出示例題2。
(1)問題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啟發學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個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問題二: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提問:根據什么列示的?
啟發學生思考: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3)問題三: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啟發學生思考:求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2.結合上面的幾個問題,你知道“12×”和“12×”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分別是什么嗎?
12×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
3.總結: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一個數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
引導:這道題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二)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題3。
李伯伯家有一塊公頃的地。種土豆的面積占這塊地的,種玉米的面積占。
1.問題一: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1)提問:求“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實際上就是求什么?怎樣列示呢?
(實際上就是求公頃的是多少公頃,列示是:×。)
(2)探究×的計算方法。
①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張正方形紙表示一公頃,先畫出它的,表示公頃。
?、谠偻砍龉暤?。
引導理解:求公頃的是多少公頃,就是把公頃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塾^察交流。
觀察手中的長方形紙,想一想,公頃的是多少公頃,你是怎么想的?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在組織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得出:求公頃的是多少公頃,就是把公頃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頃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1==。
板書:×===(公頃)
2.問題二:種玉米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艑W生獨立列出算式:×
?、铺釂枺?ldquo;×”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顏色表示的嗎?
⑶學生動手操作,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
與前面一樣,也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公頃)
3.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先小組討論,再匯報交流。
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分母。(板書)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頁“做一做”第1題。
這道題是有關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的練習。
組織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閱讀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匯報,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5頁“做一做”第2題。
這是一道看圖計算的練習,皆在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加深對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理解。
組織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看圖填一填,再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3.教材第5頁“做一做”第3題。
這道題是運用所學的分數乘法計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加深對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理解的同時,又可以鞏固整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4.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4、5題。
先學生獨立計算,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全課小結。
第3課時
教學課題:分數乘法(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分數乘法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能正確熟練進行分數乘法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遷移、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培養他們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乘法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分數的約分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法與學法:交流討論,加深理解;通過練習鞏固,促進內化。
教學準備及手段:直尺、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30= 12×=
×= ×=
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
⑴分數乘整數的約分方法。
?、品謹党朔謹档挠嬎惴椒?。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數乘法的相關知識。
二、探索新知
?、背鍪纠}。
無脊椎動物中游泳最快的是烏賊,它的速度是千米/分。
?、步鉀Q問題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烏賊的。李叔叔每分鐘游多少千米?
?、砰喿x理解。
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得出:
①烏賊的速度是千米/分。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千米/分的。
?、屏惺浇獯?。
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交流解答過程。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km)
?、菃⒌纤伎?。
在分數乘整數時,我們在計算過程中先約分,可以使計算簡便。在這里,我們是否也可以進行先約分呢?該怎樣進行約分呢?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⑷交流討論。
通過交流得出:分數乘分數,為了計算簡便,可以先約分再乘。約分時,分子的兩個因數和分母的兩個因數進行約分,即:
(千米)
?、辰鉀Q問題二:烏賊30分鐘可以游多少千米?5
?、艑W生獨立解答,約分:
⑵教師指導,分數乘法也可以這樣直接約分。
⒋試一試。
×還可以怎樣進行約分呢?
板書:(計算過程)
強調:分數和分數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約分。
⒌小結。
三、鞏固練習。
?、苯滩牡?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匯報時重點交流約分的方法。
?、步滩牡?頁“做一做”第2題。
先讓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再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組織交流。
?、辰滩牡?頁“做一做”第3題。
閱讀與理解,求這個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是多少。
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訂正。
?、唇滩牡?頁“練習一”第6題。
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第4課時
教學課題:分數乘法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
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法與學法:自主練習、交流討論。
教學準備及手段:直尺、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睆土暸f知。
?、乓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品謹党朔ǖ挠嬎惴椒ㄊ鞘裁?
?、矊胄抡n。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做一些和分數乘法有關的練習吧!(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苯滩牡?頁“練習一”第7題。
這道題是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交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是否可以進行約分,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乘。)
?、渤鍪窘滩牡?頁“練習一”第8題到第13題。
這六題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分數乘法問題,題目中設計到很多課外知識,這些練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一位數乘分數意義的理解,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
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閱讀并理解題意,然后再獨立解答,最后組織交流匯報。
三、全課總結。
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5課時
教學課題:小數乘法分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并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小數乘分數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自主學習、重點講解
教學準備及手段:常規的學習用品;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庇嬎阆旅娓黝}。
×15 21×
× ×
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
?、舶严旅娴男祷煞謹?,分數化成小數。
1.2 0.4 3.5 1.25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將一個小數化成分數。
⒊談話導入新課,并板書。
探究新知
?、背鍪纠}5。
⑴學生閱讀題目,理解圖中的信息。
?、平M織交流。
?、步鉀Q問題一。
⑴出示問題: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
?、茖W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2.1×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啟發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觀察得出:以前學習的分數乘法是分數和分數相乘或分數和整數相乘,而這個算式是分數和小數相乘。
⑶探索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提問:小數乘分數,可以怎樣計算呢?想一想,試一試。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匯報交流計算方法,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化成分數:2.1×=×=(dm)
分數化成小數:2.1×=2.1×0.75=1.575(dm)
?、辰鉀Q問題二。
⑴出示問題。
?、茖W生獨立解答。
?、墙M織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化成分數進行計算。
?分數化成小數進行計算。
?
?、从^察比較,回顧反思。
提問:觀察上面三種計算方法,你想發表自己的什么見解?
通過交流,啟發學生明白:三種方法中,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適合于所有小數化成分數的計算;當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一般不采用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進行計算;當小數和分母不能進行約分時,一般不采用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三種計算方法中,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計算起來最簡便,因此在計算小數乘分數時,先觀察這個小數能不能和分母進行約分,如果可以進行約分,一般采用先約分再乘的方法。
鞏固練習
?、苯滩牡?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匯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進行計算。
⒉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
⒊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2、3、4題。
獨立解答,講評訂正。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6課時
教學課題: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猜想、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法與學法:自主練習、重點講解
教學準備及手段:直尺、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出示復習題。
5×6+7×3 15×(34-27) 16×4-7×9
(35+21)×28 70-4×6 36×2+15
不要求學生計算,只要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即可。
2.引出課題:
剛才復習的整數乘加、乘減混合的運算順序,這節課我們學習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乘加與乘減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6。
?、睂W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從題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⑴畫框長m,畫框寬m。
?、魄?ldquo;需要多長的木條?”就是求畫框的周長。
⒉學生獨立列式。
(+)×2或×2+×2
⒊啟發自學,交流收獲。
?、耪垖W生自學教材第9頁的內容。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浦该涣鲄R報。
引導學生發現: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磳W生獨立完成計算,交流匯報。
交流時,指名說說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在一個沒有算式的括號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二級運算,后算一級運算。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的運算。)
三、鞏固練習
?、背鍪窘滩牡?0頁“練習二”第5題。
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計算錯在哪里,再進行獨立改錯練習。
?、渤鍪窘滩牡?0頁“練習二”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集體訂正。
?、吵鍪窘滩牡?1頁“練習二”第7題。
本題既復習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又加強了分數混合運算的練習。
?、闯鍪窘滩牡?1頁“練習二”第8、9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匯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7課時
教學課題:分數混合運算和簡便運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創設自主探究,嘗試遷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遷移、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培養他們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教法與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及手段:直尺、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復習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⒉能舉例說明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用處嗎?
⒊用簡便方法計算:25×7×4 0.36×101
?、凑勗拰胄抡n。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分數簡便計算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背鍪舅闶?。
學生計算后,會發現每一行的兩道算式結果相等,啟發學生思考:每一行的兩道算式結果相等,這是數字的巧合呢?還是有一定的運算規律?
⒉知道觀察,發現規律。
?、俚谝唤M運用乘法交換律。
?、诘诙M運用乘法結合律。
③第三組運用乘法分配律。
⒊總結規律。
在分數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整數乘法中的運算定律在分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催\用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懦鍪纠}7。
?、谱寣W生思考怎樣計算比較簡便,然后獨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指名板演:
交流時,讓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分別說一說運用了哪種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練習
?、背鍪窘滩牡?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請個別學生上臺板演,完成后集體講評。
?、渤鍪窘滩牡?頁“做一做”第2題。
這道題先算“”會使計算更簡便。
?、吵鍪窘滩牡?1-12頁“練習二”第10、11、12題。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讓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分別說一說運用了哪種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闯鍪窘滩牡?1-12頁“練習二”第13、14、15題。
這三道題都是解決問題的練習題,都是與分數混合運算相關的問題,前兩道是連乘的問題,第三題是乘加混合計算的問題。
四、課堂小結
你有哪些收獲?
第8課時
教學課題:分數乘法應用題(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探究情境,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一步應用題。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猜想、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題中的單位“1”和問題的關系。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教法與學法:課堂討論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直尺、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先說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12××
2、列式計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學生得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
二、新授
出示例題8
【閱讀與理解】
?、艑W生讀題,理解題意。
⑵根據題意,完成以下填空。
先讓學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組織交流。
【分析與解答】
?、庞瞄L方形紙表示大棚的面積,折出蘿卜地的面積。
?、賹W生折一折。
?、谟嬎闾}卜地的面積:480×=240(平方米)
?、普鄢黾t蘿卜地的面積。
交流:怎樣折出紅蘿卜地的面積?
紅蘿卜地占蘿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張紙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學生動手折一折。
計算出紅蘿卜地的面積:240×=60(平方米)
?、橇芯C合算式解答。
480××=60(平方米)
?、扔懻摬煌慕夥?。
小組交流。
組織匯報。
先求出紅蘿卜地的面積占大棚面積的幾分之幾?
×=
再計算出紅蘿卜地的面積:480×=60(平方米)
綜合算式是:480×(×)=60(平方米)
【回顧與反思】
⑴大家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檢驗一下這個答案的合理性嗎?
⑵學生嘗試檢驗。
?、墙M織全班交流。
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檢驗:60÷240=或240÷480=
只要學生檢驗方法合理,教師都有給予肯定。
三、鞏固練習
?、苯滩牡?4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解答。
⑵組織交流。
指名學生按照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三個環節展開交流。
?、步滩牡?6頁“練習三”第1、2、3題。
這三道題都是和例8類似的連乘應用題,每道題都有兩種不同解法。
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全班講評訂正。
四、課堂小結
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與解答一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的相同點都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不同點是分數連乘應用題要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解題關鍵是要找準每一步的單位“1”。
第9課時
教學課題:求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畫線段圖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答這類應用題的熟練程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加深對兩種應用題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對比分析,正確熟練的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分析,正確熟練的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與學法: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教學準備及手段: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找出單位“1”和比較量。
(1)三峽工程的發電量用在了東南沿海地區。
(2)一瓶墨水已經用了。
(3)學校圖書館兒童讀物占全部圖書的,兒童讀物的是科普讀物。
學生觀察后,獨立思考。
匯報時,讓學生找到單位“1”的量和比較量,根據關鍵句說出基本的數量關系。
?、矊胄抡n。
今天我們來繼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9
人心臟跳動的次數隨年齡而變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鐘約75次,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比青少年多。嬰兒每分鐘心跳多少次?
【閱讀與理解】
?、艑W生獨立讀題。
?、平涣鲝念}目中獲得的信息。
?、偾嗌倌晷奶糠昼娂s75次。
?、趮雰好糠昼娦奶拇螖当惹嗌倌甓?。
?、矍髬雰好糠昼娦奶拇螖?。
?、菍W生完成教材例題9中“閱讀與理解”的填空。
【分析與解答】
?、耪业絾挝?ldquo;1”
提問:題目中是把誰看作單位“1”?
⑵畫線段進行分析。
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情況板書線段圖:
⑶交流解題思路。
思路一:先求出嬰兒每分鐘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數,再求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思路二:先求出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是青少年的幾分之幾,再求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泉毩⒔獯?。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⑸學生匯報算式,教師板書。
【回顧與反思】
?、呕仡櫡治鲱}意時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
⑵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先讓學生自主檢驗,再組織交流匯報。
先求出嬰兒每分鐘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數:135-75=60(次);再算多出的次數是青少年的幾分之幾:60÷75=。
?、步滩牡?5頁“做一做”。
?、艑W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交流對題目的理解。
⑵介紹有關“噪音”的知識。
⑶運用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題意,尋找解題方法。
⑷讓學生說出圖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個是表示單位“1”的量?讓后把線段圖表示完整。
?、伤娜诵〗M討論,根據線段圖提出解決辦法,并列式計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貝)
(6)鼓勵學生根據題意、結合線段圖,想出第二種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貝)
(7) 學生討論兩種解法的不同:兩種方法都是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入手。第一種思路是從總量里減去一個部分量;第二種方法是求出部分量與總量的比較關系,再運用求一個數的幾份之幾是多少的方法求出這個部分量。
⒊小結。
三、鞏固練習
?、苯滩牡?6頁“練習三”第4、7題。
求這道題是“已知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分之幾,求這個數是多少”的應用題。
?、步滩牡?4頁“練習三”第5題。
求這道題是“已知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分之幾,求這個數是多少”的應用題。
?、辰滩牡?4頁“練習三”第6題。
這道題是部分和總數之間的關系。
四、課堂小結
今年天我們學習了“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要先找準數量關系,畫出線段圖,然后列式計算。
第10課時
教學課題: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這個方法進行相關計算。使學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并能熟練地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準確地找到單位“1”,并能熟練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應
用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練習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正確、獨立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法與學法:談論法、課堂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分數乘法
1、學生獨立計算P26第1題,并思考式子的意義及計算法則。
2、分數乘法的意義
(1)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是什么?(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或表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2)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么?(表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乘整數:把能約分的先約分,然后把整數與分子相乘,分母不變。
(2)分數乘分數:同樣把能約分的先約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做“整理與復習”的第1題和練習四第1、2題。
二、復習計算及簡便計算
1、復習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復習乘法的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⒊做“整理與復習”的第3題和“練習四”第3題,說說這些題適合運用什么運算定律?為什么?然后學生獨立完成。
三、復習分數乘法應用題
1、復習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步驟:
(1)找到題目中的分率句,確定單位“1”。
(2)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練習四第4題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
(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3、“整理與復習”的第3題和練習七第4、5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指名板演,講評時讓學生說清是怎樣思考的。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出示復習題。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5個12是多少?
3個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單位1
獵豹的速度是獅子的七分之三。
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人數的五分之一。
紅花比黃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節約四分之三。
3.計算: 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 新授
1、利用 3/10 + 3/10 + 3/10 教學分數乘法。
(1) 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3/10)
(2) 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怎么列式?(乘法, 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 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 同學們想想看,3/10 ×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
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 ”,就是把袋鼠跳 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 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當于”?再通過線段圖幫助理解。畫一條線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離。“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條線段看作單位 “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求“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 就是求3個2/11 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呢?獨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課件演示。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 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3/8×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6.練一練,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三、鞏固練習
比賽: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 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 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 、布置作業 : 練習二第1、2、4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