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7
這是同上一堂課金色的魚鉤,是優秀的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金色的魚鉤》聽課后感
湖南長沙市一師一附小 黃朝霞
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金色的魚鉤》過程中,要求學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進行朗讀,并談談為什么要這樣讀?!?/p>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不時發表自己的意見。當讀到“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時,教師說:“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傷員走出草地,自己啃魚骨頭,直到眼睛看不見了,還摸索著為傷員挖野菜,為了傷員他快耗盡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傷員,面對奄奄一息的老班長,會有怎樣的感受?讓我也試讀一次吧!”
教師哽咽著聲音讀:“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
!”教室里格外沉靜,只見有的學生在擦腮邊的淚水?!?/p>
這時,教師接著說:“老班長的手垂了下來,他耗盡了生命的全部,
眼看著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動了,也不能照顧我們了。此時,你該
用怎樣的感情呼喚他呢?”學生個個情不自禁:“老班長——老班長——
”呼叫聲悲痛欲絕,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蕩。“老班長!老班長!老
班長——”呼叫聲哽咽悲愴,催人淚下。“你為什么多叫一聲老班
長呢?”教師追問。“我希望我的喊聲能喚回老班長,只有這樣讀,
才能表達對老班長無限感激與敬佩之情。”教師提議,全班同學起
立,深情地為老班長默哀。
深情發自每個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動著課堂里的每一個人。抓住
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讀好,加深感悟,教學效果已經一目了然。
由此,筆者感到,文質兼美、情感豐富的文章,不僅要多讀,而且
要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這堂課成功做法有
三:
第一,問題設計的針對性強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在學生初步了解了
課文內容之后,教師撇開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動情的文字
指導表情朗讀。整堂課教師只設計了兩個問題:
(一)自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p>
(二)把感受最深的片斷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為什么感動:
這兩個問題給了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最大空間,學生有機會選
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來表達。這樣,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表達,
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p>
第二,充分地給學生以自由
整堂課,學生能自由地默讀,自由地朗讀,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
考,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迸發出創造的
火花。學生自主的投入閱讀實踐,也才會讀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
次比一次深?!?/p>
第三,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
在學生自我感受,自由朗讀有了一定基礎,但還未完全找到感覺時,
教師進行范讀,設身處地,入境動情,聲音略帶顫音,給人以忍著
痛苦,含淚敘述之感,撥動了孩子的心弦,開啟了學生的心智,使
學生與教師,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由此可見,教師的范
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于文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韻
味”、“神采”、“風格”等,通過朗讀傳遞給學生,可收到以聲
示范、以情激情的功效。
一直以來,上每一堂課我都要求是全員參與,并且也在盡力地去做好它。一般在課上,只要學生愿意回答問題的,我都會給予滿足,一些不太愿意的有時也會“硬逼”著他來回答,我堅信只要多叫幾次,他也會慢慢融入到這個集體中來的。但今天的這堂課讓我發現其實我做得還很不夠。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很長,但很多地方描寫得很精彩,需要學生的朗讀加以感化。此時,王貝妮舉手了,于是便叫了她。聽完她的朗讀,使我吃驚不小:她的朗讀真不錯,我以前怎么沒發現呢?還自認為讓全員參與,哎,真是太大意了,慚愧!讓同桌來評價一下她的朗讀水平,他說:“我跟她已經是幾年的同學了,我發現她的朗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因為同桌的鼓勵,王貝妮舉手的頻率更是上升了很多。此時的我更是羞愧難當。已經大半個學期都過了,我才發現她。如果早一點發現,我想王貝妮會提高得更快,責任全在我。對不起王貝妮!對不起至今還被我遺忘的學生!
班級中五十二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性格。很多時候,總是被那些外向型的學生所“蒙蔽”,過多地去提問他們,引導他們,從而忽略了對內向型學生的教育,只是讓他們呆呆地坐上一堂課。其實每一次的提問,對學生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鍛煉、一次不小的考驗。外向型的學生往往很活潑,致使老師的目光更多地傾向于他們,他們就得到鍛煉;而內向型的學生,由于天生不愛說話,不愛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一個疏忽,就失去了一次機會。
關注那一部分學生,尤其是還不曾被我們發現的學生,多給他們機會,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關注需要耐心,一次兩次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只要堅持,我想你必將會有新的發現。一直記得有這么一句話:“一位學生,可能對一個班級來說他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幾,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他卻是百分百。”多去關注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對學生負責,對家庭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明天的任務就是在課堂上去看一看還有沒有被自己遺忘的學生,如果有,那就應該“亡羊補牢”了!
《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我在教學中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本文描寫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提前讓學生查閱歷史資料背景,為理解老班長的高尚品質奠定基礎。
?。?、這篇文章要求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邊讀質疑: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這個魚鉤真的是金色的嗎?作者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在初步理解文章之后,我再讓學生把感受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寫在字行句間。之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受到感動。
?。础⑦@篇課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學中我有意識地為學生在讀寫之間架起橋梁,引導學生從讀學寫。如,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神態,從課文中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思考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神態有什么不同,你能從中感悟到什么?從而使學生領會神態描寫對反映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