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3
這是鐵杵成針公開課教案,是優(yōu)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太白印象,故事入題
1. 李白,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你知道他嗎?學生自由交流。(出示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2. 差不多每個中國人都會背上幾首李白的詩,自由說說他的作品——(《古朗月行》 《靜夜思》 《贈汪倫》 《望廬山瀑布》 《夜宿山寺》 《望天門山》 《朝發(fā)白帝城》……)。在上個單元的語文園地,我們就學過他的《獨坐敬亭山》,一起背誦。
這么了不起的一位大詩人,小時候和所有淘氣的孩子一樣逃過學,你知道關(guān)于他逃學的這個故事嗎?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的最初版本——文言版的《鐵杵成針》。
4. 一般情況下,人們說起這個故事,會在這四字中加上一個字,你知道是什么字嗎?(磨)請你結(jié)合故事特點,就這個“磨”字,提幾個問題。(為什么磨?怎么磨?磨的結(jié)果如何……)這些問題在原文的閱讀中能不能找到答案呢?
二、初讀課文,要素入手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指名朗讀,字音、句讀指正。
重點字音:逢、媼、卒
句讀: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3. 故事一般包括哪些要素?根據(jù)閱讀,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
時間:無
地點:象耳山下磨針溪
人物:李太白 老媼
起因:李太白讀書未成棄去
經(jīng)過:逢老媼磨針
結(jié)果:還卒業(yè)
4. 蹊蹺的第一句,出示: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
?。?) 你覺得這個故事的開頭有什么不太一樣?(學生自由發(fā)現(xiàn))
?。?) 時間的空缺:說明這個故事的“無根”。
?。?) 對比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
在象耳山下有條磨針溪。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
——突出了“磨針溪”,將其作為主要描寫的對象。
?。?) 思考:這個故事和這條溪的名字哪個先有的?
5. 小結(jié):如此開頭,引出的故事只能是一個“世傳”。
三、深讀課文,環(huán)節(jié)入勝
1. 再讀課文,找出故事三要素對應(yīng)的句子。
2. 品讀起因。出示: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
?。?) 運用組詞法理解帶點的詞。(傳:傳說;成:完成;棄:放棄)
?。?) 理解“棄去”,出示: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司馬光》)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
請用句式說一說:( )放棄( ),離開了( )。
“棄去”是什么意思?(放棄后離開)
?。?)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句子的意思。(世間傳說李太白就在這座山中讀書,還沒有完成學業(yè),就放棄離開了學堂。)
?。?) 你有什么想問李白或是替李白回答的嗎?(你為什么不繼續(xù)學習?你準備去哪兒?你為何要放棄學業(yè)?你最喜歡什么……作業(yè)太多、老師太嚴厲、我想散散心……)
(5) 看來兒時的李白和我們一樣頑皮,有各種各樣想要逃學的理由。
3. 品讀經(jīng)過。出示:
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
?。?) 過渡:這象耳山可有太多太多值得欣賞游玩的地方了,李太白遇到了一件蹊蹺事兒。
?。?) 讀一讀書中對“是”和“方”的解釋,和我們平常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有何不同?
文中:是——這;方——正在。
常見:是——與“否”相對;方——表示形狀。
?。?)你還能自己理解哪些字詞的意思?
逢——換字幫助理解:遇、碰……
老媼——老奶奶。
欲——想,準備。
?。?) “問之”,這里原本應(yīng)該有對話的,卻被省略了,哪個字起到了這個作用呢?(之)這個“之”指什么?(老媼,問老媼的話)發(fā)揮你的想象,補充一下:
太白問:老奶奶,______
___________?
(您這是在干什么呀?您為什么要磨鐵杵呀?您想做什么……)
白問:“老人家,汝_____
___________?”
?。ㄗ魃??為何磨杵?欲何為?欲作甚……)
?。?) 根據(jù)老媼的回答“欲作針”,判斷一下哪種問句比較合理,進行角色表演朗讀。
?。?) 還可能有第二次對話,會說些什么呢?同桌結(jié)合補充內(nèi)容,進行角色表演朗讀。
(7) 集體讀原文。
4. 品讀結(jié)局。出示: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1) 過渡:李太白就是李太白,遇到了這樣有趣的一件事,聰明的他得到了點化。
?。?)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李太白深深地被她的意志所感動,返回學堂完成學業(yè))
?。?) 你認為李白所感的是一種怎樣的“意”?(意志)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你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描述?(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孜孜不倦…… )
四、人物品味,情境入詩
(1) 找人物。讀完故事,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人:李太白,老媼。請你找一找這兩個人物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
A. 直接出現(xiàn):李太白、太白,老媼
B. 代詞出現(xiàn):之、其——老媼
李太白除了會“問之”,還有可能( )之。李太白除了“感其意”,還有可能“ ( )其( )”。
C. 發(fā)現(xiàn)隱身:(李太白)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李太白)問之。
雖然隱身,還是被大家火眼金睛看出來了。文言文中這樣的省略主語的現(xiàn)象很常見。
(2) 請根據(jù)提示,復(fù)述課文:
磨針溪,在( )。世傳( )讀書山中,未成,( )。過是溪,逢( )方( )。問之,曰:“( )。”太白( ),還( )。
?。?) 感“文”意。
A. 讀過這個故事,你有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嗎?
——神秘的“老媼”
——做著不可思議的事情:“磨杵成針”
——老媼真的為了得到一根針?一根針用得著用鐵杵來磨?
(李白家的親人特意安排的,老師安排人扮演的,神仙變化的……)
B.“世傳”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孩子完成學業(yè),不可半途而廢)
C. 你曾經(jīng)放棄過什么追求嗎?讀了這篇文言文,你又感何意呢?
(4) 句式訓練:
?。?),未成,棄去。讀《鐵杵成針》,感其意,( )。
五、作業(yè):
1. 盡量用文言講述故事。
2. 收集古代好學故事,與大家交流。
教學目標
1、走進成語故事,了解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2、了解有關(guān)學習的成語故事,理解成語的內(nèi)涵。
3、積累有關(guān)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愛。
教學重點
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美,明白一個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課時設(shè)計: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成語故事?誰來說說看。(指名學生自由回答)
師: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很多成語還包含著生動有趣的故事呢?
2、小結(ji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了解幾個有關(guān)學習的成語故事。(板書課題)
二、故事一《鐵杵成針》
1、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詩人,可他小時候卻非常的頑劣,成績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讓李白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變得勤奮好學起來呢?課件。出示思考題。
2、學生觀看視頻《鐵杵成針》。(思考:是什么事情讓李白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變得勤奮好學起來呢?)
3、指名學生回答。
4、小結(jié)。是呀“鐵杵成針”的故事也是對他后期的學習影響很大。也從這個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生讀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是個很有才華的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的大詩人都需要刻苦的學習,那么作為普普通通的我們,無論我們的天資如何,都應(yīng)該持之以恒地努力學習。
三、故事二《懸梁刺股》
1、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好讀書的人有很多,我們再來看看下一個故事,邊看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讀書很勤奮?
2、學生觀看視頻《懸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結(jié):面對學習,古人從來不懈怠,《懸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經(jīng)中也有記錄了。
出示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經(jīng)》
4、師領(lǐng)讀,生齊讀。背誦
四、板書設(shè)計
鐵杵成針
懸梁刺股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故事中的生字新詞,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學習成語故事《鐵杵成針》,理解成語的意思,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3、能用自己的話復(fù)述成語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成語故事《鐵杵成針》,理解成語的表面意思,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產(chǎn)生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后來人們把這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加以錘煉,便形成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下中華語言文化的精華,背誦下我們積累的成語。)
2、學生起頭,背誦成語接龍。(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積累更多的成語,希望同學們繼續(xù)保持這種學習精神。)
3、導入: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華,它們有的莊重嚴肅,有的機智幽默,而且大多數(shù)的成語背后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韨€有趣的成故事,大家想不想看?這個成語故事的名字叫做鐵杵成針。(板書課題:鐵杵成針)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希望同學們能帶著這些問題認真去觀看。
4、出示閱讀提示,指名讀要求
(二)、學習成語“鐵杵成針”
1、欣賞故事
2、小組討論交流
師:故事我們已經(jīng)看完了,下面就請同學們結(jié)合學習提示和故事內(nèi)容,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你小組內(nèi)同學說一說
3、匯報
①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李白在學習上遇到了什么困難?后來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變了對學習的態(tài)度?你對他了解嗎?(指名背李白的詩,出示李白的資料的課件)
③現(xiàn)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鐵杵成針”這則成語的意思?鐵杵是什么意思?(學生說后,觀看課件,板書成語意思:將鐵杵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學生齊讀)誰能用鐵杵成針說句話?
?、芸戳诉@個故事,你最想說些什么?
師:只要同學們堅持學成語,日積月累,就會掌握很多詞條,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不斷提高,這就好比鐵杵成針。
?。ㄈ┍硌蓁F杵成針(李白這些成績的得來跟他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然而,鐵杵成針這件事卻對他后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演一演鐵杵成針這個故事
1、小組內(nèi)先分工排練
2、全班匯報
(四)“鐵杵成針”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誰能講一講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語故事
?。ㄎ澹┚毩曨}
1、看圖猜成語,說意思
2、成語計算題
?。┛偨Y(jié)
師:李白被人們成為“詩仙”,是個很有才華的偉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學習,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嗎?因此同學們,無論我們的才華、天資如何,都應(yīng)該努力學習,無論做什么事都應(yīng)該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成功呀!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