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1
這是部編三下語文園地二說課稿,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共1課時
語文園地二 小學語文 人教200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并敢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2、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4、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5、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2學情分析
學生觀察力不強,反復觀察、仔細觀察、從不同角度觀察,這些方法不能具體恰當運用,口語交際表達能力欠缺。
3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反復觀察、仔細觀察、從多個角度觀察,從而學會觀察的方法。
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把觀察過程及感受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第一課時
一 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對圖畫的多次觀察,總結觀察的方法:觀察要仔細,要反復地看,多個角度看。
2.引導學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有一定條理地把觀察過程及“想到的內容”和“觀察的感受”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
3.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提出問題和看法,培養學生傾聽和交流的能力。
4.在有趣的觀察活動中,體驗觀察帶來的樂趣。
二 預習感悟:
觀察圖片,大自然.說說收獲.
三 展示提升:
(一)觀察圖一酒杯與人像,同桌互助,探索觀察方法.
1.大屏出示右邊第一幅圖片,左邊學生閉眼,右邊同學用兩秒時間觀察圖片,然后把觀察結果告訴同桌.
2.剛才沒有觀察的同學誰愿意說一說自己從同桌那里聽到的內容.
指名轉述從同桌那里聽到的內容,其他同學評價是否表達得清楚流暢。同桌評價傾聽是否準確。
3.大家同時看了同一幅圖,怎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呢?誰看到的是正確的呢?可以說說自己的理由。
4.再出示圖片.請剛才觀察過一遍的同學先告訴同桌剛才你一開始看到的是什么?現在又 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并說出觀察的感受或啟示。
5.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指名在全班交流。
6.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重點板:仔細看,反復看,從多個角度看。
7.小結:
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們要想練就一雙慧眼,就必須得非常仔細地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要反復地看,不錯過每一個新的發現;還要從多個角度去看,發現事物的另一個全新的面貌。
(二)觀察圖片---少女和老婦,小組合作,運用觀察方法
1.將準備好的少女與老婦圖分發給每個小組.
每個小組都有一幅奇妙的圖畫,大家能用所學的觀察方法仔細尋找到圖畫的奧妙之處嗎?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觀察得最仔細,思維最敏捷,表達的意思最清楚,最有條理,小組成員合作得最好。
2.各小組推薦一名組員在全班匯報觀察的結果。
3.其他小組同學補充糾正,也可質疑。
4對發言同學及所代表的小組成員的觀察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星級評價。(最高五星級)5.看到這幅圖片,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給它取個題目嗎?
(三)觀察圖片--枯樹老人頭,考眼力,比口才.
1.出示“枯樹老人頭”的圖片.請觀察這幅圖,說一說自己一開始看到的是什么,仔細看時看到了什么,再反復看,多角度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看誰發現得快,發現得多。
看得仔細、發現最多、最有趣、講得清楚、講得精彩、聽得仔細者都有獎。單設:眼力獎,口才獎.
2.小組里比賽,再推選出優秀代表參加全班的競賽。
3.師頒發獎項,布置作業:將今天有趣的圖片講給家人聽。
板書:
我看到了……
學會觀察
仔細看
反復看
多角度看 正看 倒看
語文園地二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語文園地二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第一課時
一 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對圖畫的多次觀察,總結觀察的方法:觀察要仔細,要反復地看,多個角度看。
2.引導學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有一定條理地把觀察過程及“想到的內容”和“觀察的感受”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
3.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提出問題和看法,培養學生傾聽和交流的能力。
4.在有趣的觀察活動中,體驗觀察帶來的樂趣。
二 預習感悟:
觀察圖片,大自然.說說收獲.
三 展示提升:
(一)觀察圖一酒杯與人像,同桌互助,探索觀察方法.
1.大屏出示右邊第一幅圖片,左邊學生閉眼,右邊同學用兩秒時間觀察圖片,然后把觀察結果告訴同桌.
2.剛才沒有觀察的同學誰愿意說一說自己從同桌那里聽到的內容.
指名轉述從同桌那里聽到的內容,其他同學評價是否表達得清楚流暢。同桌評價傾聽是否準確。
3.大家同時看了同一幅圖,怎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呢?誰看到的是正確的呢?可以說說自己的理由。
4.再出示圖片.請剛才觀察過一遍的同學先告訴同桌剛才你一開始看到的是什么?現在又 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并說出觀察的感受或啟示。
5.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指名在全班交流。
6.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重點板:仔細看,反復看,從多個角度看。
7.小結:
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們要想練就一雙慧眼,就必須得非常仔細地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要反復地看,不錯過每一個新的發現;還要從多個角度去看,發現事物的另一個全新的面貌。
(二)觀察圖片---少女和老婦,小組合作,運用觀察方法
1.將準備好的少女與老婦圖分發給每個小組.
每個小組都有一幅奇妙的圖畫,大家能用所學的觀察方法仔細尋找到圖畫的奧妙之處嗎?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觀察得最仔細,思維最敏捷,表達的意思最清楚,最有條理,小組成員合作得最好。
2.各小組推薦一名組員在全班匯報觀察的結果。
3.其他小組同學補充糾正,也可質疑。
4對發言同學及所代表的小組成員的觀察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星級評價。(最高五星級)5.看到這幅圖片,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給它取個題目嗎?
(三)觀察圖片--枯樹老人頭,考眼力,比口才.
1.出示“枯樹老人頭”的圖片.請觀察這幅圖,說一說自己一開始看到的是什么,仔細看時看到了什么,再反復看,多角度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看誰發現得快,發現得多。
看得仔細、發現最多、最有趣、講得清楚、講得精彩、聽得仔細者都有獎。單設:眼力獎,口才獎.
2.小組里比賽,再推選出優秀代表參加全班的競賽。
3.師頒發獎項,布置作業:將今天有趣的圖片講給家人聽。
板書:
我看到了……
學會觀察
仔細看
反復看
多角度看 正看 倒看
【教材簡析】
語文園地二圍繞“觀察與發現”安排了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等五塊內容。口語交際趣味性較強,通過比眼力,交流觀察感受,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觀察帶來的樂趣。
本組習作的內容和要求與剛剛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要求學生寫下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有兩種習作的形式供學生選擇,一是自己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二是用《觀察日記×則》為題,把自己對某一事物進行連續觀察的情況以日記的形式整理出來。
【教學目標】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并敢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2、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4、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5、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教學建議】
1、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是: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并敢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教學時,可以按照教材提示的步驟安排交際活動,重點放在交流“想到的內容”和“觀察的感受”。教材中的左圖,可以從樹上找到隱藏著的10個頭像。右上圖,從黑白兩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間白色的部分是一個杯子,兩邊黑色的部分是兩個側面頭像。右下圖,通過對畫面進行不同的組合,可以看出兩個頭像:一個是小女孩,另一個是老婦人。
可以采取在小組內開展競賽的方法進行教學,看誰發現得快,發現得多,然后在班上交流各自的發現。在交流時,要引導學生說一說:一開始看到的是什么?后來又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并由此說出觀察的感受。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觀察的方法和習慣:觀察要仔細,要反復地看,多個角度看。
2、習作對學生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對本次習作的指導,可以按以下的步驟進行。
(1)圍繞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最近你觀察過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觀察,怎么觀察的?觀察的時候你發現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哪些地方讓你感到有興趣?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談話中,捕捉習作的內容,激起習作的欲望。
(2)教師交代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學生交流各自打算寫的內容,教師作適當的點評,引導全班學生相互啟發。
(3)教師對觀察日記的寫法和格式稍作指點。
(4)學生試寫。
(5)選典型的習作進行作中講解。
(6)繼續修改完稿。
教師對習作進行批改后,要認真進行講評,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學生的作品,還可讓學生談談這次習作的體會。
共1課時
語文園地二 小學語文 人教200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語文園地二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講名人故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1.調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后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二、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三、暢談感想 33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交代任務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選材構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概括介紹一下,口頭填寫下表。
人 物—— 該人物給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愛思考,善于提出問題
宋慶齡 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堅決做到
……
2.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3.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發生的時間 事情發生的地點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過 事情的結果
三、動筆起草
1.下面就請大家動筆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寫的事寫下來,注意著重寫清楚該人在這件事中的舉動、表現。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
四、修改謄寫 34
1.大家邀請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
3.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謄寫習作。提示格式及書寫字跡要求。
5.寫完后找機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描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樣。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讀文猜人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引導學生明確,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寫作時要用心回憶。
二、再讀欣賞
1.請以其他人物為寫作對象的優秀習作作者朗讀習作。
大家聽后議議評評。
2.教師朗讀其他同學習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課時(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現,教師引導總結。 35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小組內試講。把故事講給組內成員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
7.說說自己所了解的其他的成語故事。
語文園地二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語文園地二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語文園地二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講名人故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1.調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后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二、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三、暢談感想 33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交代任務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選材構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概括介紹一下,口頭填寫下表。
人 物—— 該人物給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愛思考,善于提出問題
宋慶齡 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堅決做到
……
2.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3.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發生的時間 事情發生的地點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過 事情的結果
三、動筆起草
1.下面就請大家動筆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寫的事寫下來,注意著重寫清楚該人在這件事中的舉動、表現。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
四、修改謄寫 34
1.大家邀請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
3.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謄寫習作。提示格式及書寫字跡要求。
5.寫完后找機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描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樣。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讀文猜人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引導學生明確,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寫作時要用心回憶。
二、再讀欣賞
1.請以其他人物為寫作對象的優秀習作作者朗讀習作。
大家聽后議議評評。
2.教師朗讀其他同學習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課時(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現,教師引導總結。 35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小組內試講。把故事講給組內成員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
7.說說自己所了解的其他的成語故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