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7-2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寶寶一哭,家長就頭疼,處理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有三大誤區,家長是絕對不能犯的!否則,寶寶有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或者成為小霸王!
誤區一:
寶寶一哭,就采取“冷處理”:不理會寶寶,讓他自己停止哭泣
很多家長發現這招非常有用,寶寶在自己面前哇哇大哭,只要家長不理他,或者走開,寶寶馬上就不哭了,于是,每當寶寶哭,家長就會走開,讓寶寶自己擦干眼淚,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寶寶的堅強,讓寶寶學會獨立。如果寶寶一哭,家長就跑過去,只會使寶寶越來越依賴家長。
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特別是年幼的寶寶,表達能力不強,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哭,可能是他肚子餓了,可能是他生氣了,可能是他冷了……這些都是寶寶給家長的信號,希望家長留意自己,如果家長此時對寶寶的哭泣置之不理,那么就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直接影響他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為什么寶寶看見家長不理會之后,就不再哭了呢?寶寶是絕望了!他想:“我能夠告訴爸爸媽媽的,就只能用哭的方法了,我哭,我大哭!但爸爸媽媽還不理會我,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我只能不哭了……”而且很多家長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寶寶變得堅強和獨立,其實學齡前的寶寶都是十分依賴家長的,因為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都不完善,要求這么小的寶寶堅強和獨立,實在是不應該!而且只有家長給予寶寶更多的愛和關注,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寶寶才會變得堅強和獨立。
誤區二:不準寶寶哭,因為哭是懦弱的表現
有些家長認為哭是懦弱的表現,特別是對男寶寶,認為男寶寶就應該堅強,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寶寶一哭,就馬上制止,或者轉移他的注意力。
心理學認為,哭能很好地調節人的情緒,哭是最好的心理治療。而且,真的不哭就代表堅強了嗎?如果強忍情緒,壓抑下去,積累到一定程度,情緒是會爆發的,這樣對人的傷害是十分大的。而且寶寶可能因為服從家長的權威,說不哭就不哭了,將難過的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但壓抑了情緒,并不表示情緒消失了,日積月累,會造成寶寶的心理問題。
面對寶寶的哭泣,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讓寶寶哭出來,發泄情緒
我們經常會發現,寶寶大哭一場之后,情緒就會變得非常好,剛才還傷心欲絕,一會就又歡呼雀躍的了所以,面對寶寶的哭鬧,媽媽不要擔心。但是,也不是說,寶寶哭的時候,就不管他了,此時媽媽應該陪伴著寶寶。如果媽媽這時的心情也不好,就什么都不用說,在旁邊陪著寶寶就好,但是千萬別丟下寶寶走開,千萬不要讓他忍著不哭,要他馬上恢復平靜。
在寶寶哭時,多撫摸和擁抱寶寶
在寶寶情緒不好的時候,媽媽和寶寶在身體上的接觸,對緩解寶寶的情緒,非常有幫助。比如寶寶哭的時候,我們可以抱著寶寶,還可以輕輕地撫摸或是輕拍他的后背……這樣的做法,會幫助寶寶盡快化解不良情緒。
幫助寶寶學會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感受
比如寶寶因為媽媽不同意帶他去吃麥當勞而哭鬧的時候,媽媽可以說:“你現在一定很想去吃麥當勞,可是我們約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遺憾,我也替你感到很傷心。”這樣幫寶寶說出來,寶寶心里就會感覺好受一些。或者可以鼓勵寶寶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說出為什么會不開心,為什么要哭,家長此時要耐心地傾聽,不要作太多的批評。逐漸地,他也能夠學會,用語言代替哭泣來表達情緒。
誤區三:寶寶無理哭鬧,家長只好“妥協”
寶寶纏著家長要買東西,家長不肯買,寶寶就大哭大鬧,家長心疼,只能買給寶寶,或者寶寶故意在公眾場合大哭,家長看見周圍有這么多人,覺得不好意思,就向寶寶“妥協”了。
對于寶寶無理的哭泣取鬧,家長不應該縱容,否則他會變本加厲!以為哭是一個很好的手段,能夠逼著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第一次他試過奏效,他就會試第二次……長此以往,寶寶就會認為哭鬧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家長就越來越沒辦法了,而且對寶寶的性格發展也十分不利。
所以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應該“堅定立場”,并且告訴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說了不買就是不買!”,不能因為寶寶的眼淚而心疼,更不應該因為面子而縱容寶寶,要知道,這樣會對寶寶的性格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寶寶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小霸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