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8
這是《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與學情分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25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首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并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耐人尋味";最后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游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學習目標 1.通過聯系語境或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自主閱讀與交流,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及風俗特點,深入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境界。
3.通過互文閱讀,自主建構,領悟作者用最精練的語言點明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的方法。
學習重點
難點 領會作者用德國人愛花真切之事例闡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深刻內涵,領悟作者用最精練的語言點明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預習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2.標注自然段序號,理清文章結構,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
3.收集季羨林以及德國的相關資料。
預設流程
板塊一:了解作者,揭題 回憶作者 出示季羨林圖片
認識這個人嗎?(季羨林)在哪兒見過? 回顧《小苗與大樹》,了解作者生平 導入課題,板書。齊讀。 板塊二:梳理文脈,問疑 預習了課文,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內容。 提取時間詞。板書:四五十年前、今天 讀課文,用上時間詞,再去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提出疑問,老師板書。 板塊三:聚焦花的詞語,感受品質 學習活動一:快速瀏覽課文,拿起筆劃出所有描寫花的語句。完成后,自己讀一讀。 校對。少的補一補,多的去一去。 在這么多描寫花的句子中,最美的在第幾小節。 學習活動二:讀第三小節,描寫花的哪些詞語深深吸引了你,圈一圈,并寫下你的感受。 交流,說詞語和感受。
(1)聚焦“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A、師生一起輕輕地讀,想一想畫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這兩個詞語描寫的側重點一樣嗎? 互文鏈接朱自清的文章片段,比較不同的寫法,但都感受到花的美。
C、反復讀“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感受“給別人看的”花的美。
(2)聚焦“應接不暇 山陰道上”
A、理解“山陰道上”
B、出示典故,幫助理解
回歸第三小節,指讀。范讀。再指讀。齊讀。 學習活動三:為什么作者覺得在家里看到的花不如街上的美呢?先在課文中劃一劃,再和同桌討論。 交流 什么是“花的脊梁”?(花的背,枝干)
這好看嗎?
所以季羨林都忍不住要問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嗎? 理解“莞爾一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