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8
這是《散文》課后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一期《散文》輾轉來到我手中的時候,已是初夏時光,院子里的花開得恣肆,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封面仍然是馮驥才先生的畫。“相親相愛銘心事,都在風風雨雨中”,畫面上兩只小鳥相互依偎棲于枝上,人間珍貴的愛意盡見于水墨。
與微信相比,我個人更鐘情博客,文字于此可以讓讀者一目了然,節奏似乎也慢了下來,寬慰、寬宥、寬恕,得以安靜行走在文字中并有所反省,最為適意。當然,此時我只能手寫于紙上,新浪博客仍在維護中而無法上傳,那么,就等到新浪“維護”工作結束,再發到網上吧。
寫字作文旨在才情、思想、表達,散文尤甚。這幾年,我努力從本土人文精神中汲取資源,結合自身體驗及淺薄認知,意圖通過文字向社會發出輕微吶喊,正所謂汲古潤今,以此體現生命價值。這篇《醴泉》即是借助范文正公,表達我個人對當下“教育”的憂慮。
文學審美、詩意情懷與精神高度并存的篇章,得之不易。我寫得很慢,也很辛苦,除了才情有限,力所不逮,還有時光緊迫的問題,我只能接受,別無選擇。正如汪惠仁先生在本期卷首語所說,如果你不能體現出“再度打量”,也一定不是意蘊深厚的。因而我坦然接受寫作上的“慢”。
多少年暗暗愛慕著的一個人,突然有一天也對你青睞有加,該是多么大的驚喜與幸運,又是多么好的人間美意——《散文》之于我,即是如此。感謝編輯田靜老師,每每走到院門口,看到柵欄上靜靜開放的薔薇,即會想起她閉目站在薔薇花下的樣子,那幅照片真是美。
感謝《散文》。它讓一個喜歡躲在角落里的人,也能在適當時刻愿意站出來說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