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
這是《雨霖鈴》教學反思,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望海潮》
1、《望海潮》開篇就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點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2、《望海潮》中“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幾句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戶口的繁庶,表現(xiàn)了杭州繁華熱鬧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三句,由市內(nèi)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錢塘江就像廣闊無邊的天然壕溝。
4、《望海潮》中“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三句,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了。同時暗寫商人比夸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幾句,描寫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圓若寶鏡的湖面、重疊的山嶺、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詞人以工整的對聯(lián),高度凝煉的語句,把西湖乃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幾句,寫不論白天還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yōu)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7、《望海潮》中“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幾句,寫達官貴人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diào)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
8、《望海潮》中“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幾句,寫達官貴人不思離去,還要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夸示于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仙境。這也從側(cè)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雨霖鈴》
1、《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寫與自己心愛的人餞別的時間、地點、景物。晚上,陣雨才停,知了發(fā)出凄切的鳴叫,長亭送別,叫人如何能夠忍受這離別的痛苦!作者渲染一個凄涼的氛圍,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diào)。
2、《雨霖鈴》中寫?zhàn)T別時的心情,委婉曲折。“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兩情依依,難舍難分之際,客船卻不斷催促。心理矛盾,欲飲無緒,欲留不得。由此可窺見留戀之情深。
3、《雨霖鈴》中寫留戀之情的語句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即將離別的男女手牽著手,眼看著眼,因悲傷而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4、《雨霖鈴》中作者設(shè)想別后的道路遼遠,便直抒胸懷,“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襯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見無期,景無邊而情無限。
5、《雨霖鈴》下片中,作者嘆息從古到今的離別之哀,“多情自古傷離別”,點明這首詞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句又將離別之意推進一層,更何況正在清秋冷落的時節(jié),傷感之情更難以忍受。作者這是化用江淹《別賦》中“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詩句,更賦予新的意義。
6、《詩經(jīng)·采薇》中寫離別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離別的人一看到楊柳,就會想起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面,就會浮現(xiàn)出贈柳昔別的情景,心中就會涌起一縷縷離愁。《雨霖鈴》中也有類似的句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推想別后的凄涼,明寫眼前景而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余味。
7、《雨霖鈴》中“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四句,作者推想別后長久的寂寞,虛度美好年華。嘆后會難期,風情無人訴說。藝術(shù)地把離別之情推向了高潮。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