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
這是《望廬山瀑布》課題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 析
《望廬山瀑布》是詩人李白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詩,詩的前兩句概寫遙看瀑布懸掛峰前的全景;后兩句從近處細致描寫瀑布急瀉之態,這首詩運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練明快。
《山行》描寫的是深秋季節山行時所見到的楓林晚景,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秋山遠景,后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詩中的“晚”字更突出了作者對楓林的喜愛之情,本詩以寫景為主,人、景、情緊密結合,可謂獨具特色。 學生分 析 學生嘗試誦讀,將學生學前有可能會讀、背這兩首古詩的情況作為教學資源來開發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 設計理 念 課前學生可能會讀、背這兩首古詩,從學生的已知入手導入新課的學習。
教學目標
知 識與技能
1. 能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兩首詩。
2. 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3.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感。 過 程
與方法 1. 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感情。
2. 展開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和個別字的意思。
3. 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學會欣賞大自然的美。
重難點
本課是兩首詩,有些字的意思學生不易理解,教師要適時點撥,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騰”的意思,還有“川”、“疑”、“坐”、“于”等。 教學方法 二年級學生很難把握讀詩的語氣,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多范讀、引領學生通過讀感悟詩的情感。 教具準備 課件、搜集有關李白和杜牧的資料。
課堂教學
設計及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一 、學生嘗試誦讀兩首古詩,導入新課。
1. 學生嘗試誦讀兩首古詩,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這兩首詩。
2. 教師過渡:這兩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牧寫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首詩。
二、調動知識積累,了解詩人李白。
1. 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對李白的了解,背誦自己曾經學過的李白的詩或詩句。
2. 出示課件,簡單介紹李白。
三、認讀古詩《望廬山瀑布》。
1. 出示課件,學生自己認讀古詩,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 把《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讀給同桌同學聽。
3. 指名朗讀,教師訂正,需要的話教師范讀。
4. 朗讀去掉注音后的詩,可以采取配樂朗讀的方式反復強化。出示課件
四、理解古詩內容。
1. 再讀古詩,思考:李白到廬山看瀑布,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件,結合廬山瀑布的圖片,了解古詩的前兩句。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單個字詞的意思。
日:太陽
香爐:廬山香爐峰。
生:升騰。
2. 讀古詩后兩句,思考:李白看到廬山瀑布,他又是怎樣想的?出示課件
教師指導學生理解以下字詞:
銀河:天河。
疑:可能是,懷疑。
三千尺:不是確數,是夸張的說法。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后兩句詩的大膽想象和極度夸張。并告訴學生,這是李白詩歌的特點。
3. 回歸全詩,深化誦讀,指導背誦。誦讀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著自己就是詩人,就站在氣勢雄偉的廬山瀑布前。出示課件
五、生字書寫。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練習書寫生字。出示課件
注意指導學生的方法和習慣。
1. “古”“首”“前”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部所占比例要小于下部。
2. “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要寫得窄一些,右邊寬一些。
3. 學生練寫生字。可以配上音樂。出示課件
教師的誦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也起到了范讀的作用。
從學生的已知入手導入新課的學習。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學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通過畫面了解廬山瀑布,加深對詩的理解和感悟。
抓住重點字詞,夯實基礎,也是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指導識字方法,落實把字寫好看的審美目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 出示課件。指名朗讀古詩《望廬山瀑布》。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情況和詩歌的認讀情況。教師及時糾正。出示課件
2. 出示廬山瀑布圖片課件,采用指名、分組、全班等不同方式背誦古詩《望廬山瀑布》。
3. 總結學習第一首古詩的情況。進入第二首古詩的學習。出示課件
簡單介紹詩人杜牧,以及這首詩的簡要內容。引導學生跟隨詩人杜牧去山中走一走,看一看。
板書第二首詩的題目《山行》。講解“行”的意思。
二、認識生字,認讀古詩。
1. 出示課件,學生自己認讀古詩,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 把《山行》這首詩讀給同桌同學聽。
3. 指名朗讀,教師訂正,需要的話教師范讀。
4. 朗讀去掉注音后的詩,可以采取配樂朗讀的方式反復強化。出示課件
三、理解古詩內容。
1. 再讀古詩,思考:詩人杜牧是怎樣游歷山間的,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出示課件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遠上寒山”“石徑”“白云生處”“人家”“楓林”“霜葉”等幾點來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單個字詞的意思:
坐:因為。
于:比……還……。
2. 細讀古詩,思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遠上寒山”“停車”“坐愛”“楓林晚”等幾點來體會。尤其要引導學生體會“二月花”的可愛以及“霜葉紅于二月花”所體現的作者的喜愛之情。
3. 回歸全詩,深化誦讀,指導背誦。誦讀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著自己就是詩人,就行走于深秋的山間,就身處滿山紅葉之中。出示課件
四、指導書寫生字。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練習書寫生字。出示課件
注意指導學生的方法和習慣。
1. “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要寫得窄一些,右邊寬一些。
2. “于”字的中間一豎要在豎中線上。
3. 學生練寫生字。可以配上音樂。出示課件
五、作業。
1. 練寫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
及時鞏固復習,減少遺忘,提高學習效果。
入情入境背誦古詩,深化理解,鞏固記憶。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學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以圖入境,詩畫結合,理解古詩內容。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事物,體會人物情感,達成情感目標。
指導學生寫字抓住重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到規律,促進寫字能力的提高。
作
業
布
置
板
書
設
計
課
后
反
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