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
這是《套中人》解讀,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契訶夫不愧為短篇小說大家,在《套中人》這短短的篇中,卻塑造出了別里科夫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套中人”形象。“棉大衣”、“灰色的鹿皮套中”、“黑眼鏡”,別里科夫那蒼白、抑郁的臉好像已經從紙中浮現出來,讓我們細細打量,嘗試著去體會他的一切。
別里科夫這樣的一個人居然是一位語言教師,這樣的情節令我費解。但轉念一想,也許正如作者所說,對古代語言的教學,“對他來說,也就是雨鞋和雨傘”,是他“套子”的一部分。多疑和病態擔憂也是他鮮明的性格特征之一,在法規的層層環繞之下,他會感受到安全和舒心。平日里人們普通的娛樂方式他敬而遠之;在學校中,學生的閑談也會令他惶恐和不安;甚至在教務會議上,與他朝夕相處,一同工作的教師們也被“壓得透不出氣”。他就像一朵烏云,走到哪里,就要給那里的人陰沉的心情。
這樣的一個人居然準備結婚了!我想他的未婚妻必然是一位快樂的女子,不然怎能在“烏云”邊久待呢?可是,漫畫給別里科夫帶來的壓力還未消除,他就親眼目睹了華連卡騎車時快樂的樣子。這對于“套中人”來說真是莫大的刺激了。他被迫接受著新世界帶來的一切新事物,這讓他恨不得將自己永久地封存起來。可是,未婚妻對他的“背叛”令他好不容易感到一絲快樂的生活被更深的憂慮所充滿,我想,這是別里科夫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況且他也無心去改變自己,融入新的時代。
他們愛情的決裂也無法避免,也許是柯瓦連科的推搡,亦或是華連卡那爽朗的大笑沖破了別里科夫內心中最后一點猶豫。他同時也絕望了,對他自己,對這個世界,活著對他來說是痛苦的,是奢侈的,在墳墓中或許會給他更多的安全感,一種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的慰藉。
別里科夫不是孤獨的,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中,必定有無數的套中人在痛苦的活著,他們相信套子,和一切能夠包裹住他們的東西,那能帶給他們安全感。他們的悲哀之處就在于他們所要沖破的東西正是他們所依靠的東西,他們的人生必然不會快樂。甚至在現今的社會中,依舊有無數人給自己帶上各種各樣的“套子”,或大或小,但卻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東西,失去它們而導致安全感的喪失是所有人都無法承受的。
別里科夫的安全感來自于“套子”,柯瓦連科和華聯卡的安全感則來自于變革,這令我不禁想到,我的安全感、現代人的安全感又來自何處?它們是否也像別里科夫的一樣脆弱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