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這是《唯一的聽眾》聽課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一課時
一、初步感知
1.對《唯一的聽眾》課題的強調
師:從題目中你可以看出何種疑問?
生1:唯一的聽眾
師:帶來問題快速閱讀課文,劃下重點詞、句,跟同學們分享重點詞語?(這個環節提問之后沒有講解,目的不明確)
二、再讀課文(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1、分段、概括段意(學生基本根據教材全解的資料來回答,沒有自主思考,教學效果不佳。建議讓學生在回答出段意的基礎上,要總結方法)
2、回答前面的問題:唯一的聽眾是誰?為何只有一位聽眾?
3、課文中的老婦人是一位怎樣的老婦人?
(睿智的)老婦人
師:老婦人為何裝聾?
(注:沒有借助這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老婦人的裝聾對“我”有什么樣的影響)
4.分析最后一個自然段,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注:教師采用了個人讀、教師示范讀的模式,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學生讀完之后教師沒做評價,又繼續往下一步走了。包括前面的提問,在學生回答之后老師也沒做評價,這點還有待改善。)
第二課時:
1.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并進行板書
2 .總結中心思想
(注:據我個人意見,這個環節的安排不夠合理,前面概括了段意,如今課文才上到中間部分就來個總結中心思想,有點橫插一腳的意味,建議把這一環節放在前面或放在最后。)
3.想象一下父親和妹妹會對音樂白癡的“我”說些什么?
(注:教師能通過這一環節引導學生理解“我”在這些父親和妹妹的冷嘲熱諷之下,雖然沮喪,但并不放棄,而是繼續努力,最后成為著名的小提琴手。但我認為教師可順勢而下,結合語文的人文性,給予學生熏陶,培養學生鍥而不舍的學習態度。)
4.課文哪些句子體現了老婦人平靜的神態?
(注:教師一共分析了三個相關的句子,但其中有幾點我不是非常贊同,其一,只有第一句是學生找出來的,其余句子都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這樣學生就無需動腦筋就可以得到答案,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其二,教師對這三個句子的分析也只是停留在點到為止的程度,并沒有深入分析,句子中涉及到的人物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也是三言兩語帶過。)
總體感覺這堂課雖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作為首次站在講臺上進行正式的上課,芬姐能夠做到沒有絲毫緊張,沒有思路打結,順利地將這堂課上完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在芬姐進行示范朗讀之后,從學生的掌聲當中便知道芬姐的朗讀已經獲得學生的認可,相信她在臺下也進行了很多次的訓練。在這堂課中,芬姐已經注意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相結合,但是在實際課堂操作當中還是難以達到。說明了理論不能成為空中樓閣,也不能一板一眼地照搬,而是要結合實際,將其落到實處。
我們都得加油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