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這是《“三顆紐扣”的房子》教學反思,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上課了,先齊讀課題。可是,最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老是連課題都讀不好,究其原因,應該是不好好的讀,“讀自然一點,再讀。”不停的強調(diào)、重復。
“從題目中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我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有的學生站起來直接從課文內(nèi)容說起。“他們怎么就不能聽清問題再回答呢?要會傾聽、會思考啊。”
“老師,題目中有引號。”
總算是說到我心中所想了,內(nèi)心竊喜。老師每一次拋出的問題,有學生的回答正中老師下懷的話,應該都會有一種長舒一口氣的感覺吧。教師課堂預設的成功,是否真的意味著教師教學水平的高超呢?這一點,我覺得值得斟酌。
課堂上,教師每拋出一個問題,其實都會不自覺的有所預設。課堂上的最具有價值的問題應該是開放性的,這樣的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不過,開放式的問題自然會給老師的預設提升難度。如若教師處心積慮的把孩子引向自己所設定的問題陷阱里,勢必形成“偽問題”,局限學生的思維。由此看來,課堂上的問題設計不單單是技術,更是門藝術。
書回正傳。當有學生說到引號時,我問:“這里為什么加引號呢?”孩子們一時語塞,我說引號有以下作用:“一、表示引用的部分。二、表示特定的稱謂。三、表示諷刺或否定的意思。你們覺得是哪一種呢?”三選一,這就難不住他們了。把引號的作用記在書上吧,不動筆墨不讀書,可不能只是說說。這時課堂用時7分鐘。
“這篇文章特別長,有兩千多字,我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默讀速度。”話音還沒落,孩子們一個個的已經(jīng)低下頭開始讀了。一分鐘多一點時,小蘇就舉起了手,他只是大致瀏覽了一下。三四分鐘的時候有7、8位同學舉起了手,6分鐘時還剩下幾位同學沒有讀完。我不時的提醒同學們,讀完的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并提醒學生回憶以前我們所掌握的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在課堂上,特別是讀書時,要給孩子們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可是在課堂上,我總是覺得有話要說,要提醒,這是對學生學習的干擾。如果說有什么要求的話,要自學前就應該明確,而不是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醒。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于平時的訓練,這一點,我需要有所改善。
7、8分鐘后,還是沒有人舉手,看來面對如此長文,可能學生已心存怯意。失望之余,看到小蘇舉著手。
小蘇說:“三顆紐扣幫助前來避雨的人。這間小房子只能容下他一個人,他為了幫助前來避雨的人,三顆紐扣就叫十三個人都住進了房子里。”
我拿起小蘇的書,給同學們看,“我們應該把掌聲送給蘇汪涌,不僅善于思考,還勤于動筆,我們應該像他學習。”我說著,“我再來讀一讀這他寫的主要內(nèi)容,看看有什么地方不妥嗎?”
“就叫可以改為讓。”陳浩源說。
這一點可以看出陳浩源很細心哦。
反復給孩子們又讀了幾遍,他們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幫助前來避雨的人”是重復的。只好由我來告訴他們了。
“這間房子里都住了什么人呢?請同學們自由讀書,圈劃出相關人物。”
接著,我讓學生把圈出的人物板書在黑板上:孤老頭子,可憐的女人和三個孩子、兩個小伙子、一個老頭子、國王的仆人、國王、還有一匹馬。
“作者描寫每一個人所用的文字都一樣嗎?”
“不一樣”
“誰的多”
“孤老頭子、可憐的女人和三個孩子、國王。”
“其它的那么多人,只用了一段。”我邊說邊比劃著,“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
“詳略得當”
“有詳有略”
“三顆紐扣的房子有多大呀?居然裝得下十三個人?”
“一間很小很小的房子,僅僅擱得下他一個人,外加一把錘子和一個刨子。至于鋸子,那還得敲個釘子掛在房子外面。”
“這么小的房子怎么容納得下十三個人,而且還有一匹馬?”
那是因為……
“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德重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