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這是《漁翁》解讀,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欸 èi:嘆詞。
一說:欸乃 :象聲詞。開船的搖櫓聲。
一說:“欸乃”指代“漁歌”,“欸乃一聲”即“漁歌一聲”。
民歌源于下層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瀟水民歌主要出自樵夫和漁翁之口。與全國各地民歌一樣,內容上多是歌唱愛情,抒發憂愁幽思,表達理想與追求;形式上多用比喻、比擬、比興等;一般為七字句,四句成歌。喊唱時有一個基本的格調,結束時便用高亢的嗓音喊唱一聲“欸乃”的號子(“欸”字拖長聲音共兩拍,“乃”字只半拍便急促收音)。
《欸乃曲》是唐代漁歌,依搖櫓劃槳節奏而唱。櫓聲欸乃,所以叫《欸乃曲》。欸乃一聲,理解為歌聲櫓聲都無不可。一葉漁舟,櫓聲悠揚,江上曉霧散去,兩岸山巒漸顯綠色,隨著漁舟緩緩劃過,江水也被染綠。綠色隨櫓聲歌聲而生,直覺得“欸乃一聲山水綠”。
笑禪一則:
從前有個齋公,對和尚說,自己心里總是很煩。和尚叫他坐禪。并告訴他,進入禪定,心就不會煩躁不安了。于是齋公當晚便像模像樣,按照和尚教的招式開始坐禪。坐到半夜,突然大叫齋婆,對齋婆說:“坐禪實在是太好了!坐禪讓我想起來,去年老李家借我一斗麥子還沒還。要不然,這斗麥子就被人騙走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