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4
這是《尊嚴》課題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尊嚴》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的第三篇課文,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
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說明人要自愛、自強、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范。
本文對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他的外貌、神態、動作和語言的細致描寫來體現的。
【學情分析】
由于課文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可以多給時間引導學生自學: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識記生字,理解詞義,讀通課文;同時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思路;在深入閱讀時,可抓住“尊嚴”一詞,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為什么杰克遜說哈默有尊嚴。最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對哈默的外貌、動作和語言進行品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疲憊不堪”等15個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復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
抓住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格,懂得做人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的尊嚴。
【教學重點】
1、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表現人物品質。
2、體會什么是真正的尊嚴。
【教學難點】
理解鎮長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教學準備】
教師:
1、搜集有關尊嚴的名言和哈默的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有關哈默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3、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疲憊不堪”等15個詞語。
【教學環節】
一、質疑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質疑課題。
2、今天,我們來閱讀一個小故事。相信同學們學完故事后,對尊嚴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概括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正音,評價。
3、初讀質疑,解疑。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活動評比。
1、課件出示字詞,采用各種形式認讀。
2、小組合作學習:比一比誰是記憶王(能記住最多的生字)。
3、指導書寫學生提出的難寫的字。
4、學生在生字本上描摹并各寫一個,進行“生字比美”活動。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里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懂得什么是尊嚴。
【教學環節】
一、 復習詞語,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尊嚴、善良、面呈菜色、疲憊不堪、款待、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捶背、許配
2、根據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思考:課文中哪一部分內容體現了哈默用實際行動維護自己的尊嚴?
二、探究重點,體會尊嚴。
(一 )走近哈默,領悟他的品質
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用不同符號畫出描寫哈默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并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感受,一句話、幾個字都行。
2、匯報交流
(1)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
(利用查閱工具書、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 “臉色蒼白”和“骨瘦如柴”這兩個描寫哈默外貌的詞語的意思。為深入體會哈默的品質做鋪墊。)
(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理解“灰暗”,體會哈默的絕望。)
3、學習小結:哈默真誠的語言、禮貌的行為、誠懇的態度贏得了杰克遜大叔的贊賞。同時得到了為杰克遜大叔做事的機會。
4、輕聲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再次感受哈默的言行,領悟他的高貴。
(二)解讀杰克遜大叔的話,體會“尊嚴”的內涵。
1、快速瀏覽課文內容,對比逃難人和哈默狼吞虎咽的吃東西,體會他們的不同?
2、畫出并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年輕人的評價語。
“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3、請找出年輕人和杰克遜大叔的對話讀一讀。說說從這些對話中你體會到什么?(體會年輕人和杰克遜大叔的高貴品質。)
4、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情朗讀課文。
三、感悟主題,拓展延伸
1、學生活動
(1)聯系實際,說說學了《尊嚴》后的體會。
(2)思考:課文題目為什么叫尊嚴?
2、教師小結
學習了《尊嚴》這篇課文,同學們都對哈默這種捍衛尊嚴的方式感到欽佩,對“尊嚴”二字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現在讓我們來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名言和故事。 名言 不勞而獲得的是施舍;靠勞動得到的才是報酬。——哈默
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 ——盧梭
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卻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屠格涅夫
(2)故事
①徐悲鴻的豪言壯語
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后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②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③嗟來之食
古代饑荒年頭,一戶富人設了施舍粥飯的攤子,看見踉蹌踽踽而來的一個男子,就叫喊道:“喂!過來,來吃這個吧!”那男子確是一位饑寒之士;他走過來,卻硬撐著,昂然堅決地說:“我就是由于不吃這個‘喂,過來吃’,才落到如此地步;現在,已經如此了,我還會吃這個嗎?!”說著,他就決然地又踽踽走了。
④晏子使楚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將要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怎么派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后跟,怎么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派遣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里去,沒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沒賢能的國王那里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只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于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當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微臣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做什么的人?’回答說:"是齊國人。"楚王又問:‘犯了什么罪?’回答說:"犯了盜竊罪。"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武士押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問:“押著的是什么人?”武士回答說:“是齊國的人,犯了偷竊罪。”楚王對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橘子生長在淮南是橘子,生長在淮北就變為枳子,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果實的味道完全不同。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吧。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竊嗎?”楚王笑著說:“圣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四、復習鞏固,布置作業
1、推薦閱讀:《膝下有黃金》。
2、寫一篇讀后感,題目自擬。
【板書設計】
7、尊嚴
哈 默——自強 有尊嚴
杰克遜——善良 有遠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